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名一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胜境东西白,高僧一二禅。
只知行道处,不记住山年。
涧月中分照,林花各自妍。
披云寻旧址,犹在绛峰边(影印《诗渊》册五页三八一六)
谩说人间假像真,老君形相亦虚言。
岩前瑞气归宸翰,佛子年年□国恩(自注:中有太宗御书,岁度僧一□而□子之徒仍不与。)
八佳人美态娇,绣衣轻整暗香飘。
身花圃徐徐立,引得黄莺下柳条(以上宋师明《续古宿语要》卷六《水庵一禅师语》)
⑴ 《嘉泰普灯录》卷二八作二
⑵ 《嘉泰普灯录》作偷
绝句 元 · 赵孟頫
七言绝句
轻轻踏破白云堆,半为寻僧半探梅。
僧不逢兮梅未放,野猿笑我却空回。
七修类稿:予过演福寺僧房,见赵子昂亲书探梅访僧一绝句云云。惜公松雪集中失载。今寺已为坟地,不知此纸存亡也。噫!
登多景楼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黯黯江云结暮阴,江楼高处一登临。
山根乱雪来双橹,天外遥青出寸岑。
归去已惭陶令赋,醉中偏爱颖师琴。
鲥鱼竹笋江南路,幸及霜毛未满簪僧一柱能琴)
特丘丁亥见予于广州小持船,一晤便如宿好。嗣予徙诃林,入雷峰,音问未尝少间,每相见辄多勉励。壬辰乞作优婆塞,渐知有向上事。明年入匡,过陈村,特丘始有出世意,会行急不能待。后特丘归公安,予亦返雷峰,相距四千里。凶闻忽传,疑信间因语止言、澹归:“此公与老僧一段葛藤,应不止此。”及报确,甚慨因缘之错过。呜呼,吾实负特丘矣。
凶信疑难定,书来始觉真。
十年师弟意,一旦古今人。
老死非所讳,因缘不可陈。
精魂何处觅,未易忆前身。
何代黄金建讲台,不看全盛独兴哀。
断桥仆涧空秋草,废础成砂没古苔。
游客暂依残院宿,住僧都是别山来。
涌泉空自称灵水,不向当年灭烬灰(《竹窗杂录》卷一六)
杰阁双林开,余辉薄天树。
炯炯含元精,巍巍托飞步。
缅惟经始时,西台泪空注。
遥招柴市魂,近息崖门怒。
物议滋狐疑,孤怀阻犹豫。
正直髯将军,一气群贤聚。
遂以忠臣心,永作法王护
下眺望乡台,夷齐旧隐处。
在昔辟蚕丛,至今剩铁墓
四山何苍苍,惆怅夕阳暮。
⑴ 闻澹大师建阁时,欲以祀明殉难诸人。后以人言中止,改祀关侯,下祀李文定公兄弟。
⑵ 丹霞山初买自李文定公,后以归澹师。
舍弟明寅挈余至其通州任所。为余治行具。入送金刚内山。游览数日。缘余病劣。不敢为穷探极讨之计。而第登天逸台。指点万二千峰。此乃平生快活事。岂可多求哉。昔我曾王考王考先考叔父伯氏皆游此山。故时于寺楼崖壁间。得当时题名而瞻仰之。不禁感怀流涕。临出山。有无限怅意。适正阳僧一修苦请留诗。为赋六韵
蓬莱于我有世缘,孱骸犹能入山来。
宇宙快睹昭旷界,玉峰银峦万千回。
立立崖壁云外直,决决潭瀑洞里开。
迢递琳宫饶异迹,锦绣春光绝尘埃。
百年盘礴犹不足,三宿归骖不须催。
欲去如与高人别,何年更登天逸台。
华亭入志沛新纶,来谢兼呈手迹真。
日下却思谈往事,云间那可阙斯人
箑书士孝要之道,帧咏梅花逸以神(张鉴呈进照所书孝经士章扇一题僧一泉画梅花帧
鉴也毋忘勖家学,昌乎祗恐怯前邻(谓董其昌)
⑴ 馆臣进呈一统志松江府人物内阙张照名谕令补入志书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