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藩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秋色怯修蛾。
新凉惹袖罗。
恁欢场、那怪愁魔。
见客依前仍一笑,谁觉得、减双涡。

掁触奈侬何。
匆匆又暂过。
把天涯、如此消磨。
今夜非关沦落恨,平白地、泪痕多。
滞却仙都欲蜕姿。
声声吟不断、助凉飔。
总伤摇落少人知。
斜阳外、凄绝最高枝。

侬鬓况成丝。
闻声还带影、怎禁持。
婆娑残柳共衰迟。
西风里、独立又多时。
①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七月二十八日日记云:“晨寄讯继莲溪,作一词名《翠楼吟》,吟与端午桥争论事也。”又重见宣统三年辛亥八月二十八日日记。
一角钟山,朝朝拄笏,宦(官)情不如归兴。
君恩容卧治,且饶与、皋兰轺乘。
公才须称。
喜六旆红停,皖山青映。
新开府,早秋衙鼓,雁声遥应。
还认。
油幕看人,问故人别后,好风谁赠。
白蘋江上句,料难共、吴兴争胜。
戟门香凝。
有得意诗篇,赏心图帧(㡠)
君知否、楚云楼阁,有人闲凭。
⑴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日记作“更大”。
江郑堂募梓图四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七言绝句
破屋寒檠自著书,书多金少计何如?
画师代觅求金术,手写新图仿募驴(仇石州为朱性父绘募驴图。)
江郑堂募梓图四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七言绝句
撒手千金事太痴,先生幸值太平时。
仪徵不作笥河死,抱璞空山何所之。
江郑堂募梓图四首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七言绝句
遗书今已再三镌,伍后居然媲阮前。
琐碎雅笺亦收拾,一灯偏向粤东传
⑴ 先生周易述补、汉学师承记,皆阮文达刊于广州,隶经文乐县考,伍崇曜刊于粤雅堂。
江郑堂募梓图四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七言绝句
红桥西畔谒鳣堂,为语传经事较详。
太息令威已仙去,笛声哀怨起山阳
⑴ 先生会主讲淮安丽正书院,山阳丁俭卿师会以经解受知。咸丰辛酉荃孙流落淮上,亦在书院肄业,俭卿师时为学者言之。
百花洲外散鸣珂,美尽东南语不讹。
广座官僚今雨少,廿年师友此邦多
瓜期正及三春去(戴金溪前辈由臬司擢晋藩留署,江藩待余受事将行,孔荃溪擢延建邵道,亦在吉安候代),簜节重逢四牡过
尤喜家人渡彭蠡,向侬围坐话晴波。
⑴ 毓中丞抚楚时,桢为臬司;苏云耕观察督粮关中,桢为郡守。此外王莲府学使,史粟园廉访,王式庵、王小竹两观察,贺藕耕、王子卿、屠琴坞三太守,陈晓峰、董弈山、谭琴岩三司马,皆京师旧雨也
⑵ 南昌彭文勤公为桢座师,大庾戴文端公为馆师,又为举主,皆先后归道山。南昌方容斋学士、乐平邹理堂给谏亦下世,其见在者前辈则有汪巽泉、张四香两先生,同年则有李鹿坪漕帅、陈石士太史、谢蕉石观察、吴兰雪舍人,皆知交之莫逆者,然皆宦游四方,不亦绝迹。都会今昔,聚散之感,能无怃然
⑶ 王省厓、玉研农两先生奉使湖湘,时桢方在鄂渚。兹来江西,而桢适至又得相见
岭外初闻击海鲸,归来吴楚又徵兵(广东剿办英德贼讫,再迁江藩。)
哀鸣正念飞鸿集(钦使杜公奏办淮、徐赈务。),乖气偏逢猛虎行(用退之诗意。)
堪恸频年多患难,最怜独力苦经营
江枫为寄招魂句,血泪空倾白下城。
⑴ 金陵守禦周密,竭尽心力,徒以督帅军退险彻,致令衔恨而殁。
哭六弟幼章三首 其二 (道光庚戌、咸丰辛亥至甲寅) 清 · 祁寯藻
① 咸丰三年正月三十日,弟以金陵守城欧血殒命,二月初十日省城遂陷。
金陵石头城,城大守匪易。
吾弟气素豪,艰险曾不避。
武昌捍水菑,劳心为抚字
粤东办剧贼,更拜长缨赐
屏藩莅江左,安集先河次(自湖南调任江藩,钦使协揆杜公奏派南河办赈,事竣还任,而省城已戒严矣。)
履任未煖席,楚氛已荐至。
岩岩制府公,抵掌运才智。
提兵扼九江,库藏悉罗致。
神炮五百馀,尽数充武备
京帑六十万,并取毋遗置
遗之以危城,置之于死地。
弟曰谨受命,空弮奋攘臂。
爰集诸绅民,慷慨陈大义。
首严迁徙禁,先以眷属示。
捐赀峙糗粮,练勇除戎器。
甘苦与众共,赏罚无偏恣。
匝月规模成,力竭神已悴。
中丞尚虚怀(制军出省,中丞奉命莅此。),将军实同志
长城信足倚,黾勉望畺帅。
⑴ 赈事竣,超迁广东运使,旋擢臬司。
⑵ 以清远、英德剿贼净尽,中丞叶公保奏,恩赏花翎。
⑶ 上海购炮六百尊,仅以四十留备守城。
⑷ 部议三十万给军,三十万守城,督帅悉檄取之。
⑸ 将军名祥厚,副都统名霍隆武。金陵城陷,力战死之。
共 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