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鸿绪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4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回合三江送碧流,云间东望水悠悠。
越山未到吴烟暝,脩竹柔桑入秀州。
西去扁舟夕照时,落帆亭下落帆迟。
五茸好景空回首,为报江南数首诗。
题赵孟坚落水兰亭 其四 (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佛法一篇说长卿(张照字及是卷有姜夔萧沇赵孟坚赵孟頫王铎孙承泽高士奇王鸿绪张照诸人题识流传有绪末张照跋称始从高士奇孙借观后在王鸿绪书斋与何焯陈万策同阅二十馀年入蒋溥家回忆昔时看帖人惟余在矣有情人赖无情者以永之情与无情同一体岂弟千里一室千年一会直是卷中之人共成一佛云云照深通禅理故其言超悟如此),云烟过眼孰凡荆。
笑他犹有者个在,却与残碑浪播名。
冰姿素骨春姽婳,亭亭一枝凝雾。
巧靥笼烟,琼肌映月,妆点流光如许。
离魂怨伫。
黯好望风涛,暮天何处。
断梦依稀,满腔幽恨为谁诉。

茫茫海云万里,尽啼残谢豹,归思无据。
凤蝶翩跹,红蕉宛转,前度心期重误。
筝琶漫语。
算烂锦年华,几番空负。
落日西沉,瘴云迷晚渚。
王季友自广州过访 民国 · 李洸
七言律诗
寒雨真成十日阴,高轩过我此殚襟。
新亭泪尽宁须哭,黄菊花开早废吟。
短席樗蒲同角胜,残宵弦管若为音。
平生绝忆王深甫,更与悲歌发苦心。
一梦师雄事已荒,朅来无语立斜阳。
岁华老去情难尽,故国愁多路更长。
坐觉前溪初照影,不知隔屋暗吹香。
道人摩眼醒还记,雪满枝头月在廊。
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上御乾清宫发御书一千四百二十七幅命大学士(臣)张玉书吏部尚书(臣)陈廷敬工部尚书(臣)王鸿绪副都御史(臣)励杜讷右谕德(臣)查升展阅分类以备颁赐(臣)慎行亦得随诸臣后仰瞻天日之光洵有生之奇遇人世所罕觏者也钦惟我皇上天亶圣姿日新盛德法乾行之健殚圣学之勤业𢡟功纯光华炳耀深宫无逸游艺入神自真书以及行草由小楷以至擘窠或临仿诸家或亲书圣制有美毕萃无体不兼此虽古来专工八法终身矻矻自名一家未有如是之多而且精者而(臣)于拜观宸翰之下仰见我皇上神功圣德冠绝千古者更有蠡测焉伏读御制北征凯旋诸诗庙谟独断胜算万全首恶伏辜馀宽祝网辟版图未辟之地臣史策未臣之邦我皇上宏猷伟略冠绝千古者其一也伏读御制巡视河工省方问俗诸诗奠九有以敉宁恐匹夫之不获万姓已共安于耕凿一人恒自处于先劳遂致湖海安流黄淮底绩我皇上仁民阜物冠绝千古者又其一也伏睹御书大学圣经一章旁至往哲先贤格言铭序抉其精微摘其奥义采诸儒之懿训成昭代之典谟独于程朱二子则不书其名我皇上崇儒重道冠绝千古者又其一也伏睹御书于晋魏六朝以逮唐宋元明诸臣名迹无不手模心赏要皆弃所短而取所长集古今之大成为帝书之第一而纸尾必署云临某某书我皇上圣不自圣冠绝千古者又其一也(臣)一介微贱遭逢盛事千载一时舞蹈讴吟自不能巳譬诸秋虫春鸟生覆载之内亦知鸣天地之恩恭赋七言绝句十二章以纪荣遇谨拜手稽首以献
