人物:冒襄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如皋人,字青若。
冒襄子。
贡生。
官同知。
性孝,尝以身救父。
有《枕烟堂集》、《西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
冒丹书,字青若,号卯君,如皋人。诸生,考授州同。有《枕烟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6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人,字定生。
明都御史陈于廷子。
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称四公子。
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公揭》,诋斥阮大铖。
弘光时,被马、阮陷害下狱。
明亡,隐居山中,不入城市十余年而卒。
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岭集》、《交游录》、《秋园杂佩》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西厓。
诸生。
工诗古文,王士禛、冒襄等目为畏友。
兼工书善画。
有《申江集》、《响泉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0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人,字锦雯。
崇祯十五年举人。
清初,两为苏州推官,改令南和,有异政。
卒于官。
诗文瑰丽奇伟。
为西泠十子之一。
有《朴庵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二
吴百朋,字锦雯,钱塘人。明举人,官南和知县。有《朴庵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71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入清为僧,名大智,字无可,别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等。少为复社名士。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南海,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学问广博,于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药卜,无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学和哲学,重视“质测”,意即实验。与利玛窦交往甚密,通晓当时西方科学知识,对神学多所批评。所著有《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东西均》、《浮山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弘智,字无可,别字药地,桐城人,本姓方,名以智,字密之。明崇祯庚辰进士,官检讨。初为报恩寺僧,后开法于青原山。有《浮山集》。
词学图录
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逃禅以后名行通、无可、五老、弦智、愚者、墨历、木立、药地、极丸、浮庐等。安庆人。崇祯十三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著述百余种,最著者《通雅》、《物理小识》,又有《药地炮庄》、《东西均》哲学著作,又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痏》、《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
维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直隶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学者、思想家、科学家。
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少卿,治《易经》、《礼记》,著述宏富。
父亲方孔炤,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
方以智幼禀异慧,六岁知文史,博览群书。
早年随父宦游,至四川嘉定、福建福宁、直隶、燕京等地,见名山大川,与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交往,并阅西洋之书。
冒襄、侯方域、陈贞慧,合称明季四公子。
崇祯七年(1634)桐城民变,方孔炤留守,方以智随家人避居南京。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进士,授翰林院检讨,李自成入北京后,受到了严刑拷打。
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
入南明永历朝,除经筵讲官,因伪书案被免职。
自行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出家为僧,改名换姓,人称“药地和尚”。
因“粤案”被清廷押解北上,赴南昌省狱,又押往广东对案,十月初七日行至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想起宋朝末年文天祥事迹,自沉于江殉国。
一说坐化。
据说,以智浮沉江湖抗清时,在社会底层,推动了秘密结社天地会的发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密之,桐城人。崇祯庚辰进士,授翰林检讨,有《浮山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
冒襄家歌童。
