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骏声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黄鹄矶当江夏口,黄鹄楼因山得名⑧。
半空不起尘埃障,千里光闻风雨声。
老树毗留知过客⑨,白龙幻化集廛氓⑩。
古今共宝崔郎句⑾,独信纷纷驾鹤真⑿。
【校注】 (1)际:至,接近。《汉书·严助传》:“称三代至盛,际天接地,人迹所及,咸尽宾服。” (2)刚风:高处的风,劲风。《抱朴子》:“去地四千里,风力猛壮,有刚风世界。”苏轼《紫团参寄王定国》:“刚风披草木,真气入苕颖。”也作“罡风”。朱熹《理气》:“问天有形质否,曰,只是个旋风,下软上坚,道家谓之刚风,即罡风。” (3)地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跻:升。 (4)畛陌:田间的道路。《诗·周颂·载芟》:“千耦其耘,徂隰阻畛。”疏:“畛,谓地畔之径路也。”《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张守节正义:“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5)盱望:张目而望。盱通“吁”。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6)冯夷:河神名。《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陆德明释文:“河伯,姓冯名夷,一名冰夷,一名冯迟。” (7)孤臣:失势无援之臣。柳宗元《入黄溪闻猿》:“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8)鹄:同“鹤”。 (9)老树句:典出《佛本行经》“佛于舍婆城,于其中间有一大树,名尸奢波,其树阴下多有一切诸婆罗门止息其下。诸婆罗门遥见阿难来,欲到边,各相告言:‘汝辈当知,此是沙门瞿昙弟子,于诸聪明多闻之中最第一者。’作是语已,阿难便至。白言:‘仁者今请观此树合有几叶?’尔时阿难观其树已,而报彼言,东枝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如是南枝、西枝、北枝,皆言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遂即舍去。尔时彼诸婆罗门辈,阿难去后,取百数叶隐藏一边。阿难回已,诸婆罗门于是复问。……尔时阿难仰观树已,即知婆罗门等所摘藏叶若干百数,彼即报彼婆罗门言:……作是语已,即便过去。”过客即指此。老树当指黄鹤楼前老枣树。毗留,即剥落,毗与“剥”通。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毗,假借为剥。”剥落,指树叶剥落。《尔雅·释诂》:“毗刘,暴乐也。” 陆德明释文:“毗音剥,乐音洛。”邢炳疏:“木枝叶稀疏不均为暴乐。” (10)白龙幻化:《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按,明代武昌府治内旧有白龙泉。廛氓:市内居民。《荀子·王制》:“顺州里,定廛宅。”杨倞注:“廛谓市内百姓之居,宅谓邑内居也。” 《孟子·滕文公上》:“(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此句谓江汉乃鱼龙幻化之处,今已聚居为市肆。 (11)崔郎句:指崔颢《黄鹤楼》诗。 (12)驾鹤真:驾鹤仙人。 首篇登高望远,抒发宦途漂泊、孤臣肠断之情;次篇叙黄鹤楼一带的变迁,流露了仙游世外之思。
孤舟夜向江头泊,月明何处寻黄鹤。
万里云霄一奋飞,六翮翩然入寥廓①。
江水粼粼石凿凿②,鹤去人来影联络。
凤山先生济世才③,也曾放鹤登仙阁④。
棨戟光摇黄鹄峰⑤,文章色映骊龙宫⑥。
三湘月浸冰壶莹⑦,五岭云开节制通⑧。
封豕长蛇逞余毒⑨,虎头豸角生雄风⑩。
出车于牧亲吊伐⑾,垂髫戴白迎儿翁⑿。
弊书前后罗群彦⒀,整顿乾坤思过半⒁。
桓桓元老时鹰扬⒂,烈烈貔貅若飞翰⒃。
雷轰电掣南征日⒄,召公、休父两惊见⒅。
先谋夺人剑倚天⒆,长鲸授首狐革面⒇。
纤云不动微波晏21,泼眼湖光明素练22。
黄鹤之歌且休按23,请依周《雅》歌《江汉》24。
【校注】 (1)六翮:健羽。《韩诗外传》六:“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 (2)凿凿:明晰可见。《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3)凤山先生:指秦金。 (4)也曾句:谓秦金也曾驾鹤登临鹤楼,喻巡抚湖广。 (5)棨戟:古代大员出行的仪仗。以木为戟,涂以红黑色油漆,或以缯帛为戟套。《古今注·舆服》:“棨戟,殳之遗象也。《诗》所谓‘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殳,前驱之器也,以木为之。后世滋伪,无复典刑,以赤油韬之,亦谓之油戟,亦谓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驱。” (6)文章:指车服旌旗等出行仪仗。《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杜预注:“车服旌旗也。”酾龙宫:谓江中龙宫。骊龙,黑色之龙。以上二句谓秦金巡抚湖广时仪从之盛。 (7)三湘:指湖南。冰壶莹:喻为政清明。