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九徵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4—1767 【介绍】: 清江西铅山人,字巨山,号海苍。
乾隆三年进士,授检讨。
历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官。
以清节著。
视广东、直隶等省学政,均能秉公选拔人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1—1889 【介绍】: 清江苏元和人,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庵。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历刑部主事、汉阳知府、浙江宁绍台道等官。晚年家居,筑怡园,为吴中名园,藏法书名画极多。有《眉渌楼词》、《过云楼书画记》等。
维基
顾文彬(1811年—1889年),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盦,江苏元和(今苏州市)人,进士出身。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顾文彬为官清廉,但因道光年间汉臣不得重用,一直没有受到提拔。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四起,兵祸延绵各省,清廷被迫起用汉臣平乱。
咸丰四年(1854年),顾文彬升为福建司郎中。
咸丰六年(1856年)湖北军情告急,授顾文彬补湖北汉阳知府,一年后又擢武昌盐法道,成为湖广总督官秀峰的幕僚军事,主管战时经济等事。
1861年,太平军攻陷苏州,顾文彬举家迁往上海。
当时上海形势亦然危急。
清廷自顾不暇,困居在上海的官绅只能联合自保。
顾文彬被公选为代表办团练。
他联合苏州知府吴云、冯桂芬等地方官绅建立“中外会防局”,后又提议向李鸿章的淮军请求增援。
他与吴云等筹措经费20多万两,排遣船只到安庆迎接李鸿章的救援部队。
在李鸿章和上海租界里的西方势力联手下,上海终于解围。
湖广总督官文(字秀峰)很欣赏顾文彬,诚邀他回到湖北共事,但遭顾文彬婉拒。
1864年夏天,顾文彬举家从上海迁回苏州铁瓶巷。
此后数年一直忙于家族事务。
同治九年(1870年)江苏巡抚丁日昌的极力推荐下,出任浙江宁绍台道,治理浙东沿海腐败横行的现象。
3年后顾文彬再次辞官,之后彻底离开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