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鸿年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戴兰芬(1781年—1833年),字畹香,号湘圃。
安徽天长龙岗人。
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出身书香门第,“生而岐嶷,颖悟过人”,六岁能赋诗。
十八岁中秀才(廪生),主考汪廷珍惊异之。
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举。
清道光二年(1822年)恩科状元。
授职翰林院修撰。
曾任福建乡试正考官、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陕甘学政,受陕甘总督杨遇春推重。
林鸿年、何冠英、郭柏荫均出其门下。
道光十六年(1836年)奉旨返京,充任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再迁翰林院侍读学士,“一岁三迁”,不久卒。
著有《香祖诗集》、《望湖轩诗赋》。

人物简介

维基
高人鉴,又名仁鉴,号螺舟。
书法家。
高人鉴是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人。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进士第二甲。
1838年,以琉球册封副使身份,随正使林鸿年出使琉球,册封尚育为琉球国中山王。
林鸿年、高人鉴与尚育王游于龙潭,分别书「源远流长」、「飞泉漱玉」献给国王。
后来被刻在石碑上,竖立在瑞泉门旁。
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他在琉球天使馆外的一间屋子里,看见一口暂厝于屋中的棺材,得知是一位客死琉球多年的册封使团参将的灵柩,询问为何不将其带回国安葬,得到「海船忌载柩」的答覆。
高人鉴不顾忌讳,坚持将灵柩带上自己所坐的封舟运回国。
归途中风暴大作,船员请求将灵柩投弃于海。
高人鉴设祭祝告,让船员将自己随同灵柩一同抛入海中。
众惊而劝阻,相持之间,风波乃平。
归国后,曾任衡州知府。
任内,耒阳的杨大鹏因为漕务,纠集数千人叛乱。
高人鉴乘其部署未定发起突袭,斩杀数十人,平定了叛乱。
他也是湘军名将彭玉麟的老师,他收彭为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