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引之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嘉泰苏诗缺未湮,商邱补注刻重新。
头衔在昔虽尝转(元之、子宿增注而刻者。),面目于今已不真。
天地间元惜残本,慈仁寺复购良因王文简每购书于慈仁寺摊。)
杜韩脱落由来事,凭仗欧阳亦仗陈。
昔望蚕尾山,如依洞宫脚。
泬寥十年思,咫尺千里托。
梦中写鹊华,空外倚衡霍。
斯人不可见,妙喻何从著。
嗒然圆镜中,谁与證前诺。
水月印梅花,松风度高阁。
每爱王摩诘,侧想香炉峰。
云何王孟作,不与韦柳同。
五字律琴弦,三唐首射洪。
先生言外意,测景吾何从。
三昧悟至精,两端请折衷。
设问刘与郎,何以发舂容。
有能代答者,千载旦暮逢。
青山白云外,一杵斜阳钟
⑴ 尝谓渔洋品古今五言诗,以盛唐为宗;盛唐人五言,又以《三昧集》王孟诸家为宗。然而先生选五言诗,于唐止取五家,乃有韦柳而无王孟诸家者,何也?请下一转语方许拜先生像。
山绕长江柳带烟,柳疏江冷暮秋前。
太行西去官斋兴,乙酉金陵十五年(画于辛未,盖其为山西副使时。)
王师南下不多年,司理扬州句为传。
落尽春灯飞却燕,江山如画画依然。
我昔济南行,目驰张店驿。
空持拜墓怀,未遂践衡轭。
北来逾寒暑,陇烟改新麦。
有来琅邪生,贻我侧釐尺。
新城尚书衔,条冰森竹帛。
顾我渺研池,敢以十指擘。
畴昔向往衷,清夜扪未易。
斋祓作隶书,若补韩乙额
凌晨修寸牍,未觉阮公隔。
坐我小石帆,神游昔池北。
此举前令踵,重今官师责。
徐公师古贤,雅抱同素积。
侁侁都邑子,往来文章伯。
长林敢疾驰,征鞍必凭轼。
追思饴山叟,竟为冯班役。
千载私淑心,何止流辈百。
呜呼三昧旨,充实万钧力。
岂有开后贤,圆机堕空寂。
国朝雅颂手,齐鲁申辕式。
遗书今具在,慎尔精审择。
我昔于书库,条理仰函席。
四十二种编,俨若承亲炙
昨披神韵目,迥异江南刻。
陈冒两家传,未是真手泽。
初盛中晚唐,分刌心失得。
精微其如何,大路之所适。
殷高到姚韦,随人各捃摭。
羼提人天眼,耿耿星月白。
浩乎气流行,洞庭蚕尾宅。
焉能限学徒,跬步泥所蹠。
岱宗高岧岧,千里一环碧。
鹊华两嶙峋,远照蒙与峄。
带经信古堂,春草丰翠色。
诸儒风雩间,戾止思无斁。
莫轻官道旁,新磨一片石。
敢借附名传,珍留阮翁迹。
桂颜二诗盟,定为拓装册。
忆我明湖舫,趵泉风雨夕。
⑴ 汉隶如《韩敕》《乙瑛碑》皆未有额。
⑵ 予在济南,更订渔洋三十六种书为四十二种,编定目录,存于新城县学。
五凤五年砖歌(戊午) 清 · 翁方纲
汉纪五凤无五年,五年字以斯砖传。
斯砖斯字制何昉,尚在未改甘露前。
甘露之降月未纪,是春陶瓬浙海堧。
拊垺方厚无薜暴,尌膞绳引齐中县。
工度技能比衡律,综核所以推孝宣。
时距建元年未百,初勒年纪于侧边。
庚庚横直郁起立,如器参杀规方圆。
其文阳仰未磨蚀,是受模范非雕镌。
大小二篆初变隶,旁无波拂岌不骞。
何让甘泉未央瓦,甍标翥举腾星躔。
