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奕詝

相关人物:共 52 位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周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麟,贵州贵阳人,同进士出身。
咸丰十年(1860年)清文宗三旬庚申科进士,三甲七十五名,后官礼部主事。

人物简介

维基
宜振(?
—1881年),字诜伯、子诜,号绳斋、春宇,杨佳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属内务府镶黄旗汉姓满洲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历任江苏学政、诸部侍郎,武会、会试副考官。
籍奉天辽阳。
道光十九年己亥科举人,二十五年乙巳科二甲进士出身。
后来散馆授编修。
咸丰十一年十月九日由内阁学士迁礼部左侍郎,同治三年四月任工部右侍郎,兼属吏部左侍郎;同治三年七月至五年二月(1864-1866)外放江苏学政,兼工部、礼部右侍郎,同治五年二月因病解学政职;十年,属仓场侍郎;十一年回任工部右侍郎,管钱法堂事,兼属正蓝旗护军统领。
同治十二年,任恭办普祥峪定东陵工程(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慈安太后的陵寝)承修大臣。
光绪元年,奉旨查验应行急修工程。
光绪二年,奉旨督办明孝陵大碑楼修缮工程。
光绪三年,任武会试副考官,奉旨督办清西陵之慕东陵宝城修缮工程。
光绪四年,兼属刑部左侍郎。
光绪五年(1879)正月调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同年兼署吏部右侍郎。
光绪七年四月病免。
在京创立“绚秋诗社”,诗友有正蓝旗汉军胡俊章(胡俊章师从宜振,两人系亲戚,曾在工部共事)、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
在京师的寓所名“蝶园”。
视学江苏期间,发现与提拔有学之才,包括京口驻防镶白旗蒙古、同治十三年甲戌进士延清。
著有《宾月轩试律》二卷(光绪十七年(1891)丹阳束氏刊刻)、《蝶喜斋试律》。
曾藏有康熙年间僧人画家上睿的设色山水大帧(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高凤翰的《菊石》立帧(上有高凤翰左腕书题七绝一首)、《迁乔图》立帧(款署“莲”)。
家族世称内务府“钟杨家”,宅邸在北京旧鼓楼大街马家厂(今前马厂胡同、后马厂胡同),“户舍连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907 【介绍】: 清浙江德清人,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任河南学政。未几罢归。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在杭州诂经精舍最久,达三十一年,寓苏州,所居名春在园。治经学以高邮王氏父子为宗。自云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成《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其余著述尚多,有《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诂经精舍自课文》、《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大师,声名远及日本。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道光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春在堂诗编》。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七年进士,授编修。浙江德清人。有《春在堂诗编》十五卷。
词学图录
俞樾(1821-1907) 字荫甫,一字中山,号曲园,又号绚岩。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编修。外放为河南学政,以事罢官。寓苏州,葺曲园,专意著述。精研经学子学,晚清名儒。亦爱俗文学。文简洁,诗似袁枚,词平中见奇。有《春在堂全书》、《春在堂词录》、文言小说集《右台仙馆笔记》、传奇《梓潼传》。
维基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
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翰林,朴学大师。
俞樾四岁时从德清随父母迁居娘家临平姚氏,至三十二岁做官,寓居临平三十年,年轻时曾尝试补遗《临平记》,游览临平山水。
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19名赐进士出身。
当时曾国藩是阅卷官,俞樾试帖诗的头一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得到曾国藩的大加赏识,认为咏落花而无衰瑟之意。
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咸丰五年(1855年)任河南学政。
次年因为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
从此不再出仕。
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其弟子有王仁俊、章炳麟、吴昌硕等人。
清光绪元年(1875年),俞樾得友人资助买下苏州一块废地,如曲尺形,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馀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自号曲园居士。
园内有“春在堂”,为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讲学之处。
除了苏州的曲园之外,俞樾在杭州西湖边孤山的西泠印社旁还建有书楼“俞楼”,在家乡浙江德清县南埭村建有一座“四仙桥”。
俞樾在近代日本很受推崇,甚至与李鸿章、曾国藩相提并论。
孙俞陛云光绪二十四年中探花,《清史稿》编撰者之一,文学也有很高造诣。
曾孙俞平伯,现代学者,红学家。
族人俞恒润、俞恒泽、俞奎垣皆进士。
光绪32年(1906年)秋末,俞樾在受当时江苏巡抚陈夔龙所托书写并雕刻《枫桥夜泊》诗碑,现位于南京总统府煦园东长廊南端小亭,及苏州寒山寺。
何秋涛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862 【介绍】: 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
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留心经世之务,尤长于舆地。
以俄罗斯与中国壤地连接,宜有专书,著书八十卷。
咸丰帝见其书,赐名《朔方备乘》。
擢员外郎、懋勤殿行走。
另有《一镫精舍甲部稿》。
维基
何秋涛(1824年—1862年6月30日),字原船,福建光泽人,清朝官员、学者。少负异禀,过目成诵。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的职位,努力从各种史料中探求俄罗斯情况及中俄历史关系,从而“知夷制夷”。何秋涛潜心研究北方边疆史,咸丰九年(1859年)撰写了《朔方备乘》80卷,是近代最早研究中俄关系史的著作。咸丰十年(1860年)奉召入觐,进呈之书赐名为《朔方备乘》。同治元年(1862年),担任保定莲池书院山长,“益广交游,博览传记,学乃大进。”。同治元年六月初四日(1862年6月30日),39岁时逝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7 【介绍】: 清宗室,隶正蓝旗,字树南。
直隶总督庆祺子,以任子官礼部主事。
咸丰六年进士。
光绪间历任热河都统、左都御史、礼部尚书。
以劾左宗棠,不随班祝“万寿圣节”,用语过当,革职留任。
旋遵旨巡察海防,疏陈烟台、旅顺间防守事宜。
十二年,两宫谒东陵,慈禧太后不欲在孝贞显皇后(即东太后)陵前行跪拜礼,延煦面诤数四,慈禧不得已跪拜如仪。
维基
延煦(1828—1887年),字青卿,号树南,清宗室,隶正蓝旗满洲。清朝官员,礼部尚书,进士出身。咸丰六年(1856年)二甲进士,改庶吉士。同治四年(1865年)授盛京兵部侍郎,光绪二年(1876年)十月授热河都统,后病解。光绪九年(1883年),再出为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礼部尚书,卒于任。曾任理藩院尚书。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戊子,接替恩承,担任清朝礼部尚书,后去世。由宗室奎润接任。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总阅官。祖孙三代皆为进士翰林。
柳以蕃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892 【介绍】: 清江苏吴江人,字价人,号子屏,晚号韬庐。
诸生。
文宗桐城姚鼐,诗学苏轼、黄庭坚二家。
有《食古斋诗文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908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
惠徵女。
咸丰二年入宫为兰贵人。
以生子载淳,进懿妃,又进懿贵妃。
咸丰帝死,载淳年幼嗣位。
与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并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
以当时居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有西太后之称。
慈禧与恭亲王奕䜣合作,回京发动辛酉政变,杀辅政肃顺等,与慈安太后垂帘听政,而实独操政柄。
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推行“自强”之洋务运动;旋又利用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削弱恭亲王势力,达到大权独揽目的。
同治十二年,称归政穆宗。
次年,穆宗死,定策立年仅五岁之光绪帝,恢复听政。
光绪十五年,又撤帘归政,实际仍操纵一切。
对外不惜丧权辱国,以谋妥协。
甲午战争后,仇视维新运动。
光绪二十四年,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光绪帝与康有为等所行新政,幽禁光绪帝,阴谋废立。
又利用义和团对外宣战,及八国联军入京,逃亡西安,下诏镇压义和团,对外求和。
辛丑订约后回京,以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为名,企图苟延清廷之残局。
慈禧前后掌晚清政权近半世纪。
卒谥孝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881 【介绍】: 清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
穆扬阿女。
奕詝(文宗),咸丰二年立为皇后。
无子。
文宗卒,与穆宗生母那拉氏并尊为皇太后,徽号慈安,世称东太后。
辛酉政变后,两太后垂帘听政。
慈安仁柔,事权尽归慈禧。
同治十二年归政穆宗。
德宗即位,复听政。
卒谥孝贞。

