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丕煜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① 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余又从诸罗县志得台湾杂咏十首」,实际只录八首。
酿蜜波罗摘露香,倾来椰酒白于浆。
相逢岐路无他赠,手捧槟榔劝客尝(此诗又载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李丕煜《凤山县志》、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编者按: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录为劳之辨之作。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注云:「此首亦见劳之辨〈台阳杂咏〉。」)。(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赠」,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语」。
① 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余又从诸罗县志得台湾杂咏十首」,实际只录八首。
燕婉相期奏口琴,宫商谐处结同心。
虽然不辨求凰曲,也有泠泠太古音(此诗又载周钟瑄《诸罗县志》〈艺文〉、李丕煜《凤山县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编者按:《重修凤山县志》题作〈番俗〉)。(施懿琳编校)
海畔孤城落日昏,水天无际欲销魂。
云拖两脚鲲身岛,风送潮头鹿耳门。
堪笑霸图归幻梦,独留遗迹吊寒暄。
纡回磴路谁过问,止有萋萋细草(吴福助编校)
⑴ 编者按:「海畔」,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作「海上」。
⑵ 编者按:「两脚」,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作「雨脚」。
⑶ 编者按:「吊」,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作「引」。
⑷ 编者按:「细草」,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作「碧草」。
凤山多翠色,阴雨渐侵晨。
雷奋翻龙角,波清跃锦鳞。
禾苗皆献瑞,草木亦生春。
知是圣泽远,衢歌遍海滨(吴福助编校)
闻道山中有白金,百年遗迹却难寻。
山中寂寂金无语,惟有哀猿泣茂林。
哀猿鸣狖两为伍,怪石巉岩如吼虎。
破址颓垣今尚存,埋金侠(编者按:「侠」,李丕煜《凤山县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作「狭」,误。)女终尘土。
茫茫不见埋金人,白云来往埋金坞。
须臾山上有樵来,一担枯株一柄斧。
告我曾知埋金事,笑指青山为钱虏。
韬光敛晦已多年,有时隐现若将睹。
伊昔樵夫有奇缘,采樵日暮却忘还。
山中竟遇埋金女,绣阁妆楼在目前。
巍峨不类人间屋,置酒张灯肆绮筵。
舞剑双鬟来劝饮,奉金为寿醉瞑然。
罗帏翠被三更梦,冷露阴风一夜眠。
醒来只在荒林下,何处山中有人烟。
挑得白金一担归,欲寻旧迹似登天
依稀如入桃源去,渔父樵夫可并传。
世人多为樵夫误,欲觅白金不知路。
我闻此语为谬传,问却青山不能吐(许俊雅编校)
⑴ 编者按:「狖」,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秋」。
⑵ 编者按:「籹」,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作「敉」,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妆」。
⑶ 编者按: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无「挑得白金一担归,欲寻旧迹似登天」二句。
海岛由来是驾鳌,幽阿隐隐结蟠桃。
风过竹树鸾笙远,云挂茅檐鹤驭高。
聚一堂扶世运,文司百代萃仙曹。
丹成九转千年事,此日閒游兴自豪(吴福助编校)
⑴ 编者按:「星」,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作「屋」,误。
① 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山花满插鬓头光,蛮妇蛮童一样妆。
久嚼槟榔牙齿黑,新成曲糵口脂香。
草间察节知风色,日下承暄度岁霜。
独有生男无喜处,女郎求室迓儿郎(此诗又载李丕煜《凤山县志》〈艺文〉)。(吴福助编校)
⑴ 编者按:「糵」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作「蘖」,疑误。
晓来吹角彻苍茫,鹿耳门边(编者按:「边」,李丕煜《凤山县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中」。)几战场。
流毒犹传日本国,偏安空比夜郎王
楼船将帅悬金印,郡县官僚辟草堂。
使者莫嫌风土恶,番儿到处绕车旁(施懿琳编校)
⑴ 作者注:「台地先为倭奴所踞,旋归荷兰,后属郑氏。」
东宁十咏 清 · 高拱乾
七言律诗
① (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其四〖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林钦赐《瀛洲诗集》。编者按:《重修台湾府志》、《重修凤山县志》、《凤山县采访册》题作〈东宁杂咏)〗)
春台广厦衔虚署,校艺监军职滥分。
无力椎牛频飨士,有时倒屣细论文。
平生拙处劳难补,异域愁来酒易醺。
筋力未衰官兴浅,函关西隔万重(编者按:「重」,李丕煜《凤山县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里」。)(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劳」,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勤」。
⑵ 编者按:「兴浅」,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味淡」。
东宁十咏 清 · 高拱乾
七言律诗
① (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其五〖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编者按:《重修台湾府志》、《重修凤山县志》、《凤山县采访册》题作〈东宁杂咏〉。〗)
有怀须学蔺相如,每遇廉颇独(编者按:「独」,李丕煜《凤山县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作「犹」。)让车。
晚圃晴霞秋习射,半窗苦竹午临书。
群公望隔三山杳,圣主明周万里馀。
素志漫言伸未得,忘机直欲混樵渔(施懿琳编校)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