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渔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88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俺则为尽轻盈多潇洒。没来由自浣溪纱。
遇一个有心人。几句姻亲话。
离草舍。入皇家。
沼吴国。泛仙槎。
羞粉黛。悔莺花。
餐紫雪。炼丹砂。
炼丹砂。今日里方脱化暂下
手中芍药眼中波,十二金钗值几何。
旧是笠翁歌舞地,韩家潭上美人多。
壬辰中秋,玩月西园,中夕再起,引侍儿阿怜露坐池阑歌白石道人玲珑双调曲度,铁洞箫绕廊长吟。呜鹤相应,夜色空寒,花叶照地,顾景凄独,依依殆不能去,遂放姜词旧谱制此,明日示子苾,以为有新亭之悲也。宋谱双调煞声以中吕上字为夹钟商,按词原律吕四犯,夹钟商犯夷则羽为仙吕调,亦中吕上字住,商犯角为夹钟,闰角归本宫为夹钟宫,即中吕宫调也。周清真所歌别是大石调一曲,梦窗、梅溪并效其体,与此不同,近世词人乐工莫达斯旨矣。
竹响露寒,花凝云澹,凄凉今夜如此。
五湖人不见,故国空文绮。
歌残明月满地,拍危阑,寸心千里。
一点秋檠,两行新雁,知我倚楼意。

参差玉生凉吹。
想霓裳谱遍,天上清异。
镜波宫殿影,桂老西风里。
携槃夜出长门冷,渐销尽,铜仙铅泪。
愁梦寄。
花阴见、低鬟拜起。
一阅歌成教雪儿,荔枝重为谱传奇。
中年丝竹聊陶写,自拍红牙节曲词。
按:《韩江闻见录》谓李笠翁有《王五娘传奇》,今《笠翁十种曲》及《笠翁一家言》等书,均无此卷。亦未见有单行本流传。潮人所演《荔枝记》又甚鄙俚,不堪入目。《闻见录》所记《诡取黄五娘》事,谓闻之泉州人黏山长,与潮俗所传者不类。甲午余携濮姬北上,轮舟至厦门停泊。余随友人上岸,到番子街一泉州人所开商店相访。座中偶及是事,渠乃出《荔镜奇逢》小说一部相赠。事校详悉,京居寡营,重为编作传奇,名曰《荔枝记》。每成一阕,付濮姬唱之。一缘起,二寓驿,三游湖,四掷荔。数出甫税稿,得日本逼近山海关之警告,携姬归避上海,遂败兴搁笔。嗣当踵成之。濮姬名九娘,字香畹,嘉应州人。著有《鹦鹉螺室诗存》。
应记侬家旧姓黄,新词谁撰荔枝香。
无端通作王家谱,十八娘添第五娘。
按:潮州西郊蔚园,相传为宋富翁黄九公花园遗址。又《韩江闻见录》误以黄九公为明人。今据《荔镜奇逢集》改正。公女曰五娘。闽有陈伯卿者,行三。建炎间随兄官广南运使任。过潮,游蔚园,适五娘于绣楼擘荔枝,见陈美掷之。陈归佯磨镜佣,为黄赁作,得晤五娘。后与之俱奔泉州。郑昌时《韩江闻见录》:“考李笠翁有《王五娘传奇》,说其姓,潮人演《荔枝记》,与笠翁本相近。”黎国光《岭南荔枝词》“错过王家十八娘”。案蔡谱十八娘,色深红而细长。闽王有女第十八,好啖此种,因得名。
贴扮翠竹丑扮红霞同上:万国咸宁。
一人有庆。
风光好。
四海无惊。
正值元宵令。
何须你簸扬我贪杯酒浸头。则你那閒言语说念的春风树点头。
云:可也怪不的。唱:从来这拙妇每他须巧舌头。云:一家儿人家。被这等歹心的妇人每。都坏了也。唱:他搜寻出这等分家私的由头
云:我若早有个儿子。也不到得眼𥚃看见如此。唱:哎。这便是我没孩儿的那个下场头同二旦下
凛列风吹。
雪花飘坠。
弥天地。
不辨高低。
似一片琼瑶砌。
他两个是碧海琼姬。
紫皇仙吏。
班联贵。
名注仙籍。
又结下风流誓。
① 夫子筑此山屡成屡易至是又将复毁余劝而止
屡易烟霞弃,山应号再成。
峰峦新结构,洞壑小经营。
画意粗能具,诗心最忌平。
名园输半亩(半亩完颜氏园名),犹擅笠翁名。
共 88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