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光文

相关人物:共 7 位
位置:正文,共 30 首上一页 第 3 页
思归 其五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不飞霜色到疏林,芦雪枫丹秋已深。
民习耕渔因土瘠,天留风月绝(编者按:「绝」,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作「纪」,误。)尘侵。
山容渐老添诗料,海气凝寒动客心。
絺绤自看还敝甚,无衣空捣月明砧
⑴ (此诗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江宝钗编校)
思归 其六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律诗
山空客睡欲厌厌,可奈愁思梦里添。
竹和风声幽戛(编者按:「戛」,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作「嗥」,误。)籁,桐筛月影静穿帘。
暂言放浪樵渔共,久作栖迟贫病兼。
故国霜华浑不见,海秋已过十年淹
⑴ 编者按:「思」字,此处借作平声。
⑵ (此诗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江宝钗编校)
见博者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七言绝句
好将孤注作机关,名士清谈未是閒。
驿骑(编者按:「骑」,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作「马」。)但能传捷报,出游何必不东山(江宝钗编校)
常说(编者按:「说」,连横《台湾诗荟》作「祝」,今依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改之。)为僧好,君今欲了缘。
果然撇得下,祇便悟当前。
但使身无累,毋令世有权。
释名余早定,不是爱虚圆
⑴ (作者注:「余释名超光。」)。(江宝钗编校)
七月既望,欢喜日也。匡山佛舍利泉涌而出,欢喜音也。予雅欲煮铜范金为丈六之塔,有菰芦弟子者,于是日来满我庄严之愿,欢喜事也。遂作《欢喜歌》以贻之。
初秋日既望,度腊得欢喜。
年年此日欢喜同,今年欢喜那堪比。
喜事看来信逾奇,喜声直透昆崙嵋。
长虬啸海海水震,天吴失势冯夷痴。
君不见匡庐之巅金轮峰,万山玉绕紫芙蓉。
玻璃瓶耀金刚粒,五色烂绚光玲珑。
当年双树日轮入,四天飞铁狞龙泣。
宝山之赩有遗骸,遂令季叶声光及。
西竺异人敦遗化,抱瓶煮铁翔云立。
大宋咸平分者谁,一瓶移镇山之北。
石梁疑是鬼神琢,两山巀嵲如玉削。
礧岢之气看本雄,矫龙欲去还能约。
代深圮灭神物藏,百灵呵护何可当。
丰城之剑昔在地,牛斗之上冲精光。
何况至尊无喻比,黄河见底圣人起。
壮穆墙边昱昱光,南归百粤祥云紫。
报我欢声唐孝廉,凤笙龙笛那能似。
君不见武陵飘水桃叶流,挂瓢洗耳徒咿咻。
此辈安能有至乐,不达斯理真浮沤。
又不见人间万事自凋残,堪嗟勒石燕然山。
楼高偏可坠玉女,秦皇走杀无金丹。
邓通铸山倏忽耳,金张赫奕何等閒。
我欲人间效兴福,八宝庄严光夺目。
譬如冥晦烧绛灯,衣珠三薰又三沐。
献沙昔日金轮王,四天分塔黄金光。
隋文置掌不能数,三十六州皆播扬。
芳尘在眼声在耳,手沾圣泽心茫茫。
安得昆吾铜蓝田玉,八棱架空驱鬼斸。
檐楹星月绕还低,远近烟霞生亦俗。
十六周尺十尺围,盘狮走豸麒麟嘶。
中间至人如宝月,黄金炜炜流光辉。
十三层级表至德,四边力士相持维。
宝阶六道雪山来,镂冰镌月丝文开
绣栌朱柱迎风铎,交罗宝网悬高台。
菰芦弟子有宿根,正当欢喜来相亲。
金针乍落水纹合,马牙未爇先氤氲。
点头微笑为办此,恰如食器出千群。
入怀之鸠化异宝,卜式输边计不早。
慧远莲台十八贤,旷达如君何处讨。
维摩手疾香饭煖,马驹脚硬神州软。
旋开慧剑割浮云,大地嶙峋成琰琬。
三禅之乐风可吹,苏门振响声悲悽,我所喜兮凌紫霓。
万卉都销歇,奈何人,凄凄冷冷,清清时节。
记得轮蹄燕冀道,魂梦飞悬京阙。
留不住,春风蝴蝶。
悔煞拈花成一笑,堕红尘,永历昆明劫。
号尽了,子规血。

年来诗味寒于雪,更沈沈,心如古井,身如秋叶。