龚鼎孳、陈维崧均有诗赠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1654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朝宗。
侯恂子。
少时为复社、几社诸名士所推重,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号四公子。
南明弘光时,以不受阮大铖笼络,险遭迫害,夜走依总兵官高杰,又曾入史可法幕。
入清,应顺治八年乡试,中副榜。
文章富才气,与魏禧、汪琬号清初三家。
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
侯方域,字朝宗,商丘人。副贡。有《四忆堂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有《壮悔堂集》。○朝宗以古文鸣,诗特其寄兴,识者比之皇甫持正、李习之、苏明允,最为惬当。
词学图录
侯方域(1618-1654) 字朝宗。
河南商丘人。
散文家,与魏禧、汪琬齐名。
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皆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被黜。
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合称明季四公子。
入清参加科举,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
孔尚任撰《桃花扇》剧本写侯方域与李香君事。
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
字羽步,一字飞卿,吴江人,有《借红亭词》。
众香词
羽步,少警悟,工诗词。
曾为某大老侧室,继又适士人,士人为一缙绅所恶陷囹圄,自度不能脱,乃命羽步往江北避其锋,托所知楼一大姓者庑下。
经年箧中金荡尽,所居陋甚,破窗颓壁,几不蔽风雨,然羽步意致翛然,略无怨尤意。
喜纵观古史书,爱吹弹,时作数弄以遣兴,郡中人士有以诗寄赠者,羽步即依韵和答。
诗俱慷慨英俊,无闺纬脂粉态,如“文人薄命非因妒,侠女狂歌更钟情。
”“雨过积泥侵屐齿,风来寒色满山楼。
”“往事易悲休记省,壮心难逐且忘机。
”“锦字怕随江雁断,诗魂还逐晓莺流。
”“暖日不须来燕子,春风争肯逐桃花。
”“每怜侠骨惭红粉,肯学娥眉理艳妆。
”皆警句也。
《送张又琴校书之广陵》一律,雉皋冒巢民夫子亟称之,诗曰“桂楫风轻系绿杨,恐增离恨暂相忘。
琵琶漫拨思乡调,绣领重烧心字香。
云碧梦迷新楚岫,月明人忆旧斜阳。
石榴花下分明认,不信刘郎胜阮郎。
”后依娄东吴梅村祭酒。
妇人集
羽步,诗才清俊,作人萧散,不以世务经怀傀,俄有名士态。生平尤长七言绝句,居如皋冒先生深翠山房八阅月,吟咏颇多,如《赠范洛仙》云“黯淡消魂独倚楼,登山临水又逢秋。檐前垂柳丝千尺,只系柔肠不系舟。”《赠苏贞仙》云“一架蔷薇满袖香,同行谁不羡红妆。半生最爱清幽事,肯惜凌波绕曲廊。”又《寄怀洛仙》云“萧骚越客独淹留,汗漫西风柳岸秋。安得秋风解我意,好吹此恨到扬州。”此等诗,极似唐人截句也。冒褒注:又,羽步《赠吴湘逸》诗云“絮语花阴夜未央,细聆音韵转悠扬。君今幸作吹箫侣,侬愿期为双凤凰。”意盖有为也。
莲坡诗话
云:西泠女子周琼,有咏冒巢民匿峰庐诗,后出家,为性道人。
名媛诗话
羽步诗,雄宕秀拔,足救刻翠剪红之习,赠吴蕊仙句云“樽前红烛夜谈兵。”答人句云…… 间有缺页 。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四
董白,字小宛,号青莲,江宁人。
如皋冒襄侧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51 【介绍】: 明末清初人。
本秦淮名妓,明崇祯十五年,归如皋名士冒襄为妾。
清兵南下,同辗转于离乱九年,后病死。
冒襄撰《影梅庵忆语》,详记其生平。
词学图录
董小宛(1624-1651) 名白,号青莲。
金陵人,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
因仰慕李白而名号。
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
有山水癖,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吴伟业题董白小像:"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
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
"性好清静,每至幽林远壑,眷恋不舍,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

人物简介

闺秀词钞·卷九
字圆圆,一字畹芬,武进人。有《舞馀词》。
众香词
小传:圆圆初为女优,名擅吴中,与某公子有生死盟。田皇亲购得之,公子遣盗劫之江中,误载他姬以还,盗再往,已有备矣,力战易归,已而事露,祸且不测,公子度不能争,遂以献,既至,无宠,杂佩梨园中。三桂以父荫入觐,皇亲出家伎侑觞,一见陈沅,问乡里,遂属意焉。酒半,则供奉者已易人矣,盖家伎有上次两班,初出供客,犹其次也。三桂频问陈沅,皇亲知其意,辇送旅中,时边报日急,三桂一宿驰去。既而流贼陷京师,陈沅已为贼部权将军某所得,三桂入关,首遣亲骑四出,悬重赏购归,宠之并嫡,宫中呼陈娘娘。壬子以前,时达官解饷至滇,官本吴人,娘娘召见便殿,问吴中某某无恙乎,皆平昔所交厚者,盖犹未忘情也。太仓吴梅村祭酒有《圆圆曲》纪其事。
妇人集
圆圆色艺擅一时,如皋冒先生常言:“妇人以姿致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鬟,难其选也。
蕙心纨质,淡秀天然,生平所见,惟圆圆一人耳。
冒襄注:家伯兄有赠畹芬绝句“潇湘一幅小庭收,菡萏香馀暮色幽。
细细白云生枕簟,梦园吟夜不知秋。
”“秋水波回春月姿,淡然远岫学双眉。
清微妙气轻嘘吸,谷里幽兰独许知。”
小匏庵诗集
陈圆圆,于吴逆死衡阳,既遁迹为尼,滇城外瓦村尼庵尚存小影二,一少年靓装,一尼装,兵燹俱归羽化矣。因志一绝“读罢梅花曲,吴宫草不春。画图已零落,何况画中人。”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