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炳照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东晋“□□□□广州苍梧广信侯”墓,在肇庆黄岗大路田村坪石岗,近年挖掘出土墓砖,砖之平面阴刻云“□□□□广州苍梧广信侯也”,砖侧阳文铭云“泰宁三年太岁在乙酉五月壬申立大吉昌”,砖之另一侧阳文铭云:
吉且阳,宜侯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肇庆黄岗大路田村坪石岗出土东晋泰宁三年墓砖铭照片)
我厌四民穷,天荒地亦老。
沟壑未填委,乾坤倏颠倒。
世变何仓皇,氓蚩迷昏晓。
窃慕邵平瓜,不求安期枣。
班荆逢故交,袖诗惠我稿。
相见如■({虚页})𩒽,岂复矜词藻。
春波起歌声,高情抗云表。
任运劝委心,静观袪烦恼。
明哲古训导,桑榆蕲共保。
经乱湖山,送春池馆,日暮相逢何处。
墨泪单衣,白头行卷,沾愁共惜残俎。
怕故苑、沧波地,依前断魂去。

漫回顾。
早东风、制成乡泪,空夜夜、看剑引杯狂舞。
我醉听君歌,奈萧条、时事如许。
唾月推烟,更花閒,莫道俊句。
甚江关游勌,老向西园听雨。
吏隐隐于花,霜圃皋桥畔。
高阁传觞为赏秋,花映珠帘卷。

英气间清愁,思旧今犹绻。
易主楼台又几时,休问看花伴(桂林陆刺史筑瓠园于金阊门内。光绪乙未重九,建楼新成,招宴吴中词社同人。列菊几百种,用白石翠楼吟赋之。府中郑叔问、刘光珊、张子莼、费屺怀诸君,今无一存者,园亦久废矣。)
著酒单衣带眼磨。
十年流恨满吴波。
秋来独客易悲歌。

烟月怀人词笔瘦,江关费泪笛声多。
韩陵无语奈君何。
夕阳边、几千年事,惊鸦和叶零乱。
画船自荡无情水,不管伤秋人换。
■■■。
谁记得、碧城天样阑干远。
蓬莱更浅。
语石花凉,埋香藓坏,浇酒问吴苑。

樽前意,疏了燕台笑伴。
故人吟帻慵岸。
风情薄到如云叶,多事双鬟还劝。
君不见。
才一角、微波断送江南晚。
玉箫休按。
便虎气腾■,澹烟衰草,一味助凄怨
⑴ 夏孙桐云,古微四十始为词,此乃最初之第一首。
红岩古迹七首 其五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一本百年拓始收,红崖书亦锦山俦。
得碑黔土夸初出,嗜籀潘门集胜流。
断烂文同朝报拾,模糊字等壁经雠。
恪斋重释应依据,遗稿如存待博诹。
注:赵《补访碑录》“锦山摩崖在朝鲜南海”云:“字奇古,不可识,朝鲜人传为秦徐福题名,或释为殷箕子书。”叶鞠裳昌炽《语石》三:近出古碑红崖古字,新化邹叔绩、独山莫子偲皆有释文。潘文勤酷嗜古籀,每得一古碑,必集门下士释之。锦山、红崖两刻,吴郡吴恪斋中丞皆有重释本。埃及古碑,黄仲韬学士、刘佛青户部各有释文。顾缉庭方伯尝告余一联云:“善辨模糊字;嫥攻穿凿文”,虽谑而未为虐也。案此,则吴恪斋重释,以潘藏旧拓为依据矣。惟恪斋释未见传本,尚应访求。而此本之为初出时拓,无疑也。
红岩古迹七首 其七 清末 · 姚华
七言律诗
留节洞传石乳凝,字如蝌蚪识谁能?
仙岩几处纷难数,大篆遗文此并称。
金铁中含形外著,丹青文炳气潜蒸。
山川蟠郁多奇古,甫辟黔荒忆结绳。
注:《语石》二云:红崖一石,荒远难稽,张介侯《续黔书》始指为高宗伐鬼方之刻。今遍检张书,不得此文,疑叶氏误记,或吴臞翁《黔语》之讹耳。惟张《书》五“石刻”一则云:“永宁之留节洞,石乳凝结,上有字如蝌蚪,不能识也。永从之碑摸岩,高数十丈,上有仙书红字。又仙岩数处,皆有大篆,嘉靖时酉阳司来侵地,募人铲去。”则足与红崖一石相证,故予谓不能以书迹读之。意者石质中若含朱砂、水银之属,故字青石赤者,其地脉之潜籀乎?中原鸿濛初剖,河、洛灵奇,视此矣。然不可以为书迹者,要不得不以为古迹也。张《书》成在嘉庆中,此迹出较后,宜其不经载笔也。(《弗堂类稿》)
老去吹箫,閒来侧帽,懒话少年情事。
凭换取、轻绡淡墨,便露出、江南烟水。
料壮心、踏遍青山,浑不似、结屋归来花底。
更补树留云,隔墙借月,占断白蘋村尾。

试认先生行卷里。
把瓢菜腮鲈,做成乡思。
行垆外、寒泉一镜,芦帘处、孤山双髻。
算匆匆、一住十年,纵费尽柔肠,卖愁无计。
剩画本新装,春风词笔,博得浮名如此。
各有词人泪。
洒江潮、零花冷月,残山剩水。
挥手黄金燕台去,踏遍秦关百二。
除中酒、狂游能记。
老我卅年飘泊惯,蓦相逢、客子光阴里。
数花信,恰过十。

玉田俊逸君堪比。
荡吟笺、潮船鸭嘴,春山螺髻。
草草欢场都成梦,销得同挥麈尾。
放画卷、沧溟虹气。
彩笔纵横抛绮艳,掣鲸鱼、力更剸犀兕。
应起舞,铁如意。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