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铭传

相关人物:共 31 位
共 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1890 【介绍】: 清湖南善化人,原名载福,字厚庵。
幼善骑射。
道光末由行伍补长沙协外委。
咸丰初从曾国藩为水师营官。
身经岳州、田家镇、武汉、九江、安庆、九袱洲等战役,为湘军水师名将。
同治初,官至陕甘总督。
六年,引疾归。
光绪间一度再起,赴台湾与刘铭传同御法军。
卒谥勇悫。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八
杨岳斌,原名载福,字厚庵,善化籍乾州人。官至陕甘总督,太子少保衔、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赠太子太保,谥勇悫。有《杨勇悫公遗集》。
全台诗
杨岳斌(1822~1890),原名载福,字厚庵,清湖南善化人。
行伍出身,因军功累升至湖北陨阳镇总兵。
同治三年(1864)五月任陕甘总督。
光绪十年(1884)法越战役,法军藉机佔领基隆港,杨氏奉旨来台襄助刘铭传;次年(1885)二月,率师从泉州潜渡,登陆卑南;三月移防至台湾府布署。
九月战争结束,旋回籍,不再仕进。
卒赐谥「勇悫」。
后人辑有《杨勇悫公奏议》传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连日春(1827~1887),字霭如,清三貂顶双溪(今新北双溪乡)人,后迁住大稻埕。
八岁能文,及冠,遍读群书,拜大龙峒名儒陈维英为师。
同治八年(1869)与陈维英、张半崖、查少白、白良骥、潘永清、陈树蓝等二十馀人,同游剑潭,以〈题剑潭古寺〉诗相唱和。
光绪二年(1876)中举,返乡后题所居处曰:「鸠之居」,设塾稻江,孜孜造士。
光绪十年(1884),曾协助刘铭传击退侵台法军。
连氏书法峭丽,有晋人风貌;著有诗文集多卷,惜多散佚。
善庆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8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张佳氏。
咸丰间从胜保镇压捻军,擢副都统。
同治六年,与刘铭传攻东捻军杀任柱。
光绪间官至福州将军。
卒谥勤敏。
唐殿魁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2—1867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荩臣。
咸丰间以乡勇从军,为千总。
同治间从李鸿章到上海,隶刘铭传
官至广西右江镇总兵。
后从铭传与捻军张宗愚激战于湖北天门之尹隆河,阵亡。
汪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汪鉴,安徽旌德人,移居六安,同进士出身。
同治六年(1867年),乡试中举;同治七年,登进士三甲第四十名,改庶吉士。
授翰林院编修,任监察御史,官至夔州府知府;光绪十四年,修建全长六十五千米的三峡栈道,三年完工,之后改任成都府知府。
李鸿章邀请其随同奔赴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其因病谢绝致仕。
之后与台湾巡抚刘铭传为友,将此女嫁给刘的侄子。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林汝梅(1834~1894),林占梅之弟。
乳名清潭,字若村,一作若村,新竹人。
好交游,有乃兄之风。
光绪初入泮。
1880年福建巡抚岑毓英架设大甲溪桥,倾力襄助,颇受赏识。
1882年给垦南庄一带土地,得移屯三湾之竹堑番社之协力,招抚狮头驮、狮里英、田厝、田尾四番社归化,次迁三湾隘于南庄,垦务大有进展。
后因闽粤分类械斗,粤人黄龙章把持南庄势力,其事业因而备受打击。
1885年台湾建省,受知于巡抚刘铭传,承办采集建设铁路石材,与新埔陈朝纲等合作,多所贡献。
汝梅素有求道之志,曾恭诣江西龙虎山,求教于第六十一代天师,学成正一派道法。
返乡后,附近道士莫不登门求教,时人视为新竹之天师府〖参考许雪姬主编:《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社委员会,2004年5月一版一刷。〗。
   汝梅诗作今存自题画幅四首,见王松《台阳诗话》卷上、连横《台湾诗乘》卷四,兹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835—1895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达三。
刘铭传镇压捻军。
官至宁夏镇总兵。
留统北洋防军。
甲午战争起,援朝守平壤,军纪废弛,遇敌即弃城而逃。
次年逮治处死。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潘成清(?
~?
),字翘江,一字芝石,号樵冈,士林人。
十六岁入陈维英门下学习诗文,光绪元年(1875)举人。
中法之战筹防有功,授四品内阁中书,后加知府衔。
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时,曾委任金矿局总办。
(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6—1895 【介绍】: 清安徽庐江人,字禹廷,一字雨亭。
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镇压捻军,官至提督。
光绪十四年任海军提督,统率北洋舰队。
黄海海战后,奉李鸿章避战保舰之命,困守威海卫军港。
日军攻陷威海卫时,拒降服毒而死。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登元(1840~?
),字君聘,号心斋,别署耕兰室主人,清淡水厅红毛港保沙崙庄人。
为淡北中式礼闱第一人,故有「开淡黄甲」之称。
陈氏出身农家,曾先后受业于赖庆超、沈邦彦、游肯堂、黄益清、邹慎修诸夫子。
同治初,入泮,闻八芝兰(今士林)文风特盛,遂家焉。
光绪二年(1876)举乡荐第五十二名。
以乏资斧,不能赴甲榜,居淡水士林坊,郁郁十馀年。
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巡抚刘铭传,延聘为西学堂国文讲习。
光绪十五年(1889)值礼部试,刘铭传助五十金使成行,果于翌年庚寅恩科中式第三百十三名。
榜发,因长途跋涉,自奉过俭,委顿不能应殿试。
刘铭传再聘以西学堂监督。
及刘氏称病去,亦辞卸。
光绪十八年(1892)至京补行殿试,恩赐三甲第五十名,朝考二等第四十名,钦点知县,签分山东,因道远,不就。
光绪廿一年(1895)日舰犯澎湖,登元募乡勇五百人,屯于八里坌、东势山之麓。
五月,日军据三貂岭、狮球岭,唐景崧仓皇出奔,北部防军纷告解体,登元内渡不及,匿居乡井。
后应日本当局之聘为八芝兰保良局局长。
两年间,备受台北知县桥口文藏、村上义雄凌辱,遂潜返原籍,居漳浦县赤湖滨,数年而殁,卒年不详。
维基
陈登元,字君聘,号心斋,别号耕兰室主人,福建省台北府淡水厅红毛港沙崙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共 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