人物简介

野棠轩文集
1851-1930,字召南,满洲镶红旗人,裕瑚鲁氏。
贵州按察使承龄之孙,赵尔巽表侄。
屡试不举。
早年颇负诗文,有“八旗才子”之称。
历任数省道员,辛 亥革命后去官。
熟悉清史掌故,著有《野棠轩文集》、《史亭识小录》等。
民国时期,应清史馆总裁赵尔巽聘,在馆有年,曾修订《清史稿》中的部分内容。
他主要 参与列传撰写并校订本纪,太祖、圣祖、世宗、仁宗、文宗、宣统六朝本纪均为其所辑。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杜堮(1764―1859),字次厓,号石樵,山东滨州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曾任职于翰林院,外放顺天和浙江学政,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兵部和吏部侍郎等职,加太子太保衔,赠大学士,谥号“文端”,著有《遂初草庐诗集》《杜文宣公自订年谱》。
维基
杜堮(1764年—1858年),字石樵,山东滨州人。
官至礼部侍郎。
谥文端。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一等一名钦赐举人。
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授编修,为武英殿纂修。
嘉庆九年(1804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嘉庆十四年(1809年)升侍讲,次年升侍读,任日讲起居注官。
累迁侍读学士。
嘉庆二十年(1815年)出督顺天学政。
道光元年(1821年)任兵部右侍郎。
同年出督浙江学政。
次年转吏部右侍郎。
道光七年(1827年)转吏部左侍郎。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为礼部左侍郎,经筵讲官。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加太子太保。
咸丰二年(1852年),子杜受田卒,咸丰帝亲往家中祭奠,杜堮已年届九十,由孙搀扶接驾,加礼部尚书衔。
咸丰八年(1858年)卒,加太傅衔,赐谥文端。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