《宋史·李侗传》:“邓迪谓其人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 (8)五岭:泛指两广之地。节制:指挥管辖之意。湖广行省包括湖南道,南与两广接壤,以上两句赞秦金巡抚湖广声威所及。 (9)封豕长蛇:喻元凶首恶。《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 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封,大。此处喻民变首领。 (10)虎头句:指秦金。虎头,喻公侯之相。《后汉书·班超传》谓超燕颔虎头,“此万户侯之相也。”豸角,獬豸之角。古以为神羊,其角能别曲直,故御史亦称豸史。生雄风,陆云《南征赋》:“猛将起而虎啸,商飙肃其来应。” (11)出车句:出车于牧,谓奉命征讨。《诗·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牧矣。”牧,郊野,指战场。吊伐,吊民伐罪,即安抚百姓,讨伐有罪。此句指秦金用兵平定民变。 (12)垂髫戴白:垂髫,垂发,指儿童;戴白,白发,指老人。《后汉书·邓禹传》:“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李贤注:“垂发,童幼也。戴白,父老也。”儿翁:为民父母之意。 (13)弊书:即币书,征讨时缴获的币帛文书。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弊,假借为币。”罗群彦:谓秦金麾下俊彦甚多。 (14)整顿句:秦金历官河南、山东、湖广,屡次用兵,故有是语。 (15)桓桓:《诗·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毛传:“桓桓,威武貌。”鹰扬:谓勇武如雄鹰飞翔,古指将帅。《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 (16)烈烈:《诗·小雅·黍苗》云:“烈烈征师,召伯成之。”郑玄笺:“烈烈,威武貌。”貔貅:猛兽名,喻勇猛之师。飞翰:飞鸟,喻行军迅速。陆机《拟西北有高楼》:“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17)南征:指秦金于正德九年巡抚湖广。 (18)召公:名奭,姬姓。周文王时,食邑于召,故称召公或召伯。休父:即程伯休父,周代诸侯。程伯为封爵,休父乃字。《诗·大雅·常武》:“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召公、休父为周室大臣,有德政于民,故以喻秦金。 (19)先谋夺人:谓运筹帷喔于敌之先,故能克敌制胜。剑倚天:倚天长剑。 (20)长鲸:喻首恶。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戮封豕而斩长鲸,雄图不测。”授首:斩首。狐革面:狐,喻小人。革面,改过。《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此句当指秦金平定湖广之事。 (21)晏:平静。 (22)泼眼句:谓湖光水色,涌入眼帘。 (23)按:按歌,倚调合节而歌。 (24)请依句:《诗·大雅》有《江汉》篇,颂周宣王命召公平淮南之夷。此句赞秦金用兵湖广,平定民变。 作者与秦金是同乡,当亦为其僚属,故诗中对秦金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明史》载,秦金参政河南、山东,曾破赵燧等众,并于乱后安抚百姓。特别是正德九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先后招降贺璋、罗大洪部,讨平桂阳,“斩首二千余级”,受到朝廷嘉奖。作者对秦金的宦绩,大加赞颂,甚至誉为召公、休父再生。诗中写了秦金湖广用兵及其胜利,当作于正德九年以后,秦金被召入京之前。
谢面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丰年自古说来牟(来牟:古时大小麦的统称。朱骏声则认为往来的来,原来是「麦」;菽麦的「麦」,原来是来。以后相互掉换,沿用至今。),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面本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面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⑴ 本饦:亦作馎饦,一种煮熟的面食。亦名汤饼。
⑵ 阿育王:一作阿输迦,意译无忧王;一称天爱喜见王,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前二六八——前二三二〗旋陀罗笈多之孙,在位期间,除半岛南端外统一印度全境,最古代印度史上最强盛时期。
寄怀陈允倩兼致申伯子凫盟 明末清初 · 赵湛
五言律诗
春帆初把臂(春帆,芝麓公斋名也,予与允倩定交于此。),道气百年存。
曾约逢申子,相招入蓟门。
萍踪同汗漫,蕉影乱朝昏。
归棹由漳上,无忘处士村。
八骏图诗(814年) 中唐 · 元稹
