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寔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钟皓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长社人,字季明。
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不就,隐密山,教授门徒千余人。
陈寔、荀淑、韩韶称颍川四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许人,字季方。
陈寔子。
与兄陈纪并有德行。
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早卒。
王烈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219 【介绍】: 东汉太原人,字彦方,或作彦考。
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
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愿受刑戮,乞不使王烈知之。
烈谓盗有耻恶之心,必能改善,遗布一端。
盗果改恶从善。
察孝廉,征辟皆不就,终于辽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颍川许人,字元方。
陈寔子。
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
及遭党锢,发愤著书,号曰《陈子》。
党禁解,四府并辟,无所屈就。
董卓入洛阳,不得已到京师,累迁尚书令。
献帝建安初,拜大鸿胪卒。
全后汉文·卷六十三
纪,字元方,寔子。献帝初,拜五官中郎将,迁侍中。出为平原相,追拜太仆,又徵为尚书令。建安初,拜大鸿胪。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汉太丘长陈寔之后。
晋永嘉南渡。
曾祖仲文佐命于陈。
封丹阳公。
祖令双溪谷熟二县。
考令兰陵。
遂家焉。
明则兰陵产也。
丱岁舍父母出家。
受具习律。
叹曰。
自神禹以功有天下。
而刑戮滋生。
伯成子高弃其诸侯以耕。
而况我辈之学空寂者乎。
纷纷诤论。
一何至于此极哉。
乃诣方岩究心法。
天宝初。
将游五台。
会淮汴阻兵不果。
仍筑兰若三所于宛陵之石门。
先是其地苦虎狼之暴。
俗尤嗜弋猎。
自明以慈悲化摄。
皆革心不相伤忤。
五年戾止鱼陂。
时有瑀公。
神异僧也。
见曰。
南祖传教菩萨。
来何晚也。
他日与登鱼陂之颠。
见东南有峰。
秀拔可爱。
因指以谓瑀公曰。
告宿缘在兹。
庶几其可得乎。
八年诏天下度人。
州将韦南金。
举明高行。
黑白状请。
隶州之宁化道场。
明辞。
改隶佛川。
即鱼陂所望之峰也。
按郡志。
地故梁吴筠宅也。
昔有于青山之南。
斸出古佛二躯。
而水随以腾涌。
由是其地得名。
旁有吴王古祠。
巫以祸福撼闾里。
致血祭。
明至泊舟祠下。
风雨骤作。
林木屋瓦飞折。
顷之霁。
一伟丈夫。
前拜。
谒受戒。
且请徙道场其地。
及道场之徙。
偶获铜盘土中。
盘底铭慧明字。
建中元年正月十二日。
示疾以逝。
寿八十四。
腊五十一。
树塔于寺之西山。
而葬灵舆焉。
得法弟子。
慧解慧敏如知。
菩萨戒弟子。
刺史卢幼平颜真卿。