昔鲁灵光殿基石,纪年疑与汉史愆。
往时吾友共论此,史表之例奚拘牵
曼卿记又百年后,洞箫道士神翩然。
百四十宫列钱壁,三十五举珍珠船。
墨云飞起石塘梦,篆脚一瞥西泠烟。
侍郎得此压装褚,书铭如对张与钱(萚石铭芑堂书。)
二子家居近太末,未及良佑搜遗篇。
莫轻区区一方墣,多少宝刻难齐肩。
试拓百本广著录,西京隶古争流涎。
欲为朱十解嘲否,五凤此刻方真砖(竹垞以曲阜五凤二年石目为砖。)
⑴ 钱辛楣疑五凤二年不当云「鲁卅四年」,吾谓史表书鲁安王光嗣四十年薨,是以元朔元年为安王元年。以征和四年为孝王元年,则「卅四年」不误也。
鲁殿西南钓鱼池,明昌掘得西京遗。
砖耶石耶我末见,是篆是隶君能知。
去年三月拜阙里,同文门下手拓斯。
诸侯王表纪年误,据石辨表烦相持。
昔传曼卿曾作记,高氏家法多书诗。
册中论篆孝廉句,也学论诗元裕之(循初书近诗《论篆绝句》以题。)
晋孙夫人碑书后(甲辰) 清 · 何绍基
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碑,自乾隆甲寅,江秬香始得石于新泰县新甫山中。黄小松司马为之释文,阮仪徵相国师据以入《山左金石志》者也。余久得拓本,顾未深考。兹于苏溪前辈斋中得见秬香初拓本及小松手书释文,并钱竹汀、王述庵、孙渊如、武虚谷、桂未谷、洪稚存、王伯申、伊墨卿、陈曼生、翁覃溪诸老并仪徵师题记,石墨增华,文采斯萃。因细绎释文,推求拓本尚有数处误仞者。如「今我不犯尊而蒙优诏」,乃是「今我乃犯尊而蒙优诏」也。「同归殊涂,尔其□哉」,原释皆缺。实止「哉」上一字不可辨也。「有□□意,时夫人身□在家,止父令留,而谓父曰:『功成而退,虽天之道,然事君不怼,□能□伦。闻□□□为吏部尚书,多用老成,先帝旧臣,举□不绝,必不忘君,既而果举君为侍中。』」此段原释脱误字甚多也。「夫人在羊氏,沈重有度」,「沈重」二字当补释。「任城非夫人姑□生」,「姑」字尚存其半。「上感慈□□飞□□下,惟诗人刑于之言,瞻前□后,率由弗违,以御于家邦。终始以孝闻□□,夫人之力也」,此数句原释亦多脱误也。「□方不肃」之训,「方」误为「力」,「方」上盖「义」字也。「□□叹曰」,其嗣子之叹词,「叹」上非「乃为」二字也。「令问日新」,「令」字当补也。「夫人盖早丧母而孝于父,所生子不育,而嗣子迅为之铭也。」按《魏志》:卢毓为吏部尚书,使毓自选代,乃举阮武、孙邕,帝于是用邕。《管宁传》:侍中孙邕荐宁。孙邕,盖即夫人之父矣。文帝《典论》:「北海王和平亦好道术,自以当仙。济南孙邕少事之。」即其人也。《鲍勋传》:帝屯陈留,太守孙邕见。碑仅言为勃海太守者,略其一耳。《齐王芳纪》注引《魏书》:景王与群臣共为奏,内有光禄大夫关内侯臣邕。以《论语集解序》證之,即孙邕也。此不言「关内侯」而言「建德亭侯」,岂后复改封欤?任城王国当称内史,但内史亦可借称太守。且据沈约《宋书》,则任城在晋,亦常为郡也。《魏志》:「桓阶,字伯绪,长沙人。」此作「伯序」者,阶陛也,序东西廧也。作「序」者,正字,作「绪」者,假借字。《尔雅》:「序,绪也。」同音同义,得相假借也。