良马无世无之,然而终不得与八骏并名,何也?吾闻八骏日行三万里,夫车行三万里而无毁轮毁辕之患(毁辕:蜀本、杨本、董本、马本、全诗作“坏辕”,似是。),盖神车也(也:类苑作“者”。卢校:“宋本脱也字,有一者字。文弨案:下云三神,而各本止有神车、神人二神而已。详序与诗,并是三神,当有御者一段,而宋本亦脱去,今窃为补之云:御者日行三万里,而无绝靷委辔之患,盖神御也。乘者日行三万里,而无丧精褫魄之患,亦神人也。共增二十一字,去一之字。”)。行三万里而无丧精褫魄之患(褫魄:丧失胆魄。褫,《字汇·衣部》:“褫,夺也,解也,脱也。”),亦神之人也。无是三神而得是八马,乃破车掣御踬人之乘也(踬:跌倒。《六书故·人九》:“踬,行有罥戾失足也。”),世焉用之?今夫画古者,画马而不画车驭,不画所以乘马者,是不知夫古者也,予因作诗以辩之(辩:通“辨”,分别。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辩,叚借为辨。”)
引用典故:王良
穆满志空阔,将行九州野。
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
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
朝辞扶桑底(扶桑:见卷2《谕宝二首》注。),暮宿昆崙下(昆崙:见本卷《竞渡》注。)
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
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一作浮)云赭
华辀本修密,翠盖尚妍冶(翠盖:饰以翠鸟羽毛之车盖。)
御者挽不移,乘者寐不假。
车无轮扁斲,辔无王良
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
⑴ 穆满:即周穆王,姬姓名满,周昭王之子。
⑵ 龙种:骏马。《魏书·吐谷浑传》:“青海周回千馀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
⑶ “汗染”句:《汉书·武帝纪》:“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赭,赤褐色。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赭,黄色之多赤者。”
⑷ 华辀:刻画华彩之车辕,此借指车乘。
⑸ 挽:原作“腕”,据蜀本、卢本改。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车部》:“挽,引车曰挽,引申之凡引皆曰挽……俗作挽。”
⑹ 轮扁:名扁,春秋时齐国著名造车工匠。《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⑺ 王良:春秋时著名善驾车之人。《淮南子·览冥训》:“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匀,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乐进,驰骛若灭。”高诱注:“王良,晋大夫邮无恤子良也,所谓御良也。一名孙无政,为赵简子御,死而托精于天驷星。天文有王良星是也。”
遣春十首 其九 (811年) 中唐 · 元稹
花阴莎草长,藉莎闲自酌(藉莎:以莎草为垫而坐于其上。)
坐看莺斗枝,轻花满尊杓。
葛巾竹稍挂(葛巾,用葛布制成之头巾,形如帕而横者,尊卑皆服。参卷5《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注。稍,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稍,按此字常训禾末。”),书卷琴上阁(阁:置放。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阁,凡止而不动皆谓之阁。”)
沽酒过此生,狂歌眼前乐。
⑴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地下有葡萄茎与膨大块茎,俗称香附子,可入药,多生于湿地。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沈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祗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一作有)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天之垂:犹天涯。垂,边缘,后作陲。《说文·土部》:“垂,远边也。”朱骏声通训定声:“书传皆以陲为之。”)
⑴ “翻侍”句,谓在朝中任左拾遗。白玉墀:宫殿前之白石台阶。
⑵ 芸香侣:指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元白二人同校书秘省。芸香,花叶香气浓郁,可用之驱蠹书之虫,故以之称富于藏书之秘书省。
⑶ 多:赞赏,赞同。岁寒意:环境改变而能保持旧有节操之意。《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阳城驿(810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不事周 无儿悲邓攸 改词曹 鸟哭杨震
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
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与曾闵
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
一夕不相见,若怀三岁忧。
