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绂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9—1756 【介绍】: 清广西全州人,字石霖,号梅庄。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检讨。雍正四年,任御史,劾田文镜贪虐,忤世宗,遭遣戍。七年,又以注释《大学》不宗程朱,论死,宽免。乾隆时得召还,授湖南粮道,复坐事解任。旋改授驿盐道。有《梅庄遗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八
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全州人。康熙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湖南盐驿道。有《梅庄遗集》。
维基
谢济世(1689年—1755年),字石霖,广西全州龙水镇桥渡村人。
曾任道员、御史。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生。
康熙四十七年,举乡试解元。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检讨。
雍正四年(1726年),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参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营私负国,贪虐不法”,并“列举十罪”,雍正帝敕将奏章掷还,而谢济世还坚持要上疏。
雍正帝发现谢济世所劾与李绂所劾内容完全一致,认为谢济世是受了李绂、蔡珽的指使,命令广西提督、署巡抚事韩良辅调查。
刑部尚书励杜讷问谁是指使者?
他答以“孔孟”。
是年被发往阿尔泰军前效力,讲学著书不辍。
雍正七年(1729年)振武将军、顺承郡王锡保搜查谢济世的居所,因为注疏《学庸》毁谤程朱获罪,且对时政“恣意谤讪”,雍正帝尤愤怒《注》中所云:“拒谏饰非必至拂人之性,骄泰甚矣”,是年十月入狱,狱中“欲自毙,绝粒五日”,但未死成,史称“谢济世注大学案”。
十一月二十七日,同陆生楠绑赴刑场,陆生楠先被斩首,此时刑官问谢济世:“汝见否?
”济世答道:“吾见矣!
”锡保在刑场才宣读圣旨:“谢济世从宽免死,交与顺承王锡保,令当苦差效力赎罪。
”留军前效力。
清高宗即位,召济世回燕京,拜江南御史。
乾隆三年(1738年),授湖南粮道道员。
乾隆八年正月,向湖南巡抚许容当面揭发李澎、樊德贻等两知县劣迹。
许容反向朝廷诬告。
朝廷以户部侍郎阿里衮、孙嘉淦办理此案,补授湖南驿盐长宝道。
乾隆九年(1744年)六月,蒋溥密奏其谬附舆论,最后以老病致仕。
乾隆二十年(1755年)家居十二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4—? 【介绍】: 清浙江乌程人,字崧瞻,号海珊。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举荐博学鸿词,不与试。官至云南嵩明知州。历游豫、楚、滇、黔。诗工咏古,撰《明史杂咏》至四卷。有《海珊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六
严遂成,字崧瞻,号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授知县。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历官嵩明知州。有《明史杂咏》、《海珊诗》。
海珊诗钞·序
壬戌岁,余视学山左,时海珊宰阜城,与余曾同应徵书,邮亭道故,一昔别去,阅十有二年。来吏于滇,蹇伤迟暮,顾益豪于诗,阅《明史杂咏》,知其用世有所未尽,特于诗发之。又手一编以进,则豫、楚、黔游草,余赞之曰:「知人论世,其言有物。于诗为史,于治为谱。信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曩余由滇入觐,得《北上口占》百首,考地理之讹,补古事之阙,雅亦非空言无补。今万里外合海珊若符契,可谓不孤,无俟淯井监弓衣定织梅尧臣《春雪》也,因劝梓之,为弁其端。 乾隆甲戌中元,年眷弟盐城徐铎拜撰。
海珊诗钞·自序
余少为诗,以偏宕相尚,罔识律令。
吾乡姚薏田、同年厉樊榭方负能诗声,雅与余善,而于诗未之许也。
甲寅被荐,居内忧,弗逮赴朝考,顾虚声一时藉甚,思有以禳之。
辛酉夏,量移阜昌,吾师穆堂先生典试江南,止邮亭,余谒见迎,谓曰:「吏亦不易为,知生百无暇,独诗可分余一席,慎毋废。
」余憬然汗下,嗣后收视返听,知功夫有在于诗之外者。
厚其所积,穷其所变,别搆户牖,不屑苟同昔人,迄于今不自知其至犹未也,然我才亦既竭矣。
