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陆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关杞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关杞,字蔚宗,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治平中为观察推官、监鄞县船埸。
熙宁中为太子中允、提举广西常平。
元丰中知邵州、以修徽、诚州城寨有功,迁朝散郎。
见《李陆二公祠堂记》,《金石续编》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5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浚。皇甫录长子。嘉靖七年举人。屡应会试不第。博览群籍,善骑射,好谈兵。有《己庚小志》、《几策》、《兵统》、《枕戈杂言》、《三峡山水记》、《子浚全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浚,长洲人。嘉靖戊子举人有华阳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五
冲字子浚,长洲人。
嘉靖戊子举人。
有《华阳集》六十卷。
(《艺苑卮言》:太原兄弟俱擅菁华,吴中一时之秀,海内寡俦。
皇甫涍《少玄集》:吾兄《因是子乐府》:其劣于古者盖鲜。
观其意,真欲极诣以求乎至当,而不俯仰于世俗之谈者。
《司动集》:吾兄诗兼综诸体之妙,而不能种之以一长;尽臻名家之奥,而不能拟之以一子。
此二陆辞藻,独秀于平原;三谢声华,莫先于康乐也。
乐府雄深,古《选》雅澹,歌行纵逸,五言近体典丽,绝句清婉,差弱者,其七言近体乎。
《国雅》:吴中四持甫盛种才藻,宜嗣冉、曾。
列朝诗集》:子浚游虞山,有《纪游诗》,自为之序,词致甚美。
其全集不傅。
金陵张文寺曰:「四甫之才,子浚为冠。
」亦阐幽之论也。
静志居诗话》:四皇甫诗,源出中唐,兼取材于潘、左、江、鲍,清音亮节,净扫垢氛。
高苏门、华鸿山、杨梦山而外,无有及者。
《明诗别裁》:吴中诗品,自高秀迪、笔昌毂后,应推皇甫兄弟,以造诣古澹,无一点农织之习。
时二黄、三张,空存名目耳。
田按:子浚诗五言与诸弟合辙,歌行独得变《风》变《雅》遗意。
子浚《舟中读杨兵部疏》诗云:「谁读杨公疏,闻之感慨生。
无从得借剑,空使欲沾缨。
填狱人谁惜?
投沙已独清。
须知直臣志,九死一毛轻。
」吊椒山之死,义愤勃发。
乃弟《司动集》中《寿介溪序》、《谢严相公分惠大官攒品》、《谒公解相远豫章追送淞陵》诸诗,过于放翁之赋《南园》。
在山出山之咏,能不于兹三欢!)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四
女子楚人,明季随父宦白门。
南都失守,父殁于任,有母党宦浙,欲往依焉。
同母舟过嘉兴,遇中表某生亦避乱寓此,一枝暂憩。
生亦才貌俱优,女私与订盟,未五月而郡城复破。
生随军北行,势不能还,寄诗通问。
女子得诗感和,随病而亡。
念女初未字,与改节不同,卒至死不贰,与守贞何异?
其偶存四咏,亦非白头吟、胡笳拍。
比时逢兵燹,迁徙无常,亦恐堕家声,秘勿敢语,故鲜有知之者。
竟陵江楚望为女之至戚,出诗以示人,并述其由。
有霅溪䒶放翁者,梓之以传。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三
文和,号蜑湖,嘉兴人。
嘉靖丁酉举人,任扬州通判,罢归,躬督耕耘,究心理学。
临卒,语其子曰:我死,皇极经世之学绝矣。
亲操算子,讲毕而逝。
所著《蜑湖吟稿》,真率自恣,有放翁风味。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六
乔用迁,字见斋,号敦安,孝感人。嘉庆甲戌进士,官至贵州巡抚。赠太子少傅。有《有恒斋诗钞》。
维基
乔用迁(1788年—1851年11月16日,乾隆戊申-咸丰辛亥九月二十四日),字敦安,号见斋,又号恒斋、鉴斋。
湖北省汉阳府孝感县(今属孝感市孝南区)人,咸丰初年官至贵州巡抚、太子少傅。
早年为县廪生。
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八十七名。
授内阁中书。
二十二年(1817年),丁母忧回籍。
二十五年(1820年),服阙,九月,充军机章京。
道光二年(1822年)闰三月,补授内阁中书。
五年(1825年),升任内阁侍读,随即丁父忧回籍。
八年(1828年)二月,服阙,补原官侍读,仍兼充军机章京。
