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廷玉

相关人物:共 51 位
共 13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南村后杂赋十首 其六 元末明初 · 陶宗仪
五言律诗
江海谋生拙,园田引兴长。
径分黄菊本,池种白鱼秧。
瘗笔营山竁,横琴布石床。
俗氛飞不到,一曲水云乡。
《六砚斋笔记》:天台陶九成避乱泖南,王叔明为作《南村图》,茅堂蓬户,绕以田畴,水碓耕犁,种种备具,兼以鹅、骛、犬、猫,牛宫,豕栅,览之真江南农舍也。竹树原隰,与烟霏山色,聊一点缀而已。以此见南村翁真率之趣,不愧柴桑。
《六砚斋二笔》:陶九成《南村图》馀见叔明,云西辈数本矣。今又见杜东原《南村十景图》,磅礴苍秀,极得北苑遗法。其景曰:竹主居蕉园、来音轩、闿阳楼、拂镜亭、罗姑洞、蓼光庵、鹤台、渔隐、猬室。杜自题云:「馀少游南村先生之门,清风高致,领略最深,与其子纪南最相友善。不意先生去世,忽焉数载!偶从笥中得《南村别墅十咏》,吟诵之馀,不胜慨慕,聊图小景,以志不忘。图成即置之故瓿中。一日纪南过访,检出相示,欣然谓:「先君可从此不朽,传之后世,犹令人知胸中丘壑。」强欲持去,遂命录先生诗于后,并题数语而归之。正统己亥春三月既望,京兆杜琼识。」
田按:九成《南村图》,王叔明、倪云林皆有画本,著录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汪砢玉《珊瑚网》。余又检梁章钜《退庵题跋》,有黄大痴为九成作《南村草堂图》轴,张丑《清河书画舫》有吴仲圭为九成作《野竹居图》卷,后有诗跋十馀人,始钱惟善讫王冕,则元四家皆为九成作图矣。九成博雅好事,故为名流引重如此。余录九成《南村杂赋》,附著南村画本于此,以为志胜地者作南村故实焉。
怀友诗 其六 元末明初 · 张羽
五言律诗
声誉遍时流,风沙惨弊裘。
泛交通侠士,长揖说诸侯。
夜雨菱湖馆,秋风剡水舟。
从来为客惯,漂泊可无愁(胡参政铉)
注:李日华《六砚斋三笔》:张来仪博学有高致,善画,以摩诘为宗,世不多见。周敏仲携示一卷,云林萧疏,烟岫出没,乃平远之佳者。来仪诗澄淡婉逸,与徐幼文、张伯雨并行。卷中有《怀友》诗二十三首,人占其一,然独及倪山人瓒,而幼文辈不与。想此诗作于蕲、黄盗起后,各自避戎离散,因而兴怀,故所举不同耳。来仪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亦墨宝中结璘火齐也。诗本集逸去,今录于此。田按:来仪《怀友诗》不及季迪、孟载、幼文、止仲、唐卿,盖作诗时同在吴城围中。来仪本集有续《怀友诗序》可考也。《怀友诗》自牛文学谅以下廿三人,怀牛文学云:「名高登第后,俸歇丧亲时。」谅于元盖曾登第者,此可与张志道诗称谅为元末甲午大魁相印證矣。
王君金华人,画竹誇当代。
此竹乃是钩勒之所为,坐上千人万人爱。
令祖蓝田王右丞,盛唐诗格称其能。
将诗变竹寄馀趣,传与衣冠不乏千载之云礽。
王君为人清拔俗,兴来踏遍筼筜谷。
笼籦桃枝纷入眼,𥲊𥴡笆篻常经目。
往来曾见吴门道士张溪云,归晚轩中事幽独。
有时不作山水图,戏拈银毫书此竹。
王君笔法乃过之,翠筱双钩出林麓。
耳根但觉风泠泠,比似张生但神速。
王君写竹能写形,真成标格非冥冥。
翛然独立太素始,脱略粉墨辞丹青。
或如金错刀,或如铁钩锁。
