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葆光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杨锡章(1864-1929) 松江人。南社社员。身后门人印其手写词稿名《杨了公先生墨宝》。
人物简介
杨锡章(1864-1929),字几园,又字子文、至文,号了公、蓼功、了王、紫雯、乳燕。
室名藕斋。
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早年中秀才,从地方宿儒杨葆光学诗、古文辞,研究训诂,习书法。
擅长行草书,于苍劲中见秀挺,往往鬻书自给。
著作颇多,不自收拾,仅有《梅花百咏》、《杨了公先生墨宝》及与姚鹓雏合著的《佛学》传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修敏,字定峰,一字耐庵。
姓任氏,丹徒人也。
方九龄,祝发于自然庵,礼玉衡平心为师。
地擅江山之胜,游客登临,日不暇给。
积累既钜,几无可支。
及敏继席,清检旧逋,亏金三千。
遂一意撙节,卒偿所负,更以馀赀,重新宇舍。
临江右岸建观音阁,为文人燕息之所。
又以定慧殿栋,年久荒残,金像露坐,慨然以中兴为己任。
道光庚戌夏,南州彭都转玉雯避地养疴,假居寺寮。
敏偶从谭论,得申其请。
两江制府陆公立夫,输三千金,踰月而轮奂蔚然,更廓旧式。
咸丰庚申,英吉利至天津议和,开五口商岸。
于镇江设领事税务。
时润城犹因发寇戒严,不得设关建署,乃移焦山。
税务司者,已踞松寥阁,麾其主僧出。
领事至自然庵,麾敏曰:“去、去。
”敏若不闻也者。
因复语之曰:“尔不解邪?
”敏曰:“解则解矣,属有所思耳。
吾意中西虽别,国礼无异。
今日可夺吾庵者,他日亦为人夺。
何必自君始邪?
”领事默然,后欲去佛像,亦为敏所折服。
领事知不可夺,立约租为宾主焉。
然西人性乐山水,尤喜高旷。
自海门溯江而上,焦山屹立中流,形若砥柱。
南屏象阜,北带沙州,波谲云诡,旦夕数变。
屡欲购地筑室,以为游息,终以敏一言而寝其事。
故西人虽久寓山中,不得置一椽者,敏之力也。
平昔虔心焚修,寺规整肃,中外钦之。
以同治甲子四月二十七日示寂,塔于城东万寿寺云山。
隙任赐为之传,杨葆光并记其与英人问答,详具山志。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戚饭牛(1877-1938) 名牧,字和卿。
浙江余姚人。
别署牛翁、白头宫监。
清末在上海主编《国魂报》,与奚燕子、吴眉孙等并称"国魂九才子"。
师事杨古酝,与杨了公、陈蝶仙同隶丽则吟社,善诗钟,尝自撰一联云:"举世无非一场离合悲欢梦,平生不用半个昧良造孽钱。
"工书法,以善于摹写《云麾碑》著名。
有《饭牛翁小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