《后梅花诗》传诵京师,《明史杂咏》人以诗史目之,今裒集十一卷,又补遗二卷,都从零佚中以次改窜,无复前后年地可问。
大参徐南冈先生阅竟,评曰:「君诗必有所为始作,无一字无来历,笔头勾得数十斤起。
」楚中余同麓尝从夏环川太史游,叹为知言,辱参之于竹垞、阮亭二家之间,相劝付梓,惜乎樊榭、薏田蚤下世,无缘重定吾文,此足贻千古知己之憾也。
丁丑试灯日于役宜良,夜宿万寿山僧舍,遂成自记。
明史杂咏
国朝严遂成撰。遂成字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官云南知州。咏史之作,起于班固,承其流者,唐胡曾、周昙皆用近体,明李东阳则用乐府体,遂成此编,赋明一代之事,古体、近体相间,故名曰《杂咏》。严震直一首,力辨史彬《致身录》之诬,虽子孙之词,实则公论。至于刘三吾一首,谓太祖欲立燕王,为三吾所沮,酿靖难之祸,不为无见,至「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王莽篡」句,则谬矣。姚广孝二首,盛推其功,比以萧何、李泌,且有「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句。王越、王骥、王琼三首,谓三人之交结宦侍,乃借其阴助以济国事,非为身家之计,比之郭子仪之俯仰鱼朝恩,持论皆有意抑扬,故翻定案。李梦阳一首,词多诋斥,并有附记曰「北地虽非西涯门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体中选,其馀诸子,多有亲承指授者,皆夺于北地之焰,改辕背之,犹之北地背之也」云云。夫文章公器,各自成家,原非为植党报恩之地,况梦阳与东阳本风马牛不相及,而忽坐以背东阳之罪,尤未免深文锻鍊,踵明末门户之旧论矣。
明史杂咏·序
古者史与诗异体而同用。周世《尚书》,所记不过数十篇,上自文武,下迄春秋之中世,凡王朝得失,列国盛衰,与夫贤士大夫悯俗忧时,草野中士女讴吟言志,其事则具备于诗。迨《黍离》降而雅亡,《閟宫》立而颂亡,《株林》赋而风亦亡,诗亡矣! 诗亡而史亦亡,春秋之所为作。然则诗未亡以前,诗即史也。春秋既作以后,史亦即诗也。自汉氏以来,诗人递起,《文选》所录咏史、咏古、拟古诸篇,何尝不即史为诗?特其以诗为史,可泣可歌,深得三百篇之意,独推工部。又如乐府古题,初皆寔有其事而言其情,后人拟者,亦必稍仿其意,又岂非以史为诗者耶?工部不拟古题而能成乐府,此其所以为诗史也。 曩者词科之役,吾浙荐举,先得十人,皆史才,而海珊先生为举首,海内翕然推之。及临轩召试,而先生顾以艰归里,海内莫不叹其才之奇而不获为史也。乃先生澹然不以介意,频宰剧邑,用儒术饰吏治政事,暇即读书著述以自娱。岁丁卯,余服阙补官,先生遥寄一编,则咏明史古今体也,先生既不获为史,因以其史之具尽发于诗。余读之,欲歌欲泣,其诗即其史也,高者欲攀工部,次亦平视记室诸公,较西涯新乐府何多让焉?先生以余尝校《明史》,索余序,余不得辞,为书古人诗史同用之义以复之。 时乾隆十二年孟秋,年弟天台齐召南拜撰。
维基
严遂成(1694年—?),字崧瞻,号海珊,乌程(现浙江湖州)人。严遂成于康熙年间中举人,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中甲辰科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后任雄州知州。著有《明史杂咏》、《海珊诗钞》等书,《三垂冈》等诗。他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牧及吴锡麒并称“浙西六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5—1755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绍衣,号谢山。乾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借读《永乐大典》,钞难得之书。散馆后以知县用,不就。后曾主蕺山及广东端溪书院讲席。生平钦佩黄宗羲,学问长于史学,对明末忠烈及清初学者事迹,最为留意,所撰《鲒埼亭集》,收此类人士碑、表、传、志极多。又续补黄宗羲《宋元学案》。另有《经史问答》、《勾馀土音》、《汉书地理志稽疑》,并校《水经注》,笺《困学纪闻》,辑《甬上耆旧诗》。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知县。有《鲒埼亭诗集》。
