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宝善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昆山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八人忽共游康熙,二十二贤照颜色。
七客沈吟一客言,请言君家之邃园。
一花一石有款识,袖中拓本舂烟昏,背烟酬起尚书魂。
二十二贤不可再,玉山峨峨自千载。
东南文献嗣者谁,剔之综之抑有待。
布衣结客妄自尊,流连卿等多酒痕。
十载狂名埽除毕,一邱倘遂行闭门,以属大人君子孙
⑴ 康熙朝士评三徐曰公肃仁人君子健庵大人君子果亭正人君子
凤凰台上忆吹箫(丙申三月) 清 · 龚自珍
丙申三月,同年徐廉峰编修宝善,招同朝士十八人,宴集丰宜门外花之寺海棠花下,醉赋。
白昼高眠,清琴慵理,闲官道力初成。
任东华人笑,大隐狂名。
侥幸词流云集,许陪坐、裙屐纵横。
看花去,哀歌弦罢,策蹇春城。

连旬。
朝回醉也,纵病后伤多,酒又沾唇。
对杜陵句里,万点愁人。
惹使鲁阳戈在,挽红日、重作青春。
江才尽,抽思骋妍,甘避诸宾。
次和苗先路(戊戌) 清 · 祁寯藻
七言律诗
独研仓籀欲通灵,洨长称文本五经。
古瓦不随秋草没,寒镫长伴夜窗醒。
曾逢绛叟年疑亥(君昨岁自三晋学幕还都。),更喜黄门老复丁(近有弄璋之兆,故戏及之。)
客里浮查一回首,史臣争指钓台星(黄树斋、徐廉峰诸先生皆君知交。)
黄石桥边奉素书,徐陵坐上见珊瑚(曾于徐廉峰太史处读亨甫诗。)
十年每恨相知晚,一棹谁怜作客孤
冠盖参差满京国,文章潦倒付江湖。
咏怀往往商声发,莫把疏狂例酒徒。
按:亨甫《娄光堂稿》有缉捕盗贼事宜十条,盖为建宁、延平、汀洲、邵武四郡议也。严治差役兵丁窝盗、除险阻巢穴二条尤扼要,馀亦多可采用。(附记。)
⑴ 黄左田师将告归,乃知亨甫诗,寓书京师,惜未能如韦左丞之与少陵也。
⑵ 亨甫顷过江阴,留诗集于李申耆先生,惜未见之。
少小肩随伯仲间,雁行鸿爪迹斑斑。
采芹岁月思游泮,画饼功名悔出山。
绿野何心谋卜筑,丹梯或许共跻攀。
他时更约林宗语,老学还期为订顽(丁卯岁同入县学,今存者莲峰及余兄弟三人而已。)
老来那复笔生花,私印累累得拜嘉。
押尾骤惊鸾凤跃,挥豪翻笑蚓蛇斜。
定知衣褐能完璧,题借囊锥为画沙。
勒石铭山君有意,吾方彫篆送生涯。
君知亨甫诗,谓是八闽之张衡(闽士张际亮能诗,廉峰以书达之左田师。)
当涂尚书闻而叹,比之杜老逢左丞。
惜不能于百寮上,诵其佳句俾之声价增。
致书门下士,太息如以手抚膺。
首言蔡明经孝如朱寿昌,天寿其名啬其生
张子今孟郊,穷以诗自鸣。
当世岂无韩退之,力不足振,姑与之饮酒如渑
笑君不识公与卿,拂试騕袅加繁缨。
胡琴槌碎亦何益,乃使江干野老悲此秋虫声。
仙宫窅冥云霞扃,欲往扣之雷砰訇。
黄鹄掉头矫翼不回顾,白鸥浩荡谁能盟。
把君诗卷心怦怦,叶龙楚凤安所凭。
君不见黔阳王宰亦奇士,祗今坎壈进退听彼刀笔绳(黔阳令王香杜金策能诗,亦与廉峰相善。)
⑴ 浙士蔡寿昌二梅学博文赡,其寻父事类朱寿昌,年三十馀卒。
⑵ 以上檃括当涂致许滇生侍讲书中语。
徐君招我城南游,饮我蒹葭水上之僧楼。
袖出一匹好东绢,中有柳阴亭子桃花洲。
云是君家遂园旧池馆,禊事曾续兰亭修。
亭亭十二翁,寿逾彭篯俦
一僧似岛可,诗与韩门酬(芋香道人宗渭亦入画。)
不知禹老传神在阿堵,但觉行止坐立一一精光浮。
昆山尚书簪已投,诸公胡为冠压头。
江南三月半寒煖,春服称体聊自由。
湘云老人齿最优,兴酣落笔腾蛟虬
一篇禊序具颠末,徵诗说礼何其周。
惜哉当筵佳句未裒录,金阊副本谁人收。
驰笺试问于湖老,龙剑孰是真吴钩(壹斋集《遂园修禊图诗》序云:「时康熙三十三年甲戊三月三日,阅五月而司寇下世,宗渭始持图乞请公补书诗焉。」今此图有记无诗,廉峰言当时秦对岩先生家有副本,今归苏州某氏,或即壹斋所见与?)
