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因培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肠浙江学政李因培即用旧赐原韵(乾隆壬午)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于吴遂迁越,总是善文邦。
以尔能精鉴,庶予赞化厖。
东西浙水一,南北两峰双。
自得江山助,济宜醇与庞。
赐江苏学政李因培再叠旧作韵(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三年满浙政,两任返吴邦。
惟是简英达,将资化驳厖。
要存心一敬,莫诩手无双。
为问罗贤网,可曾获二庞。
① 塔山坝工当潮汐顶冲藉竹篓贮碎石三层拥护坝根昨秋据富勒浑等奏护坝竹篓上中两层现俱露出今自二月后涨沙增长全掩三层竹篓为之稍慰
旧家原有述,熟路不须寻。
世业传来久,国恩受已深。
翰林兹挂籍,书囿勉绳音
重展蔡襄迹,依然悬古针(蔡襄茶录笔意秀劲有晋唐悬针遗法其自记云草木之微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颇能即小见大故庚子题诗有颂不忘规应著眼处之得地尽其材之句即襄自叙意也)
⑴ 海宁陈氏向多为翰林者今乃寥寥庚子临此陈善庆以家藏蔡襄茶录真迹呈进念为陈氏家传墨宝因还之并为题句俾得世守勉绍前声也
咏和阗玉璧(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良质和阗贡,巨材周尺赢。
全含水以润,间(去声)沁土之精(微受土浸)
早厌俗工巧,命为古璧呈。
不教拘肉好,恐惜损瑶琼(此璧径逾周尺而孔祗寸馀不仅肉倍于好因惜其材弗忍去之故不能合考工之制耳)
讵必炎刘始足珍,几千年出玉河滨。
鸥凫久是忘机侣,蓑笠曾非把钓伦。
弗受雕镌存朴古,岂资烧染自玢豳。
史编中问斯人传,不在清河在富春。
题和阗玉龙头龙尾觥(乾隆癸丑)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龙头龙尾觥胥合,产水产山珍略分(和阗玉有山产水产之分产于山者其材多大而间杂石性产于水者材虽较小而体质多光莹兹觥盖仿汉龙头龙尾觥式为之者惟玉有产水产山之不同然皆通体洁曰可珍贵也)
文企趣时愈已辟,事须师古说攸闻。
本身率就囫囵质,通体聊加饕餮纹。
置汉器间浑弗别,不孤追琢玉人勤。
嗟公起炎徼,天荒破完璞。
百驽骇骐麟,万鸟睹鸑鷟。
持衡遍东南,蒐材尽棫朴。
群讶藻缤纷,无奈气雄独。
时峨头上冠,肯画纸尾诺。
土流或遭点,吏牍常苦驳。
率真泯周防,嫉恶类严酷。
世久熟夸毗,谁容献牙角。
遂以阳子刚,坐下邹生狱。
功名虽不终,文采良自足。
风流前辈传,科第后贤续。
毁誉久而平,行义徐可录。
再世寓浮萍,百年等风烛。
易乾主乎刚,夕惕谨无欲。
坤动直以方,柔顺固所勖。
试参过去因,更与将来告。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