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泰来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5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家存素留寓枫桥已经匝岁,翰墨之馀与其子蓼庵兼修梵行。日来小住青瑶池馆,因言娄水百馀年词学:鹿樵生体综北宋,未极幽妍,至小山、汉舒、今培、囧怀、素威、颖山出,乃能上继浙西六子,同时作者,武林则樊榭授衣,广林则鱼川、橙里,阳羡则淡存及位存兄弟,槜李则南芗、春桥、谷原,吴中则企晋、湘云、策时、升之,共二十馀家,各擅其工,即南宋未有其盛也。众以为快论。微吟薄醉之馀,填此记之。
水榭吟鸥,山斋簇蝶,寻春此住。
喜连朝、侧帽同来,拓画谭禅,不厌临风絮语。
见说倚声姜张后,逮秋锦、茶烟皆妙绪。
今何许。
是一曲娄江,重新乐府。

乌衣无限佳侣(谓小山、滓虚、香雪、别花四词。)
况论到昙花犹共诩。
尽东吴西楚,舞裙歌扇,留传法部。
兰舫半帆溪湖近,试按拍、飞觞同證取。
凭君数。
付麻沙、并传千古。
急雪如鸦大。
打疏窗、萧萧槭槭,随风交堕。
旅店鸡声催晓梦,不许绳床闲卧。
起相对、茅檐土锉。
一辆祡车刚待发,奈春泥、滑剌真无那。
行不得,恁时可。

故山最好思茶磨。
记溪边、珊瑚冷月,小梅初破。
况是传柑佳节近,多少闹蛾灯火。
枉孤负、星桥铁锁。
人在荒城孤驿外,叹家乡、节物闲中过。
愁远道,响铃驮。
暗香 清 · 王昶
壬申仲春,月夜与企晋同寓秦淮。俊流并集,文酒留连,数年来所未有也。且将约为牛头、双阙诸山之游
青溪三度,算此番春到,胜游第一。
况是诗人,客里招寻话车笠。
江左风流犹在,更桃叶、波痕初碧。
待唤取、六柱吴船,柳外试筝笛。

仍忆。
去秋寂。
恁桂月将残,便收吟席。
雪消今夕。
长板桥南共浮白。
拟向定林深处,梅未落、芒鞋堪给。
好同谱、新词卷,兜娘按拍。
孤馆净。
碧梧滴残露,晚风凄冷。
一痕淡月,雕阑移影。
记取小山吟罢,趁凉秋、开遍荒町。
对清景。
底须沉水,再添温鼎。
引得王孙归兴。
伴幽丛、翻书瀹茗。
掩重门、浓芬漠漠,空林人静。
俊侣天涯,岁又暮、招隐谁来三径。
写新咏。
休用翠奁香饼。
秋霁 清 · 王昶
吴企晋三年,复遇于秦淮水阁,风尘寥落,有归隐吴山之志。时新雨初过,凉飔微扇,相对惘然。为填此解,并索淩叔子钱晓徵诸子和之。
放艇秦淮,记绿槛红窗,景色如故。
柳叶风疏,蓼花烟暝,望中几番凉雨。
相逢倦旅。
旧欢重按巴山句。
诉别绪。
曾记对床,尊酒话幽素。

江国秋早,橘里莼乡,好寻前盟,沙外鸥鹭。
问何时、横塘一曲,荷衣换了伴君住。
回首俊游清梦阻。
最断魂处,又是水榭悬灯,板桥横笛,夜歌金缕。
寒涛晴吼。
爱枯钗落处,早筑新构。
双楗柴扉,药录农书,空山消遣清昼。
梦回午枕疏阴转,又田舍、夕阳时候。
看丝丝、鱼尾残霞,倒映绿波纹皱。

取次水昏烟暝,板桥闻棹语,沙际渔叟。
石鼎香温,竹灶茶寒,又见月明帘牖。
前村几阵归鸦晚,都集向、断槐疏柳。
试挑灯、自饤盘餐,料理竹孙菱母。
翠竹初抽,红薇才谢,熟梅时节。
柳外平池,短桥画栏接。
云昏烟冷,听一夜、雨声萧槭。
清绝。
添了柔波,浸钓筒鱼蕝。

芦间蘋末。
新绿三篙,田田露荷叶。
临流试望,几点雪鸥没。
可惜盘滩坐处,长遍苔衣石发。
趁碧梧风静,闲去移罾洗钵。
梅雪初残,梨云乍损,一径柳枝低亚。
笛里香绵,烟中粉絮,低拂绿阴台榭。
袅袅无人处,问谁弄、清吟闲冶。
最怜长板桥边,殷勤似惜花谢。

幽客梦回东舍。
听绣羽飞来,池馆清暇。
隔叶缠绵,随风宛转,好与红襟细话。
便趁双柑在,压茆酒、翠樽轻泻。
怕到凉秋,啼鸟空绕月夜。
清霜初降。
落叶飘幽幌。
天际碧罗云捲,看冷月、夜深上。

携杖闲眺望。
村灯明三两。
最爱寒山秋静,但留得、声声响。
试灯风软,挑菜冰销,听檐声乍滴。
玲珑石角。
渐露却、点点苔纹草色。
幽踪莫认,问谁访、空山岑寂。
但冻鸦飞过松梢,林外一痕遥碧。

严寒初减衣棱,剩帘底清阴,犹照窗格。
缃梅瘦也,想冷蕊、开遍花坪南北。
乡园春好,只愁损、玉麈无迹。
趁新晴、流到吴淞,添了莼波几尺。
共 5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