或如折戟沉吴沙,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银幡宝胜之飘飖,或若金节羽衣之婀娜。
或如沧江风曳之水衣,或如黄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白凤尾,或如苍龙漦。
钱刀剪碎波心月,丹汞炼就炉中雪。
初疑荆轲图穷见匕首,又惊毛遂颖脱呈锥末。
天机逞其妙,形状何骈阗。
后生学子竞观看,但悟书法如针悬。
唐时亦有萧协律,所至清风起萧瑟。
眼昏手颤艺转工,一十五叶称绝笔。
宋时亦有文湖州,画竹人推第一流。
能令万箨起崖谷,出墙之梢为最优。
东坡作竹短而积,别试瑰奇在林僻。
玉堂多暇图一枝,复有小坡能画石。
前元作者李仲宾,琅玕卓立无纤尘。
蓟丘家世不易得,父子相传俱绝伦。
吴兴学士赵公子,飞白之石谁能比。
水晶宫中春日长,移得蓝枝落窗几。
后来又有柯丹丘,大叶长梢动冕旒。
天颜有喜频赐予,晚节衰飒江湖秋。
诸公画竹工画影,隔帘彷佛潇湘景。
风景虚无终渺茫,野迥漠漠烟光暝。
钩勒写形才逼真,宛如高阁图麒麟。
褒公鄂公毛发动,俨然生面开功臣。
我欲题诗寄淇澳,瞻彼涟漪散晴绿。
底为猗猗兴不忘,有斐君子劳心曲。
我欲鼓枻游潇湘,碧云万顷浮天光。
美人娟娟隔秋水,欲来不来空断肠。
我欲从猎誇云梦,万骑纷纭翠蕤送。
胸中八九吞不辞,文章要比相如重。
我欲富如千户侯,家居渭川之上游。
玉版邻人许同吃,始知熊掌非珍羞。
我欲乘风发长啸,扁舟直过湘妃庙。
中流鼓瑟声铿锵,和取湖南竹枝调。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故人为我共作翠竹红梅图。
原父写梅君画竹,价重已压青珊瑚。
挂在成均之左庑,交游轩冕观如堵。
须臾尽作王子猷,六月清风生肺腑。
天上归来十二年,柴扉草阁荒山田。
浮花浪蕊纷过眼,此君风节还依然。
王君王君听我语,我歌长歌君起舞。
郫筒酤酒满眼酤,与君歌尽幽篁谱。
或栽长竿横斗高,下拂东海之波涛。
巨丝一钩连六鳌,任公见之颜色劳。
或招葳蕤凤凰宿,阴阳各应雌雄六。
伶伦制律工有馀,一声吹裂昆崙玉。
或作仙人手中杖,此日携来葛陂上。
见水犹能化作龙,铮然飞入桃花浪。
或充奉使手中节,节旄落尽竿难折。
卧起操持十九年,谁谓虚心却如铁。
乡来陈者皆此君,与人一生成异勋。
杀青汗简更殊绝,蝌蚪篆籀皆人文。
此君由来材不器,用舍行藏随所至。
愿得岁寒同此心,故托霜毫写君意。
花溪水接双溪长,与君百里遥相望。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胸中一吐千亩强。
歙坑旧砚椭而苍,鹅溪素练雪色光。
风情老嫩任君写,无使古人专擅场,吁嗟无使古人专擅场。
《六砚斋二笔》:金华王药字子约,善画竹,多用钩勒,与荫溪徐良甫梅、徐舜举书号三绝。苏伯衡尝为《钩勒竹歌》以美之。
天星夜落水犀军,又见吴宫走鹿群。
睥睨金汤徒自固,怆惶玉石竟俱焚。
将军只合田横死,国士宁无豫让存。
风雨明年寒食节,□盂谁上太妃坟。
《归田诗话》:吴元年,国兵围姑苏。临危,张士诚聚其族齐云楼,举火焚之,缢不死,就擒。王叔润有诗哀之,先伯亦有绝句云:「虎斗龙争既不能,鸡鸣狗盗亦何曾。陈平韩信皆归汉,只欠彭城老范增。」盖张氏据有浙西富饶地,而好养士。凡不得志于前元者,争趋附之,美官丰禄,富贵赫然。有为北乐府讥之云:「皂罗辫儿紧劄梢,头戴方檐帽。穿领阔袖衫,坐个四人轿。又是张吴王米虫儿来到了。」及城破,无一人死难者。武夫健将,惟束手卖降而已。诗意有所谓也。
