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永宁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曹大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麻城人,号无可。
万历间举人。
授浙江新城知县,理滞狱,锄奸恶,以鲠介左迁蜀王府属官。
永宁奢崇明反,大受募死士立战功,擢贵州兵备副使。
(《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二〇九)
王维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洪绪,又字林洪,号林屋山人,又号定定子。
精医,承家学,通内、妇、儿诸科,尤擅长外科。
又善卜。
有《外科證治全生集》、《卜筮正宗》、《永宁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6—1638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懋和。
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苏州知府,历官四川布政使。
天启元年以永宁奢崇明及贵州安邦彦反,加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移镇遵义。
以平乱功,加少保进少师。
著有《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维基
朱燮元(1566年10月26日—1638年5月7日),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一号石芝,行明二十一,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朝政治、军事人物。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浙江乡试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七十一名进士,仕至兵部尚书贵州总督。
任大理寺评事,后任苏州知府。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矿税使太监孙隆在苏州横征暴敛,激起以葛成为首的万余织工群起抗暴。
时朱燮元已升川南道以“兵以御外寇者”为由反对武力镇压,采取劝谕解散。
葛成挺身投案,要求免及他人。
朱燮元又竭力说服上级,不仅免去葛成的死刑,而且不旁及一人。
万历三十五年(1606年)朱燮元以父母年高弃官归里,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5年)才起任陕西按察使。
万历四十六年(1617年)转四川右布政使。
天启元年(1621年)奢安之乱,奢崇明、安邦彦反,朱燮元加兵部侍郎,总督四川及湖广荆、岳、郧、襄、陕西汉中五府军务兼巡抚四川。
朱燮元坚守成都百余日,以石炮破吕公车,又令秦良玉率白杆兵等收复重庆、永宁
天启四年,以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军务,移镇遵义。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安邦彦、奢崇明合兵十万进犯赤水、永宁,朱燮元诱敌深入,又派奇兵“绕其后,急击之,贼大惊溃”,杀奢崇明、安邦彦。
又招抚流亡,修路筑驿,广开屯田,西南遂安。
朱燮元为之进少保,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后加少师、左柱国。
卒于官,年七十三,赠太师,荫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张宪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甘肃狄道人,字仰原。
由武生效力。
三藩乱时,先后从张勇、赵良栋讨叛,入四川,克成都,解永宁围,收复宁越等城,直抵建昌。
官至陕西兴安总兵。
费雅达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0 【介绍】: 清汉军正白旗人。
康熙间为潼关副将。
王辅臣叛后授汉中总兵,署都督佥事,督兵进讨。
以夺武关功,升都督同知。
永宁之役,城陷身死,赠左都督,谥忠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明河南永宁人,字建白。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擢御史,巡按四川。
天启初参预镇压奢崇明叛乱,收复重庆。
崇祯二年,累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从朱燮元平奢崇明、安邦彦。
崇祯五年解任。
后李自成部攻永宁,论抗拒被杀。
维基
张论(1571年—1634年),字建白,号葆一,河南河南府永宁县人。庚子河南乡试三十二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九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进士。兵部观政,四十一年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考选陕西道御史。泰昌元年,巡视西城。天启元年七月巡按四川,进飞石、架木二法以备城守。以平奢安之乱功,候升京堂。天启四年升大理寺左寺丞,六年闰六月,升右通政。寻以朱太淑人艰归。崇祯二年四月,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崇祯七年卒,享年六十四。
王之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680 【介绍】: 清汉军正红旗人。
王世选子。
顺治间袭二等子,进一等,署参领。
康熙间累官江南提督,授镇海将军。
三藩乱起,改福建水师提督,加定海将军,调四川提督,进援永宁
后守城三月,城陷,被执死。
谥忠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象山人,字绣夫。
由岁贡任泗州判官,造济淮桥,筑永宁坝,民德之。
有《寻乐稿》、《纪年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明四川巴县人,字非熊。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天启中,历官詹事,丁忧归。
崇祯三年召拜礼部侍郎。
博学多才,熟谙典故,而性尖刻强狠。
周延儒、温体仁为首辅,皆援以自助。
体仁援尤力,六年冬,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朝野震惊,而言官劾之者多得罪。
后以匿义军陷凤阳奏报罢。
周延儒再为首辅,力请召应熊。
应熊至,延儒已罢。
南明福王立,改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军务。
孙可望破遵义,应熊遁入永宁山中,死于毕节。
维基
王应熊(1589年—1646年),字非熊,号春石,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除补翰林院检讨。
次年,任会试同考官。
历官翰林院修撰、司经局洗马、左春坊左庶子、詹事府少詹事、詹事。
天启六年十一月二十三(1627年1月10日)丁忧归里。
崇祯三年(1630年)拜礼部右侍郎,敢于任事,为人刚狠,屡被弹劾。
崇祯五年(1632年)进左侍郎。
六年冬,廷推阁臣,特旨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由于未经廷推,被给事中章正宸、范淑泰、御史吴履中等人所攻击,王应熊无奈,只好请辞。
王应熊归里后,其弟应熙仗势横于乡里,与同邑乡绅前侍郎倪斯蕙子倪天和互相争斗,天和被告发入狱,倪家失败毁家。
乡人赴京击登闻鼓,起讼应熙居乡不法,凡四百八十事,词连应熊。
诏下抚按勘究。
崇祯十五年冬,应熊被召入京,事情得解。
次年六月赴京,因被首辅陈演所排挤,宿朝房四十日后即被允许归乡。
南明弘光帝时,任王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湘、云、贵军务,应对张献忠。
不久南明灭亡,部下各据州县,拥兵自雄,应熊不能制。
张献忠死后,孙可望、李定国等南走重庆,部将曾英战死。
可望袭破遵义,应熊欲遁入永宁山,隆武二年(1646年)至贵州毕节卫仁怀县土城病逝。
独子王阳禧,死于兵,竟无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云南临安府人。
万历举人。
历忠州判官。
天启元年,永宁将樊龙陷重庆,平表乞师于秦良玉。
参预镇压樊龙、收复重庆等役,累迁贵州布政使。
崇祯四年坐大计不谨落职。
十三年,以杨嗣昌荐,任武昌通判。
嗣昌卒,罢归。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