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良璧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17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奉命筹军国,非关玩物华。
新凉犹未至,馀暑正方赊。
鸣骑依残渡,行旌带晚霞。
无劳呵殿急,恐警野人家(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暑」,王礼《台湾县志》作「署」,误。
⑵ 编者按:「渡」,连横《台湾诗乘》作「照」。
⑶ 编者按:「警」,连横《台湾诗乘》作「扰」,误。
但歌灵雨降,瘠里仍然贫。
早谷先垂颖,新秧犹压蘋。
谁怜蓣作饮(作者注:「俗呼土瓜,无粮代饭者十之五」。编者按:「饮」,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作「饭」。),果见釜生尘。
不历郊原过,焉知民苦辛(施懿琳编校)
晓岚(编者按:「晓岚」,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周玺《彰化县志》、柯培元《噶玛兰志略》、陈培桂《淡水厅志》、沈茂荫《苗栗县志》作「浮岚」;萨廉《噶玛兰厅志》作「浮云」。)高捲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
璞已教天地凿,山灵稳卧不须惊(黄美娥编校)
⑴ 编者按:「大」,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作「太」。
物候临烟岛,年华处处同。
灵旗迎帝子,璆佩响春风。
淑气归青柳,馀寒付朔鸿。
况逢晴此日,相庆卜年丰
⑴ (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施懿琳编校)
衰草含生意,郊原气自新。
愿教青帝力,俾我有年春。
不侈污邪望,惟祈雷雨匀。
大田幸多稼,宁止乐吾民
⑴ 编者按:「雷」,六十七《使署閒情》作「雨」。
⑵ (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施懿琳编校)
赏遍花丛爱老梅,贤祠左右手新(编者按:「新」,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作「亲」。)栽。
写真旧有广平赋,入妙谁如(编者按:「谁如」,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作「诗称」。)和靖才。
风送清香迷瀚海,月移孤影度(编者按:「度」,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作「出」;连横《台湾诗乘》作「上」。)澄台。
应知雨露春来厚(编者按:「春来厚」,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作「深无限」;王礼《台湾县志》、连横《台湾诗乘》作「深无恨」,误。),独向元正傲雪开
⑴ 编者按:「瀚」,王礼《台湾县志》作「潮」,误。
⑵ (丁宗洛注:「后有泉州王生联登咏云:『海外巡檐笑几回,南枝开尽北枝开。参差造物非无意,知是风流太守来。』『冷落风尘漫自轻,春来占断自分明。广平赋就成佳话,铁石心肠更有情。』『海滨聊作美人家,醉后更阑月影斜。恼得诗人缘底事,请君试看典型花。』『乘兴寻芳共举樽,罗浮花下醉黄昏。夕阳掩映佳人影,莫认亭亭倩女魂。』见《台湾府志》。」)。(杨永智编校)
雕甍画栋凤骞腾,遥盼神霄最上层。
台斗经天由北转,彩云捧日自东升。
参差烟户环璇(编者按:「环璇」,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作「排青」。)闼,绣错山河(编者按:「山河」,王礼《台湾县志》、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河山」。)引玉绳。
今夕奎光何四映,海陬文运卜方兴(杨永智编校)
⑴ 编者按:「盼」,王礼《台湾县志》、六十七《使署閒情》作「盻」。
匿迹文身学楚狂,飘零故国望斜阳。
东平百世思风度,北地千秋有耿光。
遗恨难消银海怒,幽魂悽切玉蟾凉。
荒坟草绿眠狐兔,寒雨清明堪断肠(吴福助编校)
⑴ 编者按:「堪」,六十七《使署閒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枉」。
生来曾不识衣衫,裸体年年耐岁寒。
犊鼻也知难免俗,乌青三尺是围阑(作者注:「乌青是黑布名。」此诗又载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俊雅编校)
共 17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