田按:「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禦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此杨廉夫不屈于张士诚而作也。「一阵东风一阵寒,芭蕉长过石阑干。只消几个瞢腾醉,看得春光到牡丹。」此张光弼策张士诚必败而作也。士诚灭后,姑苏感事之作,叔润二诗最为脍炙人口。杜东原《耕馀录》、姜明叔《墨馀钱镈》、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瞿宗吉《归田诗话》皆纪之。余检高季迪《青丘集》有《吴城感旧》诗云:「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销沈。赵佗空有称尊计,刘表初无弭乱心。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鄗乌漫藏金。废兴一梦谁能问,回首青山落日阴。」刘青田《写情集》有《过苏州》诗云:「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满地寒风满面尘,荒烟白草旧通津。晏安鸩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虎丘山下月朦胧,阊阖门前动地风。《子夜》一声琴一阕,杜鹃声在碧云中。」「成败由天众所知,乌江拔剑更何疑?谁言碧海刺剸蛟手,也学临春井底儿」。谢子兰《龟巢稿》有《淮夷篇》云:「大邦浙河西,吴郡称第一。淮夷著柘黄,来作豺虎窟。交邻无善道,西顾拒敌。一鹗婴网罗,同气顿萧瑟。正朔仍奉汉,天恩满床笏。赋粟岁倍蓰,郿坞金日积。非无舶绰风,海运不挂席。包藏狼子心,反覆不可测。台阁两重臣,忍为枭獍食。井蛙自尊大,出入复警跸。爱弟日宠骄,开府门列戟。提兵几百万,势热手可炙。甲第连青云,圊溷亦丹碧。瑶池长夜饮,《天魔》舞倾国。帷幄皆面谀,忠鲠即摈斥。权门竞豪奢,婪夫务怀璧。淮南旧巢穴,坐视成弃掷。出师理侵疆,所向辄败绩。邻兵贾馀勇,一举数州得。群凶纳降去,敛戍独坚壁。奈何围数重,楼橹比如栉。炮车拂云汉,昼夜飞霹雳。宠弟既荠粉,左右皆股栗。短兵屡相接,苗僚与戮力。南濠百花洲,流血水尽赤。闭关甫期月,人面多菜色。蔬茹犹八珍,骸骨爨下析。众叛已不知,豕突犹亲出。前徒忽投戈,回骑数匹。一炬齐云楼,红粉随烟灭。缚虎送台城,咆哮气方息。嗟哉尔淮夷,亡命起仓猝。衡行十五载,贵富亦已极。雕墙底灭亡,斯理信弗忒。」胡若思姑苏诗云:「姑苏城郭水茫茫,往事流传过客伤。夜月人歌黄菜叶,秋风梦绕白驹场。火中乌合归真主,井底蛙犹笑子阳,天下车书今混一,繁华终古胜维扬。」又《六砚斋三笔》有周公谨《追悼张氏》诗云:「长淮千里阵云平,万骑郊原决死生。不信玉堂春醉醒,倚阑睛日唤流莺。」「偃月堂高矗紫烟,夜阑笙火正薰天。如何斥地连吴楚,葬骨都无半垄田」。刘三吾《姑苏即事》诗,贝廷琚《姑苏》诗,别见十二卷、六卷。
馆娃宫里春迷蒙,杂花芳菲娇亚风。
油壁香车度花里,笑解珠缨祓春水。
水边小艇忽到门,鳞鳞绿溅金鹅裙。
尤云殢雨踏歌步,春风唤愁花下墓。
流光去去不复来,缥酒且进芙蓉杯。
鹂珠串落碧瑛碗,凤槽声催红玉板。
宴游未终山日西,柔纤捧砚索新题。
风流文采矞林使,肯数玉人裴十四?
