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士毅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颜士璋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颜士璋(1822年—1897年),字聘卿,山东曲阜人。
四氏学廪生,清咸丰五年(1855年)中举,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及第。
同治二年(1863年)授刑部河南司主事,同治五年(1866年)转升员外郎,补山西司主事,转江西司郎中,历充律例馆提调、秋审处总办,以廉干闻名,屡经奏调。
朝廷两次官员考试,均定为“吏畏民怀”的一等官员。
参与刺马案的审理后,同治十年六月(1871年6月)外放为直隶河间知府,不久之后丁忧回乡赋閒。
廖镜明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廖镜明,字洞秋,四川省邻水县人。
曾任户部山东司主事、山西司员外郎、陕西司郎中、记名御史,截取繁缺知府。
由廪生中式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恩科乡试,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三甲第71名进士,以部属用签分户部。
同治八年(1869年)学习期满,奏留。
光绪七年(1881年)补户部山东司主事,九年(1883年)补山西司员外郎,十一年(1885年)11月补陕西司郎中。
同年可任繁缺知府,11月24日吏部带领引见奉朱笔圈出照例用。
据《越缦堂日记》光绪十二年四月十八日:「阅今日点用御史名单:自第一名至十六名止,光甫(即胡仁耀,胡愈之祖父)及金忠甫(即金保泰,同治十年进士)皆得记名,徐亚陶(即徐宝谦,光绪六年进士)名在十八与十七之户部廖员外镜明、二十之户部吴员外澍霖(同治元年进士),皆不得用。
三君皆年七十有馀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8 【介绍】: 清山西大同人,寄籍贵州。
乾隆时以马兵从攻缅甸、金川,累擢为参将。
后率广东兵渡海镇压台湾林爽文。
官至福建南澳镇总兵。
旋从孙士毅攻安南,兵败死。
谥壮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9 【介绍】: 清汉军镶蓝旗人。
尚可喜四世孙。
乾隆间由官学生累官广西右江镇总兵。
孙士毅攻安南,战死。
谥直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9 【介绍】: 清四川新都人。
先世出回部。
初为骑兵,旋以武举授把总,迁守备。
从攻金川、台湾,累擢广西提督。
乾隆间随孙士毅出兵安南,阵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1—1815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四库全书》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主江南钟山、紫阳等书院讲席四十年。工古文,高简深古,近欧阳修、曾巩,与方苞、刘大櫆合为桐城派。选《古文辞类纂》以明义法。有《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全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一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桐城人。乾隆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礼部主事,历官刑部郎中,重宴鹿鸣,加四品衔。有《惜抱轩集》。
词学图录
姚鼐(1732-1815) 字姬传,一字梦谷,号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授礼部主事。擢员外郎,官至刑部郎中,充《四库全书》纂修官。乞归。主梅花、钟山、紫阳诸书院讲席。工古文辞,出刘大槐之门,主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之合一,所作净洁精微,气敛神静,为桐城派大师。亦工诗,唐宋兼采,所作清真朴老,对其后宗宋诗派影响甚大。词为馀事,亦婉雅有情致。编有《古文辞类纂》。有《惜抱轩集》,词在集中。
黄鹤楼志·人物篇
姚鼐(1732—1815) 清代散文家。
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
参与纂修《四库全书》,辞官后主江南紫阳、钟山各书院四十馀年。
工古文,与方苞、刘大櫆同为桐城派代表,为桐城派散文集大成者,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之一。
曾作七古《登黄鹤楼次补山韵》,纵论古今,吟咏武昌城的始建,黄鹤楼的兴废、得名以及孙吴的覆灭。
维基
姚(1732年1月17日—1815年10月15日),字姬传,一字梦谷,斋号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今属枞阳县)。清朝文学家,桐城派重要作家,进士出身。与方苞、 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4—1792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健男,一字耳山。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以献赋召试赐内阁中书舍人,累官至左副都御史。与纪昀同负总纂《四库提要》之责,与编《通鉴辑览》、《契丹国志》、《胜朝殉节诸臣录》、《河防纪略》等。晚年留心经济之学,通知古今水利、兵刑、食货等事。有《宝奎堂文集》、《篁村诗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陆锡熊,字健男,号耳山,上海人。乾隆辛巳进士,由中书历官左副都御史。有《篁村诗集》。
维基
陆锡熊(1734年—1792年),字健男,号耳山,晚号淞南老人,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进士出身。
陆深从七世孙。
其父陆秉笏。
博学强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内阁中书,累迁刑部郎中。
后与纪昀、孙士毅和陆费墀同为《四库全书》总纂官。
官至左副都御史,出督福建学政。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两人分摊费用。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时陆锡熊已心力交瘁,最终死于重校东北文溯阁《四库全书》的路上。
编有《契丹国志》、《胜朝殉节诸臣录》等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2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嘉庆间,累官陕西巡抚。规划筑堡团练,坚壁清野,镇压白莲教起事。卒于汉中。
维基
陆有仁(1742年—1802年),即汪有仁,字静岩,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清朝大臣,清朝乾隆三十四年进士,随后被分发为刑部主事,后历任直隶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刑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等职,最后在陕西巡抚任上过世。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陆有仁在当年的己丑科殿试,获得了二甲第四十二名的成绩,被赐予了进士出身的身分。
随后被分发为正六品的刑部主事,在三十七年(1772年)时补官。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升任从五品刑部员外郎。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升任正五品刑部郎中。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刑部郎中的身分担任这一年的贵州乡试正考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外放授为从四品的广西省梧州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知府。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调任为太平府(今崇左市一带)知府。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安南国发生内讧,有些边境夷人便率领家眷来投奔清朝,而因为陆有仁详细询问夷人的官员,并且援助接济等各方面都处理得宜,被总督孙士毅上奏,并请求留同防边,后得旨嘉奖。
因此陆有仁便被提拔为正四品的福建省延建邵道道员。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调任为福建省督粮道(督运漕粮)道员。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升任为正三品的山东按察使,负责整个山东的刑名、司法等职务。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五月,升任为从二品的直隶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