独孤问俗杜位裴清。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慧明。俗姓陈氏。汉太丘长寔之后。世居颖川。永嘉南渡祖为司徒掾。曾祖仲文有佐命于陈封丹阳公。祖为双溪谷熟二县令。考为兰陵长。乃为兰陵人也。明母氏初感之日如持佛戒。足恶履于荤园口不尝于鲜器。神梦髣髴如闻法音。既而诞焉。年渐及丱方祈舍俗。父母偕听。至受具时即开元七年也。习学律藏尝谓人曰。昔者繁刑首作伯成子遁焉。吾虽不舍律仪而恶乎诤论纷纷。若心印心之法。至矣哉。乃西诣方岩顿开心地。天宝中有愿于清凉山。淮汴阻兵明即旋策与禅客遇同游宛陵。于上石门置兰若三所。有大[虥-儿+巾]来扰如抚尨焉。时荐饥。群盗欲至必号呼先告。往往有徵焉。先是此乡好弋猎。明化之皆焚罝网器仗矣。至天宝五年爰止乎鱼陂道场。有瑀公者。白土史宗之流。迹迩行辙世莫之识。始相见曰。南祖传教菩萨来何晚耶。他日同登鱼陂峰顶。见东南有山苍琅独秀。谓瑀公曰。吾与此山宿有缘矣。天宝八年有制度人。州将韦南金举高行黑白状。请隶名州中宁化道场。明固辞改隶佛川。即畴昔鱼陂所望之峰。梁吴均故宅之所。地志云。青山南掘得古佛二躯。莫知年代。获像之地灵泉涌起。因名佛川焉。泉侧有吴王古祠。风俗淫祀滥以牺牲。于是明夜泊庙间雷雨荐至林摧瓦飞。顷之雨收月在。见一丈夫容卫甚盛。明曰。居士生为贤人死为明神。奈何使苍生每被血食。岂知此事殃尔业耶。神曰。非弟子本意人自为之。礼忏再三。因与受菩萨戒。神欣然曰。师欲移寺。弟子愿舍此处永奉禅宫。后果移寺于祠侧。获铜盘之底。篆文有慧明二字焉。建中元年正月示疾。其日庭水春染山雨昼冥。猛虎绕垣悲啸而去。十二日奄然长往。春秋八十四。僧腊五十一。二月十二日建塔于寺西山焉传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三人也。若鹙子采菽之伦也。菩萨戒弟子刺史卢幼平颜真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深于禅味。俾昼公为塔铭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2—1240 【介绍】: 金真定人,字叔献,别字天粹。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莒州军事判官。宣宗时,累官大理丞,与台官行关中,劾奏奸赃之尤者十数人。总帅牙吾搭违制纵掠,璧承诏查办,驰入营中,夺其军。累官集庆军节度使。致仕。金亡后家居,卒年七十九。
中州集
璧字叔献别字天粹承安二年进士历州县召入翰林再为曹郎宣宗朝屡以使指鞫大狱权贵如归德知府宿州总帅声势焰焰朝廷知其跋扈而不能摧伏者叔献以法临之毛发不贷也幼有重名就所长论之馆阁台谏与宾客言乃其选也徒以小心奉法不畏彊禦故屡以城旦书屈之识者有用违其长之叹兴定末以同知集庆军节度使事致仕居崧山龙潭者十馀年诸生从之㳺与四方问遗者不绝赋诗饮酒放浪山水间人望以为神仙焉山中多兰每中春作华山僧野客人持数本诣公以香韵清绝为胜少劣则有罚谓之斗兰所酿松醪东坡所谓叹幽姿之独高者惟叔献能尽之客有以京国名酒来与之校者味殊不能近正如深山草衣木食人语觉佣儿贩夫尘土气为不可向也是后松醪斗兰遂为山中故事叔献少日在太学赋声籍甚其学长于春秋诗笔清峻似其为人字画楚楚有魏晋间风气雅为閒閒公所激赏制诰典丽当代少见其比尺牍又其专门之学风流蕴藉不减前世宋景文左丞董公绍祖奉使江左得其诗饯行喜见颜间诗四韵每诵一句辄为一举觞李右司之纯谈笑此世为不足玩见叔献则必为之𢥠然王延州从之公于鉴裁为海内称首敬其名德至不敢以同年生数之北渡还乡里年七十九终于家(墓碑云所贵于君子者三曰气曰量曰品有所充之谓气有所受之谓量气与量备而才行不与存焉本乎才行气量而绝出乎才行气量之上之谓品品之所在不风岸而峻不表襮而著不名位而重不耆艾而尊是故为天地之美器造物者靳固之不轻以予人阅百千万人之众历数十百年之久乃一二见之同乎其时非无孤隽伟杰之士从容于礼文之域角逐乎功名之地唯其俗不可以为雅劣不可以为胜故自视缺然陈太丘事业无闻而名重天下房次律坐镇雅俗而举世以王佐许之施之当时未必适用然千载而下有为之歛衽者非品何以得之元光正大以来天下大夫士论公平生者盖如此)子渭字清甫以门资叙仕为密院机察清慎而文天下有冯孝子之目今居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