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曾国藩

相关人物:共 142 位
共 1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899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筱泉。
李鸿章兄。
道光二十九年以拔贡生铨湖南永定知县。
曾从曾国藩主饷运事。
同治间擢湖南巡抚,屡阻击太平军李世贤部及贵州苗教各军。
四督湖广,后移督两广。
以疾归。
卒谥勤恪。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瀚章(1821~1899) 晚清官员。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号钝叟。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兄。以拔贡朝考签分湖南,曾任善化等县知县,累官广东布政使、湖南巡抚、浙江巡抚、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漕运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两广总督赏太子少保衔。卒谥勤恪。有《合肥李勤恪公政书》等。同治七年(1868),以湖广总督身份主持重建黄鹤楼,又奏请得旨在黄鹤楼后合建“官胡二公祠”。瀚章、鸿章两兄弟在黄鹤楼赴宴时座位之争,也是士林一段趣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887 【介绍】: 清湖南平江人,字次青,一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年号超然老人。
道光二十三年举人。
在奉天游幕时,得读清历朝实录。
咸丰间入曾国藩幕。
转战皖浙。
擢宁池太道。
以徽州失守落职。
同治初镇压楚蜀教民起事,官至贵州布政使。
善文章,熟悉当代掌故。
有《国朝先正事略》、《天岳山馆文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四
李元度,字次青,平江人。道光癸卯举人,历官云南按察使。有《天岳山馆诗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907 【介绍】: 清浙江德清人,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任河南学政。未几罢归。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在杭州诂经精舍最久,达三十一年,寓苏州,所居名春在园。治经学以高邮王氏父子为宗。自云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成《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其余著述尚多,有《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诂经精舍自课文》、《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大师,声名远及日本。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道光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春在堂诗编》。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七年进士,授编修。浙江德清人。有《春在堂诗编》十五卷。
词学图录
俞樾(1821-1907) 字荫甫,一字中山,号曲园,又号绚岩。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编修。外放为河南学政,以事罢官。寓苏州,葺曲园,专意著述。精研经学子学,晚清名儒。亦爱俗文学。文简洁,诗似袁枚,词平中见奇。有《春在堂全书》、《春在堂词录》、文言小说集《右台仙馆笔记》、传奇《梓潼传》。
维基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
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翰林,朴学大师。
俞樾四岁时从德清随父母迁居娘家临平姚氏,至三十二岁做官,寓居临平三十年,年轻时曾尝试补遗《临平记》,游览临平山水。
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19名赐进士出身。
当时曾国藩是阅卷官,俞樾试帖诗的头一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得到曾国藩的大加赏识,认为咏落花而无衰瑟之意。
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咸丰五年(1855年)任河南学政。
次年因为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
从此不再出仕。
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其弟子有王仁俊、章炳麟、吴昌硕等人。
清光绪元年(1875年),俞樾得友人资助买下苏州一块废地,如曲尺形,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馀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自号曲园居士。
园内有“春在堂”,为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讲学之处。
除了苏州的曲园之外,俞樾在杭州西湖边孤山的西泠印社旁还建有书楼“俞楼”,在家乡浙江德清县南埭村建有一座“四仙桥”。
俞樾在近代日本很受推崇,甚至与李鸿章、曾国藩相提并论。
孙俞陛云光绪二十四年中探花,《清史稿》编撰者之一,文学也有很高造诣。
曾孙俞平伯,现代学者,红学家。
族人俞恒润、俞恒泽、俞奎垣皆进士。
光绪32年(1906年)秋末,俞樾在受当时江苏巡抚陈夔龙所托书写并雕刻《枫桥夜泊》诗碑,现位于南京总统府煦园东长廊南端小亭,及苏州寒山寺。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嗣元(1822年2月4日—1858年),字元之,号春甫,行四,四川重庆府江津县人,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四川举人,道光三十年庚戌科进士,官刑部主事。
分发云南,捐升知府试用同知,咸丰八年阵亡于云南回变。
曾国藩赏识,有诗〈赠李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82 【介绍】: 清广东丰顺人,字禹生,又作雨生。
自廪贡生捐教谕。
咸丰初年,任江西万安知县,旋入曾国藩幕府。
同治初年助曾国藩、李鸿章筹办机器局,任苏松太道办理洋务兼任江南制造总局总办。
光绪初年官至福建巡抚,主持福州船政局,旋兼理总理衙门大臣。
抚闽时福州大水,济灾民数十万;又按乌石山教案,据理令徙教堂城外。
好藏书,精校勘。
有《持静斋书目》、《抚吴公牍》。
全台诗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别字雨生,一作禹生,又作禹笙。广东丰顺人。咸丰初,太平军入闽越,以廪贡生出办乡团,因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同治初,李鸿章调主上海机器局。历任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巡抚。同治七年(1868)建议设立轮船水师,将沿海分为北洋(天津)、中洋(吴淞口)、南洋三个军区,其中南洋军区即以台湾为基地。同治十三年(1874),被起用为船政大臣,后担任福建巡抚。任中提出多项铁路、电线等现代化建设计画,可惜后来因经费不足而未能实行。担任福建巡抚时,曾驻台五个月(1876年底~1877),在台期间,整饬吏治,绥抚生番,并鼓励内地居民来台开垦。在北部试行茶业栽种,鼓励开采煤铁及石油,完成台湾府城到安平与旗后间的电线,为台湾最早的自有电线;又筹画建筑安平到打狗(今台南到高雄)的铁路。曾豁免十馀种苛捐杂税,对台湾贡献颇大。生平雅好藏书,多得宋元旧本,编有《持静斋书目》、《持静斋藏书纪要》。又擅词章之学,著有《百兰山馆诗》、《抚吴公牍》、《牧令书纪要》、《百将图传》等。丁日昌在台诗作仅一题二首,录于《恒春县志》及《百兰山馆古今体诗》。(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1890 【介绍】: 清湖南善化人,原名载福,字厚庵。