六月,充方略馆纂修官。
十一年(1831年)二月,京察一等,记名以道员、知府用。
十月,授广西南宁府知府。
十四年(1834年),调任桂林府知府。
十六年(1836年),升任甘肃巩秦阶道。
十八年(1838年)闰四月初二日,擢任广东按察使。
十九年(1839年),英吉利商人在广东市场私售鸦片烟,经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谕令上缴销毁,英国军舰移往澳门继续贩售;九月间,乔用迁偕同布政使熊常錞受林则徐令带领兵弁,数次于穿鼻洋、尖沙嘴炮击驱赶英舰。
十二月,得到林则徐奏报保奖。
二十年(1840年)二月,署理广东布政使。
九月初四日,升授山西布政使。
二十一年(1841年)十二月,因山西巡抚杨国桢赴任闽浙总督,乔用迁署理山西巡抚。
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鸦片战争,浙江乍浦失守,江苏省城告急,道光帝廷寄六百里加急谕乔用迁选派将官管带预先挑选的太原、大同精兵一千人驰赴苏州交牛鉴、程矞采调遣。
五月,因天津可能被英军攻击,廷寄六百里加急谕乔用迁截回已启程前往江苏的山西兵一千人,改赴天津;又调用山西省所存抬炮、抬枪,挑选二三百杆,委员解赴天津交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收存备用,随后乔用迁奏报已经拨用抬炮、抬枪二百杆及铅丸火药运往天津。
讷尔经额奏请增兵防守天津海口,经兵部议请于各省兵额中酌量裁拨;乔用迁奏请于山西抚标左右二营、太原镇、大同镇所属各营内裁减马步守兵160名,并以突然裁撤兵额将造成兵丁生计困难,请自道光二十三年起各营兵额遇缺不补,限年完成裁减。
获得允准。
二十三年(1843年)十一月,因审理范守仔强奸未成本妇羞忿自尽一案未能查出疑窦,遭到议处。
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十四日,升任贵州巡抚。
贵州省苗民村寨平时有客民依附居住,经前任巡抚嵩溥清查苗寨,将客民户口编入保甲,不准续增,并奏定查核章程,每年将迁离的户口按册开除。
二十六年(1846年),乔用迁奏陈:「苗寨附居客民,或仍归原籍,或别徙他乡,固属事所恒有。
惟佔籍既久,生齿日繁,其子孙每有分户另居者。
各府厅州县,祇将旧户徙去者开除,不将分居户口载明,日久易滋流弊。
查分居客民,租垦荒山,自食其力,相安已久,即属编氓。
应请饬各地方官,督率村寨保长人等,将客民旧户徙去若干、现存若干、分户另居者若干,一律查载办理。
」获准实行。
二十七年(1847年),以湖北原籍水灾,捐银一万两以备赈济,受到交部优叙。
乔用迁奏言:「黔省民苗杂处,狱讼不平,酿患必巨,教唆之犯尤应严惩。
遵义举人周应先受贿干讼,请褫革。
」八月,奏报前任广东南韶连道刘晸昌在籍滋事,请暂行革职提审,获准。
二十八年(1848年)九月二十三日,赴京陛见。
因贵阳府定番州民人韦阿香盗枪走火身亡,知州童翚详文伪称田潘大打猎误伤;安顺府归化厅李陆氏被伍帼钧殴毙,署通判方联远违例不验尸,乔用迁奏请将二员革职获准。
又奏称贵州州县员缺不多,办理领运京铅、采购滇铜,往返需耗时二年,常有前次派运尚未返回、后次派运接连不断的急乱情形,加以升迁调任等事故,无人能署理职缺,请拣发曾经外任、现在吏部投呈履历的候选知县6员以供委任。
三十年(1850年),清平县城墙炮台坍塌,知县郑选士出力勘估及修理,乔用迁奏请奖叙。
二月,咸丰帝上谕命乔用迁遴选将弁督率兵勇堵截由湖南窜往贵州的匪徒。
三月,驰驿奏报湖南匪徒窜逼贵州边境,已严饬堵剿之情形;随后咸丰帝警告情乔用迁有除暴安良职责,「如玩泄从事,致苗匪鸱张或与楚匪句结煽动」将严行究责。
四月,以苗匪聚众抢劫、拒捕、杀害官员等案件已累积一百多件,乔用迁饬令候补知府胡林翼带兵深入苗疆搜捕,捕获案内大盗二百九十馀人,乔用迁又保奏、奖励出力办理的文武官员。
当时湖南会匪李沅发纠众滋事,扰动贵州边境;乔用迁遵旨派遣贵东道周作楫、古州镇总兵崇福、镇远镇总兵秦定三各带兵勇,于贵州、湖南省境防堵攻剿。
会匪又窜扰洪州太平山一带,经文武各官督兵攻击,生擒匪徒首领多名。
又会同湖南官兵追剿到水口等地,大有斩获,剩馀匪众由贵州边境的摩天岭翻山窜逃。
五月,逮捕李沅发,边境肃清,咸丰帝嘉奖乔用迁同心协力剿办,赏加太子少傅衔。
六月,咸丰帝认为湖南、贵州相邻,一向有会匪出没,最好趁此时军事告一段落之际,尽力整顿,谕令乔用迁会同湖广总督裕泰筹议增兵设防、团练、保甲等各事宜。
咸丰元年(1851年)九月二十四日,卒于任上,年六十四岁。
咸丰帝谕照巡抚例赐恤,赐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