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卿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0 首
佳人 其八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佳人持锦字,侍女捧金书。
宛转倾罗扇,阑珊走钿车。
丹青无不可,长短定何如。
的的遥相待,卿家月影初。
注:佳人(崔道融春闺)侍女(柳泌玉清行)宛转(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喝和斐然继声)阑珊(韩琮公子行)丹青(张子容赠司勋萧郎中)长短(李商隐木兰)的的(许浑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卿家(岑参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佳人靓晚妆,人意似鸳鸯。
玉佩迎初夜,银灯开后堂。
酒香熏枕席,花露腻衣裳。
掩抑非千态,红裀六尺床。
注:佳人(李百药火凤词)人意(李远咏鸳鸯)玉佩(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银灯(柳中庸丁评事宅秋夜宴集)酒香(岑参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花露(姚合扬州春词)掩抑(郎大家宋氏一作崔液宛转歌)红裀(白居易池上早春即事)
回簪转黛喜猜防,独把花枝归洞房。
明镜懒开长在匣,罗衣欲换更添香。
瑶姬学绣流苏幔,王母亲缝紫锦囊。
歇著金梭思往夕,露如轻雨月如霜。
注:回簪(周繇和段成式)独把(鲍君徽惜花吟)明镜(白居易赠苏鍊师)罗衣(薛逢宫词)瑶姬(张碧林书记蔷薇)王母(杨嗣复赠毛仙翁)歇著(刘言史七夕歌)露如(卢纶和太常王卿春夜对月)
忆前初度日,含意不能题。
入耳欢相勉,惊心感自悽。
闺人怨弧矢,宦子倦轮蹄。
愧杀陶居士,兹辰返故栖(元稹《归田》诗有「陶公三十七,结绶出都门」句。元时亦三十七)
手把山阳笛一枝,素车入哭酒盈卮。
还家已在闻哀后,知己终思未遇时。
老屋半间无宿草,招魂满壁有残诗。
沧桑细与郎君说,凉雨黄昏鬓欲丝(枚送王卿华诗一联云:「风怀似我能怜我,客路逢君又别君。」公逢人诵之。)
王卿华挽辞(丁丑) 清 · 袁枚
① 讳复旦,杭州人。丙辰孝廉,侍御公文潜之子。会试不第,缢死长安。
琅琊公子少年日,平康意气东阿笔。
玉貌朝看鹫岭云,金鞭夜醉西湖月。
西湖有客正垂髫,杵臼相逢遽定交。
双声笑彻烟霄上,把袂诗歌碧树高。
萧郎骑马走京华,公子秋风桂亦花。
此际烟波人万里,此时别绪字如麻。
流星马递泥金纸,大父欢呼阿父喜。
寸厚家书拆忽惊,当头只说袁才子。
袁安蹑蹻扑燕尘,乞火先投御史门。
鸿博已传韩愈罢,栖身谁念赵岐贫。
果然屋好鸟亦好,先把牛心啖逸少。
延誉真同许子将,少年我愧萧渊藻。
大被常教气类亲,风怀共取明灯照。
朝朝索米向长安,身贱由来作客难。
子鹅残炙垂涎处,苦赐翳桑几顿餐。
可怜客路暂逢君,君又还家我失群。
借马送行秋夜月,含愁极目楚天云。
曾将阮籍穷途泪,痛洒羊欣白练裙。
明年身忝到蓬莱,骢马门前玉笛哀。
华屋谁知一朝变,沧桑从此万重来。
八十封翁扶榇归,孤儿一队绕船悲。
钟君阿鹜无人嫁,仲郢乌台有雀飞。
王郎再应公车试,往日繁华如隔世。
落第羞看红杏花,还乡怕挽青丝辔。
谁云生死见交情,任昉儿郎局已成。
不学王孙依鲍氏,甘心庆父抗辀经。
三更孤燕空梁坠,万里书灯鬼火青。
