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式枚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陈毅,字诒重,号郇庐,湘乡人。光绪甲辰进士,历官邮传部参议。有《郇庐诗文集》。
维基
陈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诒重,一字武仲,晚年号郇庐,原名道亨,湖南湘乡东凤一都长乐乡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17岁师从王先谦,预撰经籍。
为县学优廪贡生,荫生,充坛庙工程监督、京师学务处编书局襄校兼书经图书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
光绪二十八年顺天乡试举人,补刑部郎中。
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师编译馆主纂、京师大学堂提调、邮传部左参议、右侍郎、资政院参议等。
清王朝灭亡后,拒受袁世凯交通部职。
客居青岛,常与恭亲王溥伟联系,为积极的复辟派。
民国二年(1913年),溥伟几经密谋,拉拢一批军阀准备起事,陈毅则起草“檄文”。
后北洋政府发觉此事,对其进行瓦解监视。
最终活动流产,史称“癸丑复辟”。
后来又与于式枚、刘廷琛、胡思敬等参与张勋复辟活动。
复辟失败,乃侨居天津,追随废帝溥仪,以“孤臣自命”。
1928年五月,发生孙殿英军盗掘东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亲王及庆亲王载振等召开会议,决定派陈毅与载泽、溥相、耆龄、宝熙等往东陵查勘祭扫。
此时陈毅负病力疾前往。
此时又恰逢刚出生的儿子去世,其长妾也悲伤去世,不久陈毅也去世。
陈毅生前曾经参与修订《皇清文献通考》。
所撰有《荀子异义》、《墨子正义》、《郇庐诗文集》一卷、《东陵纪事诗》一卷等。
其《郇庐诗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谦墓表、李鸿藻家传、张勋神道碑铭、胡思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陈寅恪(1890-1969)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早年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归国,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学习,宣统二年(1910)赴欧洲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语言学,次年归国。
1913年赴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经济部留学,1914年归国,一度任蔡锷秘书,参加讨袁之役。
1918年赴美国入哈佛大学,从朗曼习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梵文研究所习东方古文字。
1925年归国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帅,清华改制后任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聘教授。
1930年后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香港大学讲学,任中文系主任。
1941年起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5年应牛津大学之聘赴英国任教,兼治眼疾。
1947年返国任清华大学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同年底转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
1952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
1930年在其所撰《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最早提出"敦煌学'的概念。
有《金明馆丛稿》、《金明论从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集》等。
人物简介
陈寅恪(一八九零—一九六九),江西修水人。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岭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精通十多种文字,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蒙古史均有精湛研究。有《柳如是别传》等。
刘绵训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绵训(1880年—1919年),字翼若,山西省猗氏县(今临猗县)李汉乡陈家卓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刘绵训少学聪颖,曾于令德堂就读。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山西大学堂中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式甲辰科三甲第102名进士,分发以知县用,但不愿为吏,故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荣福桐主盟,景定成介绍,加入同盟会。
同年,山西争矿运动爆发,留日的晋籍学生纷纷响应,刘绵训撰《告山西父老书》,反对英国公司霸占山西煤矿。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归国省亲,充山西学务公所河东道议绅。
3月,山西法政学校筹办,刘绵训获请担任监督。
10月,山西同盟会创办《晋阳公报》,刘绵训任总理,批评时政,并秘密宣传革命。
宣统元年(1909年),任山西咨议局议员。
次年, 山西巡抚丁宝铨以禁烟为名残杀百姓,刘绵训采用王用宾揭露残杀百姓之事,在公报刊文揭露,并拒绝丁宝铨更改之命,被迫辞职。
不久入京,任京师大学堂图书馆馆长。
辛亥革命爆发,山西响应。
太原起义后,受阎锡山之邀返省,在运城组织河东绅商议事公所。
民国成立,山西省临时议会成立,刘绵训当选司法司司长,随改司法筹备处处长。
3月15日,阎锡山就任山西都督,成立都督府,赵戴文和刘绵训任秘书厅厅长。
民国五年(1916年)10月,孙发绪出任山西省长,成立山西地方自治促进会,刘绵训担任副会长。
次年,孙发绪被排挤离职,自治促进会也被裁撤。
刘绵训遂进京,在北京政府财政部供职。
目睹时政日非,抑郁成疾,民国八年(1919年)在北京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