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筠

共 8 首
初过百六烦春工,千枝万枝云锦丛。
杏花未憨梅已老,照眼瞥见山桃红。
是谁衔出蓬莱宫,吾家亭子东复东。
三更沾洒微雨润,百态婉媚朝阳烘。
胭脂点注珠粉融,玉儿窈窕窥房栊。
一堆香雪娇婑媠,三年三度清明风。
有力莫因陈子公,得閒即觅王无功。
山云本是恋丘壑,野鹤乍似辞樊笼。
乐哉累觞一举空,冰绡卷出霏雾濛。
寻香已见接翅蝶,簇蕊渐闹黏须蜂。
武陵渔郎迷短篷,天台仙路杳不通。
极知此日足可惜,默数后会将毋同。
当时少年今老翁,花开花落常匆匆。
夜阑更借官奴笛,一曲清歌明月中。
玉井有莲花,亭亭十丈直。
如船进雪藕,谁云恻不食。
读书适时用,秘此禁林职。
伊人含清姿,妙意寄水墨。
悠悠西陂赏,渺渺东山忆。
折菡下芳洲,澄鲜秋水色。
何郎雾夕句,宿昔心已识。
晓树分飞绀色鸦,小堂名饮兴偏加。
杯浮平老三年艾,座有科名一树花(石榴一名科名花谓兰挥吉士)
偶对午风思梦蝶,漫随秋水听鸣蛙。
春帆竞渡江南岸,红断溪西燕尾叉。
⑴ 党竹溪五日诗三岁已无平老艾一杯聊作辟兵符
梁园才子瀛洲仙,幕府读书方少年。
浔阳楼高试骋望,雕阑一曲横江天。
登临怀古意绵邈,生绡染出《琵琶篇》。
当时白傅佐江郡,旷怀日习东林禅。
无端送客成邂逅,京都音乐闻江边。
青衫红袖两凄恻,千秋歌曲分流传。
只今丹粉绚本事,水云仿佛鸣香弦。
贞元朝士感沦落,善才弟子馀婵娟。
《霓裳》《六么》疑可识,檀槽手抚神宛然。
古来悲欢事何限,岂必同病才相怜。
高歌妙绘恣挥洒,动荡胸臆开心田。
乃知贤豪襟韵各有托,非同非异非言诠。
奇章赞皇兼将相,岂岩香山佳句争流连。
还君此画情悁悁,幽斋灯灺耿不眠。
万叶如花,凭谁占断,乱鸦无数。
西陂旧主,是承平位槐府。
风流偶点营邱笔,便无限秋光疑(去声。)住。
想一门大雅,兰挥重起,韵事如许(牧仲子兰挥亦善画。)

今古。
春申浦。
配一卷沧浪,别情难诉(并藏牧仲沧浪送别图。)
朝阳日影,白头延望何处。
尊开逸社閒评泊,问海上红桑是否。
更怜我、住锦官,明月夜绕无树。
汉篆瓦多砖独少,长生瓦始歌国初。
二林倡之诸公和,载考汉纪图黄图。
似闻抟埴迹寡二,兰话堂本一再摹。
甘泉昔考云林子,雍州近志排山朱。
土花光怪日腾出,宝气何止千鲁玙。
尔来渐多媚学侣,偏傍考订穷锱铢。
(秋帆。)(述庵。)(冬友。)(石公。)(芝山。)(献之。)晋斋。),后先投寄来宝苏。
中膞中县称琢研,应规应万宜操觚。
屏幛大小烂列宿,一砖于此岂可无。
钱郎自陕赴河洛,包裹棱角周四隅。
先于背勒观者字,何幸我得诸公俱。
俨然汉宫度汉尺,尺有四寸方形模。
虽同长生未央字,瓦文宛转砖则殊。
上画俨如屋有翼,下垂萦似带有馀。
参差之中又比密,横以界道斜纹铺。
想见纶连错组绣,玉阶铜沓黄金涂。
金釭衔璧灿行列,列钱之制如此乎。
一枚可度千万户,边损幸未伤犁锄。
西京考工溯陶瓬,凝土气尚交拊垺。
终南九嵏半云雨,藻井湿藓青模糊。
二千年后饱箱笈,几辈濡染来吾徒。
得归钱家娱令叔,潜研跋尾相轩渠。
诗格诸老且莫拟,鉴藏二林定弗如。
吾侪砥砺为朴学,汉传唐疏相爬梳。
萟林润液日开泄,寸田垦辟加膏腴。
所以古砖作今研,磨之琢之兆乃符。
拓本置之诸瓦上,方圭圆璧环签厨。
篆烟蟠作吉祥字,夜烛更彷芝英书。
秋宇澄霁,远近无烟,湖上山光动摇,凉翠万状。古廉邀余出钱塘门,将之孤山,遇黄相圃模、姚春漪思勤、宋筠洲永、黄玉阶基,拉入舟中,循苏堤入西泠桥,泊于里湖。幽处山水既佳,饮酒极醉。因用梦窗自度腔以写其胜。
人外秋清,鸥边水远,藕叶藕花无数。
渔樵野局频招我,酹西风、判谁宾主。
狂歌醉舞。
愿身在、蓬壶常住。
看凉波,带年年山色,何曾流去。

菱讴暮。
一霎斜阳,暗了横塘路。
算来千古几斜晖,照诗人、共寻烟语。
衣香旧句。
且休向、西泠重赋。
怕回头,冷绿沈沈万树。
渐云寒逼砚,叶落敲灯,故人犹滞天际。
一幅帆迷,一绳雁细。
更带一声笳起。
十八滩高,六千里远,江山如此。
料几番、歌到珠娘,不抵湖天吟醉。

惆怅光阴弹指。
已登高节过,怕凝遥睇。
况飞雨吹愁,酒外不禁秋思。
罗浮旧约,纵难抛弃,只是天涯滋味。
待剩取、好梦归来,梦向梅花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