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钟瑄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海门一步地,形势可全收。
欲作图王想,来成控北谋。
台荒摧雪浪,砌冷老边秋。
问沧桑事,麻姑尚黑头
⑴ 编者按:「欲」,连横《台湾诗乘》作「试」。
⑵ (作者注:「荷兰及郑氏距今止数十年耳。」)。(黄美娥编校)
褰裳直踞千峰上,万里苍茫一色同。
远目但馀天贴水,近闻惟觉浪号风。
巨鳌有首低擎地,瘴雨无根直幔空。
寂寞斗牛谁再犯,好将消息问严公(黄美娥编校)
⑴ 编者按:「目」,连横《台湾诗乘》作「瞩」。
⑵ 编者按:「鳌」,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作「骜」;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作「鳌」。
⑶ 编者按:「幔」,连横《台湾诗乘》作「漫」。
蛮姬两两斗新妆,蹀躠花阴学舞娘。
珍重一天明月夜,春来底事为人忙
⑴ (此诗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苏子建《堑城诗荟》)。(黄美娥编校)
浩渺无因溯去程,仙槎客泛正须评
轻浮一粒须弥小,包括恒河色界清。
世外形骸杯可渡,空中楼阁气嘘成。
情知观海难为水,更有红轮向此生(黄美娥编校)
⑴ 编者按:「仙槎客泛正须评」,陈培桂《淡水厅志》作「仙槎何处是篷瀛」;沈茂荫《苗栗县志》、蔡振丰《苑里志》作「仙槎何处是蓬瀛」。
⑵ 编者按:「河」,连横《台湾诗乘》作「沙」。
不抡檀板不吹笙,一点钲声一队行。
气味何如初中酒,山花翠羽鬓边横
⑴ (此诗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苏子建《堑城诗荟》)。(黄美娥编校)
联翩把袖自歌呼,别样风流绝世无。
番调可知输白雪,也应不似泼寒胡
⑴ 台银本作「轴」,形近而误。
⑵ (此诗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苏子建《堑城诗荟》)。(黄美娥编校)
晓岚高捲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
积雪不消三伏后,层冰常讶四时成。
疑他匹练非吴市,遮莫胥涛向越城。
璞已教天地凿,山灵稳卧不须惊(黄美娥编校)
⑴ 编者按:「晓岚」,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周玺《彰化县志》、柯培元《噶玛兰志略》、陈培桂《淡水厅志》、沈茂荫《苗栗县志》作「浮岚」;萨廉《噶玛兰厅志》作「浮云」。
⑵ 编者按:「大」,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作「太」。
野气森森欲曙天,维摩新病未成眠。
空馀无限罗伽女,乱把天花散舞筵
⑴ (此诗又载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苏子建《堑城诗荟》)。(黄美娥编校)
无赖阴云拂地垂,客愁如绪一丝丝。
那堪更向秋风里,卧听黄梅细雨时
⑴ 编者按:「赖」,陈培桂《淡水厅志》作「奈」。
⑵ (此诗又载连横《台湾诗乘》、林钦赐《瀛洲诗集》。编者按:《瀛洲诗集》题作〈关渡门苦雨〉)。(黄美娥编校)
共 3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