幼善骑射。
道光末由行伍补长沙协外委。
咸丰初从曾国藩为水师营官。
身经岳州、田家镇、武汉、九江、安庆、九袱洲等战役,为湘军水师名将。
同治初,官至陕甘总督。
六年,引疾归。
光绪间一度再起,赴台湾与刘铭传同御法军。
卒谥勇悫。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八
杨岳斌,原名载福,字厚庵,善化籍乾州人。官至陕甘总督,太子少保衔、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赠太子太保,谥勇悫。有《杨勇悫公遗集》。
全台诗
杨岳斌(1822~1890),原名载福,字厚庵,清湖南善化人。行伍出身,因军功累升至湖北陨阳镇总兵。同治三年(1864)五月任陕甘总督。光绪十年(1884)法越战役,法军藉机佔领基隆港,杨氏奉旨来台襄助刘铭传;次年(1885)二月,率师从泉州潜渡,登陆卑南;三月移防至台湾府布署。九月战争结束,旋回籍,不再仕进。卒赐谥「勇悫」。后人辑有《杨勇悫公奏议》传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901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少荃,晚号仪叟。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
授编修。
咸丰三年,回籍从军。
曾国藩于江西。
同治元年,受国藩命编淮军,任江苏巡抚。
与戈登“常胜军”合力抵抗太平军,复占苏、常、嘉、湖。
封一等肃毅伯,署两江总督。
五年,任钦差大臣,镇压东、西捻军。
九年,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授文华殿、武英殿大学士。
于南方创设上海广方言馆、金陵机器局、上海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等。
又与曾国藩建江南制造局。
于北方则开办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津榆铁路等。
以“自强”、“求富”为号召,为洋务派首脑。
又创建北洋海军。
外交以妥协求和为宗旨。
中法战争乘胜求和;中日战争力求避战,招致败绩,分别签署《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
光绪二十二年签署《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我国东北建筑铁路。
八国联军之役,以全权大臣与奕劻共同签署《辛丑和约》。
皆为贬损中国权益之不平等条约。
卒谥文忠。
有《李文忠公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九
李鸿章,字少荃,晚号仪叟,合肥人。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封一等肃毅伯。赠太傅,进一等侯,谥文忠。有《李文忠公遗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鸿章(1823~1901) 晚清官员。
本名章铜,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晚号仪叟,别号省心,世称“李中堂”。
安徽合肥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卒赠太傅,封一等肃毅侯,谥文忠。
为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有《李文忠公全集》。
同治八年(1869)正月,李鸿章出任湖广总督,曾两度为黄鹤楼题联,分别有“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和“英雄豪杰,当有共斯楼齐名”之语。
维基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训名章铜,字少荃、子黻、渐甫,号仪叟、省心,谥文忠,人称李中堂「大学士」俗称中堂。
、李傅相李鸿章有「大学士」、「太子太傅」衔,被尊称为「傅相」。。
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近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淮军创始人兼最高领袖。
为另一重臣曾国藩的弟子。
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李鸿章历经讨伐太平军、平定捻军、洋务运动、清法战争、甲午战争及义和团运动,是清朝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李鸿章被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有着灵巧的外交手腕,与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李鸿章曾获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
他的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1876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字宝生。
道光二十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督办江南团练大臣,又乞请曾国藩派兵保上海,然后规复苏常。
光绪间官至刑部尚书。
卒谥文恪。
有《孔庙祀典考》、《古文辞》、《奏议》。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九
庞钟璐,字宝生,常熟人。道光丁未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谥文恪。有《瀛洲鸿雪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4 【介绍】: 清四川开县人,字雨亭。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历任安徽英山等县知县。
咸丰间,充曾国藩部营务处。
同治间,管江北厘金总局,官至两江总督。
同治十二年,以日本拘衅,增筑沿江炮台,以固江防。
后屡疏谏修圆明园,建议开矿、联络海外侨民、选派驻外使臣等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890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字沅甫,号叔纯。
曾国藩弟。
咸丰二年优贡。
六年,率湘军随兄作战。
十一年,破安庆。
同治三年,陷天京,纵兵焚掠。
封一等伯爵。
后历任湖北、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调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
卒谥忠襄。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八
曾国荃,字沅浦,湘乡人。咸丰壬子优贡,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太保,封一等威毅伯。谥忠襄。有《曾忠襄公遗集》。
共 1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