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653—1721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文孙,号雨亭。康熙二十四年进士。任陕西富平知县,仓粮不足赈灾之用,售家乡田产以继之。后为河南按察使,治南阳白莲教案,杀首脑一人,余均不问。官至云贵总督。奉命运军粮入藏,病死途中。维基
蒋陈锡(1653年—1721年),字文孙,号雨亭。江南常熟县人,清朝官员。官至云贵总督,被革职。蒋陈锡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甲第二名进士。授陕西富平县知县,尽力赈灾。擢礼部主客司主事,迁员外郎。经河道总督张鹏翮推荐,辅助两淮河务。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授直隶天津道。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升河南按察使,打击盗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迁山东布政使,不久升任山东巡抚,政绩卓著,多有建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擢升云贵总督。都统武格、将军噶尔弼率师入西藏,称从云南运粮艰难,疏请从四川补给。四川总督年羹尧奏称,云南、四川均有兵事,四川军粮不足以供应。朝廷于是责成蒋陈锡与巡抚甘国璧速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朝廷降诏谴责云南筹济不力,贻误军机,蒋陈锡与甘国璧均被夺职,并自费运米入藏。次年,卒于途中。雍正元年(1723年),山东巡抚黄炳言举报蒋陈锡在其巡抚任内,贪污捐谷羡馀银二百多万两,随后朝廷追查。其弟蒋廷锡澄清陈始末,诏免赔偿半数。
人物简介
【生卒】:1658—1729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袭三等男,授护军参领。康熙间从征噶尔丹,屡有战功。雍正元年,随年羹尧进军青海。升授正黄旗蒙古都统,寻改正红旗满洲都统,列议政大臣,驻守陕西。七年,复征准噶尔,卒于军。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六【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亮工,一字絅庵。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夙负文誉,王鸿绪、万斯同修《明史》,聘为助手。后以投诗年羹尧事夺职,逐回原籍。世宗并赐榜书“名教罪人”四字,命悬于中堂。有《崇雅堂集》。
钱名世,字亮工,武进人。康熙癸未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侍讲。有《古香亭诗集》。清诗别裁集
字亮功,江南武进人。康熙癸未赐进士第三人,官翰林院侍讲。○因未见稿本,故所收独略。维基
钱名世(1660年—1730年),字亮工,一字亮功,号絅庵,江苏武进人。有文名,为“江左十五子”之一。康熙癸未高中探花。钱名世与年羹尧乡试同年,交情颇好。因此捲入年羹尧案,革职回籍。雍正帝亲书“名教罪人”四字悬其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顺天乡试举人,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累官侍讲。
人物简介
【生卒】:1650或1660—1730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尊古,号旷亭,又号独往客、净垢老人。王翚弟子,游天下名山水几尽,画山水笔下有生气。曾受年羹尧聘,中途闻其所为,立即折还。
人物简介
维基【介绍】: 清江苏太仓人,字幼芬,号拙园。王掞子。康熙三十年进士,历官詹事。为父赎罪,从军忒斯、阿达拖罗海。雍正四年,世宗又谓奕清与弟奕鸿谄附年羹尧,命赴阿尔泰军前效力。乾隆初召还,寻卒。善书,工绘事。
王奕清(1664年—1737年),字幼芬,号拙园,江南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清朝学者、政治人物。康熙三十年(1691年),王奕清中式辛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曾代父王掞赴军,历驻忒斯,雍正四年(1726年),命赴阿勒泰坐台,十年后的乾隆元年(1736年),召还,乞假葬父,翌年卒,时年七十三岁。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四【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嘉升,号南园。康熙三十六年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以刚直触忤年羹尧,致家破身亡。有《南园诗稿》。
宋聚业,字嘉升,号南园,长洲人。康熙丁丑进士,民吏部郎中。有《南园杂稿》。沈归愚曰:“南国以刚直忤年制军,致身亡家破,其人足重可知矣。诗虽不多,亦自矫矫。”清诗别裁集
字嘉升,江南长洲人。康熙丁丑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著有《南园诗稿》。○南园以刚直触忤年制军,致身亡家破,其人足重可知矣。诗虽不多,亦自矫矫。
人物简介
【生卒】:1672—1726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原名日祺,字无巳,号星堂。康熙五十三年举人。雍正间,随年羹尧西征,作《读书堂西征随笔》。朝廷查抄年羹尧家时,发现该书有“悖逆”之语,世宗亲笔批“悖谬狂乱,至于此极”等语,遂以大逆罪处死。妻子兄弟亲侄皆发配边地。
人物简介
李陈常(生年不详—卒年不详),字时夏。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二名同进士出身。授刑部郎中。四十八年(1709年),会试同考官。授两淮盐运使。五十三年(1714年),两淮盐运使,升陕西道监察御史,改两淮巡盐御史。胞兄弟年羹尧同党直隶总督李维钧,子李宗信娶张懋诚之女,即大诗人张问陶故祖母。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生卒】:1678—1735 【介绍】: 即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皇帝。圣祖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雍亲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嗣位。次年改元雍正。即位后颁诏训饬各级文武官吏,列举弊端,严令整顿。借故镇压与之争位的诸弟,胤(允)禵被圈禁,胤(允)祀、胤(允)禟于被废黜后死亡。舅父隆科多、大将军年羹尧原属亲信,也在雍正初年相继得罪。查嗣庭、汪景祺以文字得罪,实遭隆、年二人牵连。康熙帝所亲信之苏、宁织造李、曹两家亦遭重谴。甚至浙江士子亦因查、汪两案而暂停乡会试。又严令诸王不得对所属旗人多派差使,停止宗室诸王兼管旗下事务。在中央设立军机处。重用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为重要省份总督。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在大多数省份行“摊丁入亩”之法。对西北方面,讨伐罗卜藏丹津叛乱,击败准部噶尔丹策零之扰。对外则禁止西洋传教士传教,除在京者外,其余西洋人一律安置澳门。又于雍正五年与俄国订立《布连斯奇界约》及《恰克图界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十三年八月,病卒。谥宪皇帝。
世宗宪皇帝,圣祖仁皇帝第四子。在位十三年,建元雍正。葬泰陵。有《御制文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