鸿胪妙笔今虎头,双双豁余之病眸
玉峰秀野影落酒杯底,陂塘五月凉如秋。
青衫水部郎,锦思夺江邱。
君笔更豪迈,宜架珊瑚挥琳璆。
两家继美百年后,中朝文献犹堪求。
水亭鹅影竟已矣,使我掩卷感叹陈泽州
⑴ 图凡十二人:常熟钱陆灿、孙旸,昆山盛符升、徐学乾、徐秉义,长洲尤侗、何柄,太仓黄与坚,华亭王日藻、许缵曾,上海周金然,无锡秦松龄,通得年八百四十二岁。
⑵ 卷首「兰亭续响」四字、后记皆钱湘云、陆灿笔,先生时年八十有三。
⑶ 顷顾杏楼水部以其高祖侠君先生《小秀野图》属题,亦鸿胪笔也。
⑷ 鸿胪尝为吾乡陈文贞公写《水亭玩鹅图》,时莫能两,见张庚《画徵录》。
舍人官阁疑山林,司农招我曾登临。
疏帘落日见城郭,地高天远生秋心。
燕台尺雪频年少,羽氅齐飞破寒晓。
九市喧传古仙过,一杯凝望浮云表。
可怜侔揣久不成,诗来使我双眼明。
高歌密咏叹且喜,尺幅中有丰年声。
年丰气和消百沴,坐看西山放新霁。
圣敬格天岂偶然,诸公忧国诚先计。
春来莽莽同云色,似满畿南接关北。
露章驰贺在顷刻,吟望乡关更遥忆。
紫裘腰笛横江阁,画障满堂舞松鹤。
人生安得如公寿,千载精神缅犹昨。
高冠笠屐尽潇洒,遗像何必褒与鄂。
苏斋老去坛坫冷,三十年来无此乐。
司农好古复好客,暇日为公一举爵。
中秋重九那有定,此例已自髯翁作。
帣韝鞠跽奉謦欬,银篆香螺袅帘幕。
是时峥嵘岁将莫,积雪在地檐冰落。
公诗光芒照古简,瞥眼开匣得干镆。
施顾合笺世已稀,况出宋椠非赝托。
中丞何处得此本,宾主传观喜且愕。
忆从秘殿见杜集,嘉祐所刊亦相若。
大小毛公旧藏弆,题识此详彼则略。
人间天上各有缘,眼福合并谁料度。
苏斋老人真好事,卷卷银钩字鴹跃。
钜公名士争缀笔,矮纸斜行无地著。
摩挲未了读壁画,二老风篁坐谈谑。
浮名似笑后生痴,狂态却对前贤怍。
中丞司农得诗髓,江左潘徐气磅礴。
酒酣耳热诵坡句,追逐松乔鄙卫霍。
繄余废学如寒竽,拄杖三年恋幽壑。
不敢望公挥翰手,和陶有志公应诺
⑴ 宋嘉祐间姑苏郡守王祺刊《工部集》,明崇祯己卯毛扆钞补有跋,亦汲古阁藏本也,曾于懋勤殿见之。
⑵ 施、顾注苏本,琴川毛子晋家旧藏,展转归大兴翁覃溪先生,模坡公数像于卷端,赋诗题识,几于无卷无之。今藏荷屋中丞处,重装副叶,釐为四椟。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名流笔迹阗溢,不特宋椠足珍,即此零珠碎玉,亦希世之宝也。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