词学图录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室名双韭山房。清鄞县洞桥乡沙港口村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入庶常馆,授翰林院庶吉士。后绝意仕途,家境渐贫,竟至三餐难继。1742年与同县蒋拭之等成立"真率社",赋诗唱和。1748年应聘至绍兴主讲蕺山书院。后因郡守失礼,拂然辞归。贫病继迫,为学益力。1751年往广东主端溪书院讲席,次年因病归里。1754年寓居扬州,病中仍校著不辍,冬返里。次年,子昭德病夭,悲恸至极卒。家人售双韭山房藏书万卷,获银200两始予安葬。墓在南郊王家桥畔。研治宋末及南明史事最精。著《鲒埼亭文集》、《鲒埼亭文集外编》、《鲒埼亭诗集》。以10年功夫续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仅完成约十之三四之《宋元学案》,又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另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尤有功于宁波地方文献,搜求、抄录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志》、《甬上耆旧诗》,编《句余唱和集》,撰《句余土音》等。
维基
全祖望(清末宁波话:,;当代宁波话:,,(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清朝史学家、文学家。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月初五日亥时,全祖望生于鄞县白坛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宫詹公故宅。
其四岁能解《四书》、《五经》,七岁能读《资治通鉴》,人称神童,师从董次欧。
十九岁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京,见当时侍郎方苞。
雍正十年(1732年)中顺天乡试,临川翰林李绂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叹曰:“此深宁、东发后一人也!
”是年八月其妻张氏因难产而死。
雍正十三年(1735年)续娶满洲学士春台之女曹孺人为妻,家贫,典当二万卷书于仁和黄坚仓。
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二岁。
初为庶吉士,不久受权贵排斥,散馆归班,乾隆二年九月回乡,专心著述,授徒为业。
应绍兴太守杜甲之请,任蕺山书院山长,因杜甲傲慢,不久辞去,又主讲过广东高要端溪书院。
为谢山学派创始者,弟子有董秉纯、卢镐、蒋学镛等。
其遗作由董秉纯整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底,全祖望不复能言,日夜作鼾声如睡,七月二日,声渐微,卒年五十一岁。
全祖望既逝,董秉纯、蒋学镛又请杭世骏校订《鲒埼亭集》书稿,并代为作序。
杭世骏的原稿后来不知所终,但董秉纯还保存着副本,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
李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临川人,字巨州。
李绂弟。
雍正二年进士。
辟南园养母,不仕。
乾隆时曾召试鸿博。
有《南园答问》、《南园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2—1756 【介绍】: 清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字俊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老人。雍正间授内务府员外郎,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九江关。乾隆时,监督窑务十余年。奉敕编《陶冶图》,为图二十,各附详说。所造器,世称“唐窑”。工书画诗文,戏曲以《古柏堂传奇》知名。有集。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二
唐英,字俊公,一字叔子,号蜗寄,汉军旗人。
历官内务府员外郎、九江关监督。
有《陶人心语》。
李穆堂曰:“俊公榷两淮,复榷九江,珠山昌水,见之笔墨者为多,读《起蛟行》,见爱国爱民之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 【介绍】: 清江西南昌人,字宇光,号孺庐。
康熙五十二年进士。
乾隆间累官侍讲学士。
通经史,善诗文,与李绂相友善。
有《孺庐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九
万承苍,字宇光,号孺庐,南昌人。康熙癸巳进士,历官侍讲学士。有《孺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