手制幺弦弹羽调,苦诉衷怀凄切,有谁听,悲歌激烈。
从此空山耕石老,遍人闲,不见瑶台月,真错铸,六州铁。
注:滇南杨稚虹明府,初见此词,语人云:"哀音促节,读之凄入心脾。言为心声,恐作者不免拂意。"事后一月,果有悼亡之戚。同人以为词谶。
西北经营似有无,荒原草木待昭苏。
事难语世终多佚,名已从僧且易芜
著述尚闻传大岭,丛残曾见落三吴(去岁客沪,太仓冯公侠属吴江柳安如以翁山所著《皇明四朝成仁录》示予,只崇祯、永历两朝,又残缺不完)
载凭遗像殷殷祝,自有精心在八区。
⑴ 《番禺县志》不列翁山传,而《艺文略》著录《道援堂集》、《广东文集》,皆题明僧一灵撰,盖不敢举翁山名姓也
⑵ 予闻之屈氏子孙云:翁山遗著多未刻者,有《四书补注》及《日记》两种尚存祠堂,其馀则存于大岭陈氏,然未详书名
春日谒延平郡王祠 民国初 · 连横
五言排律
天地留奇气,风云护彩椽。
梅花春正放,榕叶影多圆。
下马瞻崇宇,骑鲸怅逝川。
英雄偏不偶,忠孝未能全。
浴日生沧澥,从云正少年。
恩深蒙赐姓,力小欲回天。
燕蓟胡尘暗,闽瓯战火然。
艰危辞紫陛,痛哭对青毡。
父命虽当报,君仇讵可捐。
麾戈情激烈,焚服涕潺湲。
两岛初经略,三军集后先。
旌旗愁粤岭,斧钺下漳泉。
幕府称多士,王封锡大权。
楼船逾十万,铁骑突三千。
纠纠龙骧镇,萧萧虎卫弦。
登坛宣敌忾,哭庙扫腥膻。
北伐空驱矢,南归或扣舷。
运劳陶侃甓,愤逐祖生鞭。
养锐聊藏豹,当秋待化鹯。
中原嗟板荡,绝海一飞骞。
月落鲲身畔,潮高鹿耳前。
红彝争拜伏,乌鬼舞回旋。
故土归疆域,新皋辟市廛。
修文明校序,偃武励屯田。
桔柣延朝旭,槺榔隐暮烟。
口琴螺女脆,腰鼓蜑儿妍。
始创承天府,欣颁永历钱。
群蛮通贸易,百姓乐安便。
谩说金瓯缺,终期玉玺还。
滇池龙已去,员峤鸟犹填。
正朔存荒服,衣冠守汉筵。
田横能得客,徐福岂求仙。
封鹿秋行猎,闻鸡夜不眠。
宁知风折树,遂至日沈渊。
巴蜀悲诸葛,扶馀失仲坚。
邦基方肇造,国步反迍邅。
有子能绳武,生孙不象贤。
权臣参帏幄,叛将厉矛鋋。
大夏倾谁柱,危巢实可怜。
飙焚澎岛舰,雷逐吼门船。
南国江山改,东都日月悬。
祗今尊节义,尚足起愚孱。
故老谈遗事,宗臣荐豆笾。
表忠原有观,坠泪已无阡。
每觉沧桑换,徒惊岁律迁。
我王真突兀,贱子致诚虔。
未作中兴颂,先修本纪篇。
蜉蝣驱俗论,鸾凤仰高诠。
巨阙摩霄汉,神威震海堧。
大星犹赫赫,长射赤嵌巅。
大雅今虽息,斯文尚未颓。
凄凉怀故国,寥落感奇才。
旗鼓骚坛建,诗歌汐社开。
伤麟宣圣泪,叹凤楚狂哀。
此土原榛莽,先民辟草莱。
牛皮城突兀,鹿耳水潆洄。
跋浪鲸驱矢,骞云乌逐桅。
中原王气尽,海上霸图恢。
正朔存唐祚,衣冠守汉禖。
天教荒服启,人为典章来
复甫经纶在,斯庵痛哭催。
卢、徐工制作(卢尚书若腾、徐中丞孚远均有著作),孙、范亦兼该
渔唱喧崖畔(朱广文仕玠著瀛崖渔唱),槎音傍水隈(姚观察莹著东槎纪略)
快观东海集(光绪间,安溪林鹤年寓台著东海集),复倒斐亭杯(唐中丞景崧斐亭诗钟流传艺苑)
耆旧多词藻,江山供剪裁。
黑洋涛浩浩,白岳雪皑皑。
虎井烟初合(虎井沈烟为澎湖八景之一),龙潭月作陪
竹风消溽暑,兰雨坠清埃(竹风、兰雨,台北名胜)
绿浸南湖柳(南湖在台南,即半月池),红浮北郭梅(北郭园在新竹,郑祉亭仪部建)
箫声沈四野,剑影耀三台。
吊古徒悲尔,豪吟亦壮哉。
流觞逢曲水,珥笔剔残苔。
郢赋抒孤愤,齐言杂笑诙。
几人追李、杜,有客学邹、枚。
轶荡扪朝日,奔腾起怒雷。
狗屠仍激越,蝶梦且徘徊。
慷慨存吾志,扶持赖众材。
秋蝉聊自苦,野鹤漫相猜。
盛事传瀛峤,新编继福台(福台新咏为沈斯庵、季蓉洲等唱和之什,一名东吟诗)
诸公能济世,莫问劫馀灰。
⑴ 旧史称郑氏之时,中土士夫奉冠裳而渡鹿耳者盖七百馀人
⑵ 孙司马元衡著赤嵌集,范侍御咸著婆娑洋集
⑶ 近代如林鹤山、陈伯康、施耐公、邱仙根诸公以诗鸣
⑷ 龙潭即鲫潭,鲫潭霁月为台郡八景之一
咏古 其三 清末 · 苏大山
七言律诗
借得一帆吹汝至,零丁人已过零丁。
虫沙未化随漂泊,鲲浪初乘入杳冥(作者注:「沈文开杂记:零丁洋之役遁亡至此者,聚众以居,男女相匹,故台地语音处处不同。」)
国祚漫伤天水碧,家居仍占海山青。
倘教弱水风能引,不向厓门陨帝星(杨永智编校)
位置:正文,共 30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