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安国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4—1832 【介绍】: 清江苏高邮人,字怀祖,号石臞。少受业于戴震。乾隆四十年进士,改工部主事。嘉庆间官至永定河道。究心治河之道,著有《导河议》上下篇。而生平学术成就,则萃于音韵文字训诂,于训诂造诣最深,亦精于校雠。撰《广雅疏證》,就古音以求古义,每日三字,十年成书;又撰《读书杂志》,一字之證,博及万卷。子王引之传其学,撰《经义述闻》。时谓高邮王氏之学,海内无匹,另有《王石臞先生遗文》、《丁亥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六
王念孙,字怀祖,号石臞,高邮人。乾隆乙未进士,历官直隶永定河道。罢,重宴鹿鸣,赐四品衔。有《丁亥诗钞》。
词学图录
王念孙(1744-1832) 字怀祖,生而清羸,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父安国,子引之。乾隆四十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翁方纲赠联云:"识过铉锴两徐上,学居后先二郑间。"精研经史,熟谙水利。有《读书杂志》、《 广雅疏证》、《道河议》、《河源纪略》等。
维基
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号石臞。
江苏高邮州(今高邮市)人。
清代学者、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家、官员,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任给事中,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
□父王安国,雍正二年(1724年)榜眼。
王念孙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八岁读完十三经,早年从学于戴震。
乾隆三十年(1765年)高宗南巡,钦赐举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
升郎中,擢监察御史,转吏科给事中。
嘉庆四年(1799年),仁宗亲政,白莲教战事正酣,念孙上陈剿贼六事,弹劾国相和珅,直声震朝野。
同年,授直隶永定河道。
嘉庆六年(1801年),河道决口,赔两万七千两,特旨留任督办河工。
事竣,赏主事衔。
河南衡家楼段黄河决口,奉命前往勘查,又赶赴台庄治理河务。
不久,授山东运河道,在任六年,又调永定河道。
后来永定河再次涨水决口,王念孙引罪,得旨休致。
道光五年(1825年),重赴鹿鸣宴。
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年八十九。
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6—1834 【介绍】: 清江苏高邮人,字伯申,号曼卿。王念孙子,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历官至工部尚书。传父文字训诂之学,有“一家之学,海内无匹”之称(阮元语)。卒谥文简。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辞》等。
维基
王引之(1766年—1834年),字伯申,号曼卿。
江苏高邮人。
探花,训诂学家。
祖父王安国为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道。
王引之幼承家学,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举人。
嘉庆四年(179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擢礼部左侍郎。
参与纂修《词林典故》。
王念孙首劾和珅,王引之添上“唐尧在位,亦有共欢;及至虞舜登庸,即行诛殛”数语。
仁宗特意在乾清宫召见王引之。
累官工部尚书。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卒于任,谥文简。
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