宫中分散五云笺,更赐一曲《晓山篇》。
《六砚斋笔记》:至正戊子三月十日,会稽杨维桢同贞居张伯雨诸人游石湖,有侑者琼英与坐,各为《花游曲》一章,词情美丽,实一时之盛。莫氏修《石湖志》乃以为秽而去之。文太史徽仲深为惋惜,特作蝇头细书录成卷,仍为补图,留作山中故实。余谓志乘成于一人之意,修改不常,如此瑰玮之词,托于志不若托于太史之宝图名翰为不朽。余爱其词,一一录之。
田按:竹懒所录者杨维桢、顾阿瑛、郭翼、袁华、马麟、陆仁、秦约、于立,并徵仲、竹懒追和之作。今仅缀铁崖原唱及袁、文、李三诗于文仲之后。铁崖诗云:「三月十日春蒙蒙,满江花雨湿东风。美人盈盈烟雨里,唱彻湖烟与湖水。水天虹女忽当门,午光穿漏海霞裙。美人浚空蹑飞步,步上山头小真墓。华阳老仙海上来,五湖吐纳掌中杯。宝山枯禅开茗碗,木鲸吼罢催花板。老仙醉笔石阑西,一片花飞落粉题。蓬莱宫中花报使,花信明朝二十四。老仙更试蜀麻笺,细写《春江花月》篇。」子英诗云:「烟云扑雾摇空蒙,游丝弱絮萦柔风。木兰载春石湖里,手弄琼英匊春水。铁笛仙人招羡门,鸾旌小队青霓裙。淩波双飞动微步,冶情漫忆鸳鸯墓。踏青挝鼓能几来,便须一饮三千杯。血色葡萄凝冰碗,《郁袍》催彻紫牙板。云旗缥缈青鸟西,口衔红巾缄旧题。琼林宴中探春使,骰子逡巡赐绯四。醉携翠袖写银笺,不数公子《花游篇》。」徽仲诗云:「石湖雨歇山空蒙,美人却扇歌《回风》。歌声宛转菱花里,鸳鸯飞来天拍水。当时仙伯醉云门,酒痕翻污石榴裙。遗踪无复芳尘步,湖上空馀昔人墓。昔人既去今人来,千载风流付一杯。雪藕银丝荐冰碗,峡蝶穿花逐歌板。夕阳刚在画桥西,一段春光属品题。伤心不见催花使,只有黄鹂啼再四。无限春愁谁与笺,仙人会唱紫霞篇。」竹懒诗云:「笑倚吴娃唱紫蒙,十寻锦缆石湖风。兰桡雪腕烟花里,属玉飞飞双照水。水晶宫殿花压门,纤句蹙蹙缕金裙。山腰巧作回鸾步,真珠雨湿埋香墓。凝眸却扇花片来,轻红缥绿浮春杯。玻璃百圾青瑶碗,樱笋厨开矜玉板。海月吐东潮卷西,琵琶重拨浔阳题。寻花怕遣蜂作使,狼藉胭脂愁数四。缄愁悉付砑光笺,劳劳絮絮欣春篇。」
扬子宅前好修竹,因看万个碧交加。
薰风满簟吹苍雪,春雨充庖尽玉芽。
茶臼或闻来北牖,箨龙未许过东家。
时时彷像扬州去,拄杖寻君又日斜。
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华亭杨竹西,住张堰,家有不碍云山楼,与曹云西,顾金粟,倪元镇诸公游。吴绎写其像,元镇为布树石,而诸名士题咏之。余家有杨铁崖书竹西记,赵仲穆作图,而马文璧诸公皆有咏,盖风流文雅之侠也。元季,士君子不乐仕,而法网宽,田赋三十税一,故野处者,得以赀雄而乐其志如此。
田按:杨元诚名瑀,竹懒《六砚斋笔记》云:「元诚气豪而有清尚,一时诸公皆与往还,晚栖峰、泖间,种竹千竿,自号竹西居士。赵仲穆图,杨廉夫作记,元诚自题云:『翠玉萧萧在屋东,主人归作竹西翁。』仲穆、张伯雨,马文璧、钱惟善、陶宗仪皆有题咏。」此卷国初入高江村詹事家,尚有金华邵衷、月楼、赵橚题咏,杨循吉、黄云跋语,竹懒所朱纪也。顾侠君云:「《松江志》载杨谦别号竹西,读书不仕,家有不碍云山楼,杨维桢、贝琼为之歌咏。」则似乎又有一杨竹西矣。岂元诚谢归鹤沙时,变易名号,郡志或未之考耶。据此,则竹懒所纪或有舛误,姑录于此,以俟参考。
宿石疏画砚斋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冉冉帘阴阻杖藜,柳风花雨满前溪。
签盈丹笈仍香雪(石疏尊人中丞公有《香雪庵集》。),巢改乌衣又锦泥。
四海断蓬交乃见,十年春梦事难稽。
游情自不成骀荡,拟买青山傍屋西。
宿石疏画砚斋 其二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高斋芸桂待燃藜,乘兴王猷到剡溪。
芳草平桥开酒幔,海棠过雨湿香泥。
榻边尘欲开江左,禊后人如集会稽(时为三月四日。)
银烛不嫌花睡短,阳关一曲客将西。
二十四桥佳丽地,砚斋十二平分(汪有十二砚斋以梦中所得名之)
江郎梦笔助奇文。
情深聊尔尔,才妙漫云云。

二十五弦弹夜月,花间锦瑟横陈。
春风鬓影看文君。
一窗三妇艳,谁雨复谁云。
严氏传砚斋 其三 明末清初 · 汪琬
七言绝句
燕寝凝香有昔贤,百年手泽至今传。
铜山钱埒知多少,不敌君家宝砚田。
共 13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