桓阶为刘表从事祭酒,表妻以妻妹蔡氏,自陈已结昏,拒而不受,因辞疾告退。此得复有少妻伏氏致文帝,令邕取之者,盖继室也。洪景伯《跋广陵属国侯夫人碑》已有「汉妇人墓铭石刻存者止此一碑」之语。又《晋武帝纪》:咸宁四年,诏毁夭下墓石。故晋石传者绝少,况妇人碑乎?朱朗斋以「八年」为泰始八年。王伯申以「文母」为文德之母,说皆可据。《新泰县志》载「任城太守李夫人碑」,「李」字直「孙」字之误耳。至袁桷谓「汉晋以上,妇人无立碑之礼」,引《齐书》王俭论太子穆妃不须石志,辨其为伪,胶柱之见,不足置辨也。倚装题识,复作诗一章,以志欣赏。
我昔壬午年廿四,东山使节日随侍。
遍甄秦后篆分碑,始读仪徵金石志。
任城曲阜两京富,历山云峰六朝萃。
典武寥寥片石孤,任城太守夫人记。
我思洪氏生未晚,侯夫人碑早珍异。
何况咸宁诏毁碑,一代贞珉付荒坠。
夫人贤孝非偶然,天与护持神与閟。
堂堂一千五百载,朗朗二十八行字。
江郎得石黄子读,题者钱王孙阮桂。
泰山国内秦刻馀,跨越两京此碑嗣。
任城山色增古颜,新甫柏林夺深翠
湘中好事罗君章,驰骤蓺林如渴骥。
获兹初拓喜愈默,忽出示我怜同嗜。
樨芬菊灿秋不留,画古书清客难醉。
此碑持抱雨三更,勤与摩挲镫一穗。
蛛丝蛇跗细寻究,补脱刊讹富新义。
狂呼咄咄檐鸟醒,墨沈辉辉砚蟾媚。
却愁诘旦使车发,未缘三日碑下睡。
人生万事固等閒,传与不传天所置。
君不见,泰山羊氏名德崇,祗今岘首无碑空堕泪。
⑴ 泰安郡今日无两京碑,此碑今复置泲宁。
① 壬寅十月四日,沈君松舟为君作寿藤图于都门寓斋,适君五十一岁生辰,尝自作长句纪之,一时和者甚众。君出册示余,为赋此篇。
与子赋成均,同出新城门(谓少宗伯陈石士师。)
新城学行宗,网罗多瑶琨。
分科各徵萟,密意联青樽。
扰攘长安中,偏队雄一军。
叠山南屋祠,星斗光斑璘
时我羁壶园,隔屋犹比邻
每袖一卷书,过从资讨论。
风雨无十年,飘落嗟浮云。
今年偕计吏,来踏天衢尘。
对子搴敝裳,百感难具申。
我年已四十,子年逾五旬。
在世虽赘疣,卑贱犹幸存。
共登天桥楼,洞牖窥八垠。
西山石一拳,照斝空嶙峋。
闻子近闭户,授经文简孙(时君寓王文简公伯申尚书旧邸,教其诸孙。)
课暇还著书,迅笔追日轮。
勘谳千家言,吐滓斟芳醇。
银潢太乙舟,中派洄上源。
意将寿万古,讵独寿其身?
尺砚环藤花,屋有轩羲春。
沈君传之图,瘦硬诚通神。
瘦硬喻子骨,树立完天甄。
下视桃李花,拉杂同荆榛。
吾乡论耆硕,南雷天之民。
鲒埼虽晚出,实堪佑为臣。
遗书半遭蠹,几等千钧湮。
子发能系持,绝地重辟津。
遂使听缶聪,玉响惊球珉。
可惜欧阳亡,未鉴眉山文。
我愚实逊子,所务惟琐繁。
负此一寸管,播弄陈言陈。
作诗聊和子,词浅意殊真。
年来我兴衰,落落交寡亲。
异地犹子偕,颓气轩然振。
战魔出奇劫,始识龙象驯。
岁月后正长,逝当穷昆岷。
⑴ 时君、沈子敦尧、邹粟园志初、万杏江潮共寓宗伯师住宅旁文节公祠。
⑵ 余时寓徐编修师壶园,相隔仅一巷。
共 37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