遂誓不婚娶,没齿同衾裯。
妹夫死他县,遗骨无人收。
公令季弟往,公与仲弟留。
相别竟不得,三人同远游。
共负他乡骨,归来藏故丘。
栖迟居夏邑,邑人无苟媮
里中竞长短,来问劣与优。
官刑一朝耻,公短终身羞
公亦不遗布,人自不盗牛
问公何能(一作德)尔,忠信先自修。
发言当道理,不顾党与雠。
声香渐翕习,冠盖若云浮
少者从公学,老者从公游。
往来相告报,县尹与公侯。
名落公卿口,涌如波荐(一作数万)
天子得闻之,书下再三求。
书中愿一见,不异旱地(一作呈天)虬。
何以持为聘,束帛琳球
何以持为御,驷马驾安辀
公方伯夷(一作云自挺)操,事殷不事周
我实唐士庶,食唐之田畴
我闻天子忆,安敢专自由。
来为谏大夫,朝夕侍冕旒
希夷惇薄俗,密勿献良筹
神医不言术,人瘼曾暗瘳
月请谏官俸,诸弟相对谋。
皆曰亲戚外,酒散目前愁。
公云不有尔,安得此嘉猷。
施馀尽酤酒,客来相献酬。
日旰不谋食,春深仍敝裘。
人心良戚戚,我乐独由由(一作油油)
贞元岁云暮,朝有曲如钩。
风波势奔蹙,日月光绸缪。
齿牙属为猾,禾黍暗生蟊(21)
岂无司言者(22),肉食吞其喉。
岂无司搏者(23),利柄扼其(一作如)(24)
鼻复势气塞,不得辩薰莸(辩:通“辨”,分别。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辩,叚借为辨。”薰莸:香草与臭草,比喻善与恶。《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薰,香草;莸,臭草。”)
公虽未显谏,惴惴如患瘤。
飞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炎炎日将炽,积燎无人抽(燎:见卷1《赛神》注。)
公乃帅其属,决谏同报仇。
延英殿门外(25),叩閤仍叩头。
且曰事不止,臣谏誓不休。
上知不可遏,命以美语酬。
降官司成署(26),俾之为赘疣。
奸心不快活,击刺砺戈矛。
终为道州去,天道竟悠悠。
遂令不言者,反以言为尤(27)
喉舌坐成木(28),鹰鹯化为鸠(29)
避权如避虎,冠豸如冠猴(30)
平生附我者,诗人称好逑(31)
私来一执手,恐若坠诸沟。
送我不出户,决我不回眸(32)
唯有太学生,各具粮与糇(33)
咸言公去矣,我亦去荒陬。
公与诸生别,步步驻行驺
有生不可诀,行行过闽瓯(34)
为师得如此,得为贤者不。
道州闻公来,鼓舞歌且讴。
昔公居夏邑,狎人如狎鸥。
况自为刺史,岂复援鼓桴(35)
滋章一时罢,教化天下遒。
炎瘴不得老,英华忽已秋。
鸟哭杨震(36)无儿悲邓攸(37)
唯馀门弟子,列树松与楸。
今来过此驿,若吊汨罗洲(38)
(一作祠)曹讳羊祜(39),此驿何不侔。
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
此名有深意,蔽贤天所尤。
吾闻玄元教(40),日月冥九幽(九幽:极深暗之处,即九泉之下。)
幽阴蔽翳者,永为幽翳(一作阴)(41)
⑴ 阳道州:指阳城。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元和郡县图志·道州》:“秦属长沙郡……贞观八年改为道州。”
⑵ 曾、闵:曾参、闵损之并称。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事亲至孝闻。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少为继母所苦,冬月衣芦花。其父知之,欲出继母,损劝阻之。孔子曾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事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⑶ 孤:父母双亡。《管子·轻重》:“民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
⑷ “栖迟”句:《新唐书·阳城传》:“徙陕州夏县,世为宦族。”《元和郡县图志·陕州》:“夏县,望,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安邑县地……后魏孝文帝十八年改为夏县,因夏禹所都为名……乾元三年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
⑸ 里: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始自周代,其制不一。唐时以百户为里。《旧唐书·食货上》:“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⑹ 公短:被阳城认为错误,或被阳城批评。
⑺ “公亦”二句:《后汉书·独行传》载,太原王烈以义行称名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乞不令王彦方(烈之字)知之。”烈闻,使遗布一端以激之。
⑻ 翕习:《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釽摫兼呈,亦以财雄,翕习边城。”吕延济注:“翕习,威盛貌。”
⑼ 冠盖:指官员之冠服与车乘。冠,礼帽。盖,车盖。此指仕宦荣显。