城南妇作刀头梦,易水风吹变徵声。
白骨天涯蔓草寒,招魂谁唱念家山。
回头酒绿灯红事,尽作轻尘短梦看。
记侬奔走江南道,两度逢君觉君老。
路远偏教得信迟,官卑祇恨酬恩少。
二十年来鬓未霜,哭君三世泪沾裳。
寝门一奠知何日,金谷园空宿草荒。
送钱裴山典四川乡试(戊午)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一笑诗因苏密州,来穿云栈溯江流。
农曹恰得辉前后,蜀道何如补唱酬。
香瓣赁藤书屋底,心盟笠屐小斋头。
此行手自收扬马,不为寻碑石室游(渔洋先生三十九岁以户部福建司郎官典四川乡试,今裴山亦三十九岁以户部福建司郎官奉是使也。渔洋《蜀道集》用坡公密州诗三十九岁事。)
贞女孙氏,父耀祖,幼许字同邑邱献兴为妻。献兴十三岁以疾夭,贞女年十四,闻之弃饰毁容,父母曲慰之,哭不辍。将潜夺其志,贞女觉则曰:必一临邱氏之丧,归再议可耳。父母不得已从之。径奔邱门,衰绖擗踊。邻里见者无不为之改容。于是泣拜翁姑,翁姑亦泣。贞女曰:“儿既归于邱矣,敢不偷生视息,代子职以慰高堂,忍复言归哉。”父母竟无如之何,而翁姑转怜之,命其长子庠生仪一以子女各一为之嗣。贞女执妇道甚谨,守闺范甚严,而慈爱子女尤极恩勤,今各已婚嫁。贞女亦三十五岁矣。余尝观赵鹿泉先生记祝贞女事,悯祝之贞且孝,而深憾其家族不早为立,后又不助其丧葬,致令祝女困苦无以自存。今邱之翁姑伯叔乃能以恩义相联,使弱嫠以其孑然抛离父母之身,得藉慰于仰事俯育之下。其慈孝相感,友爱相关,以成贞女之志。是可记也,并系以诗。
许身不二心,千古几男子。
谁道忠臣事,深闺乃能此。
生不读诗书,世不荣冠履。
独抱一寸愚,孑然行其是。
邱门名已入,身即非孙氏。
俯仰空所依,凭空岂得已。
且勉作孝妇,洗手承甘旨。
此志谁不怜,一家和于水。
同气合连枝,自尔成续似。
伟哉贞女心,守一慎其始。
名系义而存,两间赖人纪。
迂拙巧者嗤,世风嗟委靡。
我行遍四方,道乃在桑梓。
励尔晚节香,书彤有旧史。
吾弟和亲王诞辰诗以寿之(乾隆庚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华萼同枝气本亲,鸰原分岂隔君臣。
顾予作后多乾惕,知尔维城亦苦辛。
缅想飞觞桃李下,已看流驶岁时频。
喜逢䌽缕添长算,立字毋忘望汝纯(弟亦三十岁故云)
题陈规守城录(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摄篆德安固守城,因而失事论东京
陈规屡禦应之暇(守城机要备载陈规守德安事自城郭门墙楼橹之制以及攻城备禦之方凡四十馀条极为详备又载群贼王在等攻德安未两月而退张世李孝义四日引去杨进十六日引去孔彦舟三次皆不克而去董平三万人即日败去赵寿亦三日引去曹成李宏阅九月始引去桑仲下邢尚孙群贼阅三月引去李横则六十五日引去前后应敌机宜纪载甚悉其后浏阳人汤璹编为德安守禦录表上其书欲沿边守宰共为䌷绎其意固善夫陈规力保危城九遇贼至皆随机应敌卒赖安全可谓长于守矣但此特施之郡邑用得其人或见功效然因幸遇小寇耳若宋靖康汴京之失则由于平时政事之乖违岂尽系临事捍禦之疏略彼时即陈规果在围城又安能救其败亡之祸乎),汤璹深知纪以精。
小县傍州或可赖,通都大邑转难行。
四夷守在垂明训,逮迫临冲祸早成。
⑴ 陈规于靖康丙午摄德安府事群盗王在等攻城规在城上问贼何因到此贼言东京已破规初不信迨贼遁遣人诣都城奏功始知城果陷因叹当时身不在围城中以效守禦并论官吏将帅应敌捍禦之失更因靖康朝野佥言于所载攻守各条下附以己见并为之序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