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纪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上刘侍中 中唐 · 杨巨源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陈寔奖元方 丹凤池 东床 貔武 琼枝 射雕 申甫 武子 谢监 循墙 由之瑟 栽桃李 郑驿 周郎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
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一作河山)诫誓长。
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道协陶钧力,恩回日月光。
一言弘社稷,九命备圭璋。
政洽军逾肃,仁敷物已康。
朱门重棨戟,丹诏半缣缃。
位总云(一作兴)龙野,师临涿鹿乡。
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
深入平夷路,横行辟汉疆。
功垂贞石远,名映色丝香。
(一作度)碛瞻貔武,临池识凤凰。
舞腰凝绮榭,歌响拂彫梁。
杯净传鹦鹉,裘鲜照鹔鹴。
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沈枪。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
幕中邀谢鉴(一作监),麾下得周郎
珠影含空彻,琼枝映座芳。
王浑知武子陈寔奖元方
富贵春无限,欢娱夜未央。
管弦随玉帐,尊俎奉金章。
俗理宁因劝,边城讵假防。
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
分野邻孤岛,京坻溢万厢。
曙华分碣石,秋色入衡(一作渔)阳。
城远迷玄兔,川明辩白狼。
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
堤拥红蕖艳,桥分翠柳行。
轩车纷自至,亭馆郁相当。
珍簟回烦暑,层轩引早凉。
听琴知思静,说剑觉神扬。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鼓鼙(一作钟)喧北里,圭玉映东床
敢衒由之瑟,甘循赐也墙。
官微思假路,战胜忝(一作望)升堂。
欲奋三年(一作千)翼,频回一夕肠。
消忧期酒圣,乘兴任诗狂。
海内(一作分)桃李,天涯荷(一作剪)稻粱。
升沈门下意(一作客),谁道在苍苍。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大汤陈元方,小汤许文休。
向来京江岸,政作汝颍游。
一随简书去,寒江自湍流。
我瞻天际鸿,渠叹波上鸥。
之子虽近交,襟怀亦林丘。
缅惟两玉人,非子孰可俦。
高标互晖映,妙语相应酬。
鼎立照茅茨,何日能此不。
句曲向荆溪,迁徙非所忧。
得客三士间,衰年更何求。
题林琦友于轩(1250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城中甲第连霄汉,吾子书窗占地悭。
卧起大衾长枕共,呻吟细字短檠间。
一门兄季推谌,北屋东西著孔颜。
祗恐四方羔雁到,未容坚坐闭柴关。
念奴娇 其十五 四和(1266年) 南宋 · 刘克庄
太邱晚节,把家事、一切传它谌
业已休休,又谁解露绶,会稽郡邸。
张丈殷兄,阮生朱老,相与为唇齿。
酒楼犹记,谪仙尝醉于此。

一二耆旧贻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
谢傅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
对局含嚬,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
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
① 事亲至孝豫州刺史以闻天子为之图像百城以励风俗
如何百城内,一一画元方
劝孝贤刺史,观风职所当。
立志卓越,倡道苏门。
上溯邹鲁,下探关闽。
謇谔在朝,立纲陈纪
身尊道行,莫窥其际。
皇上帝之赋予,爰降衷于下民。
秉天彝之懿德,备万物于一身。
然无教则颛蒙,寝遁初而丧真。
故圣人之有忧,必建学而作人。
登斯堂而容与,揆厥号之所因。
昔三代之迭建,有明君与良臣。
设庠序与学校,囿一世于陶钧。
虽号名之各殊,要不外乎明伦。
秩天叙之五典,着仪形于八垠。
兹教隆而化浃,亦俗美而风淳。
政陵迟而弥季,慨圣远而言湮。
悲溺冠于霸汉,忿燔经于狂秦。
又杨墨佛老之乱真,汩民彝而沈沦。
世愈降而教弛,孰斯道之敷陈。
嗟礼崩而乐坏,学舍鞠为荆榛。
大伦斁而莫恤,祸于何而不臻。
幸斯文之未丧,际千一之昌辰。
肇圣祖之底法,绍百王之荒屯。
急先务而陈纪,建贤馆曰成均。
尊经阁兮屹峙,大成殿兮盘囷。
兹堂面阳而显敞,美哉既奂而且轮。
逮神孙之世守,咸成宪之是遵。
今圣主之肯构,蔚丹雘之惟新。
务隆师而造士,扷宗匠于簪绅。
博以文而约以礼,施善教之循循。
教睦姻与任恤,扫浮词之谵谆。
日讲磨而切磋,欣聚精而会神。
堂陛俨兮井井,俎豆硕兮莘莘。
事更老以崇年,罄蠲诚于精禋。
争观听于桥门,恪执事而惟寅。
蔼多士之振德,文与质其彬彬。
韫良玉于和樻,收骏蹄于翔麟。
养云飞之逸翮,育川泳之游鳞。
冠之高兮章甫,佩之长兮瓀珉。
争游艺而升堂,孰抱璞而垂纶。
扶宇宙之栋梁,植忠孝于君亲。
友兄弟而施政,信朋友而辅仁。
处唱随而嗃嗃,在乡党而恂恂。
化自达于一堂,令何劳于五申。
返淳风之雍穆,革浇俗之顽嚚。
终小子之有造,作席上之宝珍。
道自迩而及远,致万物之化醇。
此堂之所以明伦,孟母之所以为邻。
余乃山泽之布韦,喜观光于用宾。
安得侍经帷而补衮职,赞圣学之精纯。
济上风尘盖始倾,即看雄剑气峥嵘。
异时陈纪犹难弟,今日吴均不愧名。
政就棠阴移大府,才高璧月掩连城。