⑽ 波荐:原作“数万”,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⑾ 束帛:捆为一束之五匹帛,古代作为聘问、馈赠之礼物。《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汉郑玄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贾公彦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藉: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之垫物。琳球:参卷1《桐花》注。
⑿ 驷马:驾一车之四马。驷马高车为尊贵者之所乘。辀:小车上之独辕,此泛指可坐乘之小车。此类车供年长官高德隆者乘用,属特殊礼遇。
⒀ “公方”二句:方伯夷,原作“云自挺”,据蜀本、卢本、全诗、钱校改。伯夷,商孤竹君之长子,名允,后投西伯。西伯死,武王伐纣,其与叔齐叩马而谏。纣亡,二人逃入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事详《史记·伯夷列传》。
⒁ 谏大夫:即谏议大夫,正四品下,掌谏诤议论,侍从顾问,为清望之官。
⒂ 冕旒:古代天子及士大夫以上之礼冠,顶有冕版称延,前有下垂之玉串称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后专指皇帝之冠,此借指皇帝。
⒃ 希夷: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惇:劝勉。
⒄ 密勿:机密。清杭世骏《订讹类编》卷一《密勿》:“(《金壶二集》)又云:刘向传注:密勿,犹黾勉也。班固《典引》:前圣皋、夔、衡、旦,密勿之辅。注:密勿,犹黾勉也。《汉书》引诗:黾勉从事,改作密勿从事。……后人沿袭,遂作秘密解矣。”
⒅ 瘳:病愈。《说文·疒部》:“瘳,疾愈也。”徐锴系传:“忽愈若抽去之也。”
⒆ 旰:原作“旴”,据蜀本、杨本、类苑、全诗改。《说文·日部》:“旰,晚也。”
⒇ “齿牙”句:《国语·晋语一》:“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戎夏交捽。”韦昭注:“猾,弄也……骨在口中,齿牙弄之,以象谗口之为害也。”又,“若跨其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不从?”
(21) 蟊:吃苗根之害虫。《尔雅·释虫》:“食根,蟊。”
(22) 司言者:指谏议大夫等司谏诤之官吏。
(23) 司搏者:指御史台等属官。司搏,伺机捕捉。《周礼·秋官·士师》:“以比追胥之事。”汉郑玄注:“胥,读如宿偦之偦。偦,谓司搏盗贼也。”孙诒让正义:“司搏,与‘伺捕’同。汉人多以‘司’为‘伺’,以‘搏’为‘捕’,《小司徒》注作‘伺捕’。”
(24) 其:原作“如”,据全诗、文粹、钱校及前文改。韝:同“鞲”,革制臂套,射箭、架鹰时套在左臂或套于两臂,束衣袖以便操作,妇女时亦用作装饰。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诗之一:“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仇兆鳌注:“鞲,捍臂也,以皮为之。”
(25) 延英殿:唐代宫殿名,在延英门内。《唐六典·尚书·工部》:“(大明宫)宣政(殿)之左曰东上閤,右曰西上閤,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右曰含象殿。”
(26) 司成署:国子监之别称。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咸亨元年复旧。《新唐书·阳城传》:“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坐是下迁国子司业。”
(27) 尤:通尤,过失,罪过。《说文·言部》:“尤,罪也。”
(28) “喉舌”句:谓讽谏者存避祸之心,闭口不言,有如木偶。
(29) “鹰鹯”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鹰鹯,比喻忠勇之士,而化为鸠,则变为无所作为之懦夫矣。
(30) “冠豸”句:冠豸,即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服。冠猴,沐猴而冠之略,谓猴戴人冠,徒具人形,而无其实。比喻徒居其位而不谋其政者。
(31) “诗人”句:谓视之为同类、知己。《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2) 决:通诀,告别。《史记·外戚世家》:“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司马贞索隐:“决者,别也。”
(33) 粮与糇:食粮,乾粮。糇,乾粮。《广韵·侯韵》:“糇,乾食。”
(34) 闽瓯:闽,古种族名,生活于今浙江省南部与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瓯,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温州一带,后为温州之别称。
(35) “岂得”句:谓阳城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教化为先。鼓桴:鼓槌。
(36) “有鸟”句: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震年五十始仕于州郡,官至司徒、太尉,终以忠遭忌,免官自尽。传说震死时有大鸟飞临丧典,悲鸣落泪。事详《后汉书·杨震传》。