干旄陋巷仍堪过,惆怅浮云暮已横(君旧省伯子峻伯济上实定交焉)
张骞江汉乘槎日③,主人东道我其一。
通家倾盖意何稠④,莫问青丝与白头⑤。
雪后浮云天易暮,醉眼依稀黄鹤舞⑥。
黄鹤黄鹤天上来,宾主重登已非故⑦。
张灯促席夜气清,更卜明朝阴和晴。
湘帘画槛须臾开⑧,四山雪映阳春台⑨。
八斗二三君但饮⑩,不将美酒负尊罍。
停杯忽忆当年事,蕉鹿胡卢悲复至⑾。
两人兀兀坐无言⑿,相看酩酊非关醉。
白眼乍舒俯仰望,青天只在鹤楼上⒀。
云台凌烟空嶙峋⒁,我心澹荡波心漾⒂。
楚客听歌陌上花⒃,南斗阑干北斗斜⒄。
俯身欲摘中流影,但见沧洲不见家。
沧洲鸥鸟嘲盟寒⒅,匠石徒工画垩漫⒆。
人生红颜易衰飒⒇,合并易知四美难21。
碌碌空催犬马年22,与君酌酒暂为欢,明日黄冠归去我也申屠般23。
【校注】 (1)张太史:指张元忭。太史古代为史官,明代翰林也担任修史之职,故称太史。 (2)什:诗文的篇什。 (3)张骞(?—前 144):汉代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武帝时曾先后出使西域诸国。此处喻元忭使楚。 (4)通家句:通家指世交。作者同元汴的父亲张天复大概是好友。倾盖,喻初交即一见如故。盖,车盖,其制如伞。《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郑,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5)莫问句:《史记·邹阳传》云:“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按,据《明史》,元汴“十余岁时,以气节自负,闻杨继盛死,为文遥诔之,慷慨泣下”。杨继盛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则万历十年元汴还不到四十岁,故作者有青丝白头之叹。 (6)黄鹤舞:指传说中辛氏酒肆仙人画鹤起舞的故事。 (7)宾主句:据旧志载,黄鹤楼于嘉靖四十五年毁于火,隆庆四年重修,已非旧貌。 (8)湘帘:斑竹帘。 (9)阳春台:谓楼台温暖如春。 (10)八斗句:佚名《释常谈》云:“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代斗亦为酌酒之器,八斗二三是说元忭的酒量和才思都远远超过八斗。 (11)停杯二句:《列子·周穆王》云:“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世遂以蕉鹿比喻人生得失无常。胡卢,亦作卢胡,发自喉间的笑声。《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这两句是说回忆当年之事,深感得失难料,人生无常。“当年事” 当指张元忭的父亲晚年的遭遇而言。 (12)兀兀:昏醉之态。白居易《对酒》:“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13)白眼二句:《晋书·阮籍传》云:“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名义考》卷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杜甫《饮中八仙歌》:“举觞白眼望青天。” (14)云台:楼台高际云端。《淮南子·椒真》:“云台之高,堕者折脊。” 凌烟:犹凌云。 (15)澹荡:荡漾。 (16)陌上花:古代吴越一带民歌。苏轼《陌上花三首》序云:“游九里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婉转,听之凄然。”元忭山阴人,古为吴越之地,故有此语。 (17)南斗句:刘方平《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8)沧洲句:言归隐之志未酬。鸥盟,曾与鸥鸟有约;盟寒,背盟,失信于鸥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必曰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陆游《夙兴》:“鹤怨凭谁语,鸥盟恐已寒。” (19)匠石句:匠石,古代传说中的工匠。《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垩漫,也作“垩慢”,用白粉涂饰。这句是说黄鹤楼建筑之工巧。 (20)衰飒:凋谢;衰老。 (21)合并句:《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22)犬马年:对自己年龄的谦称。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 (23)黄冠:古代田夫之冠,即箬笠之属。《礼记·郊特牲》:“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后来遂指归隐田园。杜甫《遣兴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申屠:指东汉人申屠蟠。蟠隐居治学,见汉室衰微,乃隐姓埋名于梁、砀之间,朝廷屡召不出,避世益深。后来董卓为乱,荀爽、陈纪等高士皆被胁从,独蟠得免,人皆服其先见。 作者同张元忭不仅有宾主之谊,而且是通家之好。两人初次相见,同游黄鹤楼,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故人横遭不白之冤,含恨去世;故人之子虽是海内名士,但十余年来仕途蹭蹬,未获升迁。面对良辰美景,却少赏心乐事,兀坐两无言,白眼望青天,充溢着愤慨不平之情。作者虽然身居要职,但对官场的黑暗早已深感厌恶,表达了避世归隐的强烈愿望。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