(37) “无儿”句: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南逃江南,步行,担其子及侄,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嗣。时人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事详《晋书·良吏传·邓攸》。
(38) 汨罗洲:在今湖南汨罗市。《元和郡县图志·岳州·湘阴县》:“汨水,东北自洪州建昌县流入,西经玉笥山,又西经罗国故城为屈潭,即屈原怀沙自沉之所,又西流入于湘水。”
(39) “辞曹”句:辞,原作“祠”,据卢本、《晋书·羊祜传》及白居易《和阳城驿》改。羊祜镇荆州,抚士卒,惠百姓,且立身清俭,家无馀财。祜卒,襄阳百姓为之立碑建庙。荆人尊之,避其名讳,屋室皆以门为称,户曹改为辞曹。事详《晋书·羊祜传》。阳城在道州,有惠于百姓,百姓感戴,以“阳”名其子。
(40) 玄元教:即道教。唐初追崇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道教以老子为教祖,故云。
(41) “幽阴”二句:谓蔽贤者,将永沉日月照临不到之深渊,世世为幽界之囚徒。阴,全诗、文粹、钱校作“翳”。
赛神 中唐 · 元稹
楚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
事妖结妖社,不问疏与亲。
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
家家不敛穫,赛妖无富贫。
杀牛贳官酒,椎鼓集顽民
喧阗里闾隘,凶酗日夜频。
岁暮雪霜至,稻珠随陇湮。
吏来官税迫,求质倍称缗(“求质”句:意谓以加倍之钱作抵押。质:典当,抵押。《说文·贝部》:“质,以物相赘。”朱骏声通训定声:“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缗:成串之铜钱,一千文为一缗。此泛指钱。)
贫者日消铄,富亦无仓囷
不谓事神苦,自言诚不真。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屯。
未可一朝去,俾之为等伦。
粗许存习俗,不得呼党人。
但许一日泽,不得月与旬。
吾闻国侨理,三年名乃振。
巫风燎原久,未必怜徙薪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政仁。
此事四邻有,亦欲闻四邻。
⑴ “楚俗”二句:《汉书·地理志下》(卷二八下):“楚地……信巫鬼,重淫祀。”不事事:不处理事务,即不务正业。
⑵ 贳:赊欠。《说文·贝部》:“贳,贷也。”
⑶ 椎:捶击之器具。椎,通槌。《集韵·脂韵》:“椎,通作槌。”
⑷ 仓囷:贮藏粮食之仓库,方形曰仓,圆形曰囷。
⑸ 国侨:春秋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穆公之孙,其父公子发,字子国,遂以父字为氏,称国侨焉。侨当政四十馀年,晋楚不敢加兵,郑以之安。事详《史记·郑世家》。
⑹ 徙薪:《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悟而请之。”
昔闻兹楼峻,飞甍丽城阇②。
仙事久芜绝,江流空自纡③。
旁瞩俯汉沔④,周览辨荆巫⑤。
浩汗积气中⑥,恍若泠虚无⑦。
想像临眺美,惟应人境殊⑧。
徐侯卓才杰⑨,讼平多叹誉。
于焉葺颓圮⑩,百栱矜扶疏⑾。
欲畅万古欢,邀我以游娱。
逶迤路修迥,恨无双飞凫⑿。
矫首白云外⒀,遥心落天隅⒁。
【校注】 (1)徐子舆按察:徐子舆,即明代徐中行(?—1578),曾任湖广佥事。原作“子与”,误。 (2)飞甍:见《将适郢城三司诸公饮饯余于黄鹤楼作》注(5)。丽:连接。城阇:城门上的望台。《尔雅·释宫》:“阇谓之台。”此处指古夏口城,城西南角即黄鹤楼。 (3)纡:萦绕。 (4)汉沔:汉水通称沔水,于古夏口(今武汉市)入江后,亦称夏口以下的长江为沔水。黄鹤楼西临汉水长江汇合处,故统称汉沔。 (5)荆巫:荆山与巫山。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汉水西岸。巫山,在重庆湖北边境,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6)浩汗:亦作“浩瀚”,江水宽广无涯。此处指自然景物气势壮阔。气中:犹胸中。 (7)泠:原作“冷”,误。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泠,假借为零。”坠入。虚无:太空,虚空之境。《汉书·司马相如传》:“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有而独存。” (8)人境殊:作者以布衣隐遁山林,自处于人境之外,故有此语。 (9)徐侯:徐中行当以湖广按察使司佥事分司武昌道,掌管一方,故尊称为侯。 (10)于焉:于此。颓圮:指黄鹤楼颓坏坍塌的旧址。 (11)百栱:言黄鹤楼中斗栱众多。王僧孺《中寺碑》:“万楹百栱,合沓相持。” 矜:庄严地。扶疏:分布其间。 (12)双飞凫:凫,野鸭。《后汉书·王乔传》:“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 从东南飞来。于是候 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 (13)矫首:举首。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