玉检初开五色烟,淋漓元气满中天。
宵衣旰食无多暇,更洒云蓝十万笺。
富春疑案参来久,今喜辨明杨即柳。
(士奇)鸿绪目迷何足云,压倒德潜谈天口。
我非博古侈精鉴,是是还应别否否。
沈文王氏乃捉刀,华亭晋陵仍左右。
始识流传祇一图,珷玞安可同瑶玖。
笑予赤水索元珠,不识元珠吾固有。
如浮海者必由河,如登山者必历阜。
纵云露柱即灯笼,坐令优孟望而走。
每读班赋发深思,贵耳末学多肤受。
吴下诗人即趋阙,试与观之应觉丑。
还续长年当自讼,庶使此图更因寿
⑴ 去岁春命德潜题此图曾有句云我欲寿之以佳作德潜手笔犹能为
朕于宣政听览之馀,讲贯经义。历观史册,于《书》见“元首”、“股肱”,“赓飏”、“喜起”之盛,于《诗》见《鹿鸣》、《天保》诸篇,未尝不慕古之君臣一德一心,相悦若斯之隆也。今际海内宴安,兵革偃息,首春令序,九陌镫煇,丰穰有徵,吾民咸乐。思与诸臣欣时式燕,爰于乾清宫广集簪裾,肆筵授几。斯时也,蟾光鳖炬,焜耀堂廉,彩树琼葩,杂罗樽俎。许笑言之勿禁,宽仪法而不纠。复令次登文陛,渥以金罍,咸俾有三爵油油之色焉。《易》曰:“上下交而志同。”《传》曰:“享以训恭俭,宴以示慈惠。”则今日之兕觥旨酒,岂徒以饮食燕乐云尔哉?顾瞻诸臣,或位居谐弼,或职任卿尹,或典文翰,或司献纳,宜共成篇什,以绍《雅》、《颂》之音。朕发端首倡,效柏梁体班聊递赓,用昭升平盛事,冀垂不朽云。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丽日和风被万方(御制)
卿云烂熳弥紫阊(内阁大学士臣勒德洪)
一堂喜起歌明良(内阁大学士臣明珠)
止戈化洽民物昌(内阁大学士臣李霨)
蓼萧燕誉圣恩长(内阁大学士臣冯溥)
天心昭格时雨旸(吏部尚书臣黄机)
丰亨有兆祝千箱(户部尚书臣梁清标)
礼乐文章仰圣皇(礼部尚书臣吴正治)
庙谟指授靖八荒(兵部尚书臣宋德宜)
春回丹诏罢桁杨(刑部尚书臣魏象枢)
河清海晏禹绩彰(工部尚书臣朱之弼)
百度胥饬纲纪张(都察院左都御史臣徐元文)
千官济济盈岩廊(吏部左侍郎臣张士甄)
天工无旷勤赞襄(吏部右侍郎臣杨永宁)
有年歌协臣所望(户部左侍郎臣李天馥)
共期红朽答殊常(户部右侍郎臣李仙根)
转漕亿万充天仓(户部仓场侍郎臣马汝骥)
邦礼叨赞惭趋跄(礼部左侍郎臣杨正中)
职司寅清佐垂裳(礼部右侍郎臣富鸿基)
天河洗甲通蛮乡(兵部左侍郎臣焦毓瑞)
皇威四畅咸来王(兵部右侍郎臣陈一炳)
祗承钦恤和气翔(刑部左侍郎臣杜臻)
刑措不用民寿康(刑部右侍郎臣叶方蔼)
八材庀化师殳斨(工部左侍郎臣赵璟)
右平左墄开明堂(工部右侍郎臣金鼐)
仰窥神策驱天狼(内阁学士臣李光地)
膏以大泽人胥庆(内阁学士臣张玉书)
帝庸作歌追虞唐(翰林院掌院学士臣陈廷敬)
身依云汉赓天章(翰林院学士臣张英)
恪秉训厉敦羔羊(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臣宋文运)
奉宣仁风之吴疆(巡抚江宁右副都御史臣余国柱)
九阍詄荡瞻龙光(通政使司通政使臣王盛唐)
斗杓高掩贯索芒(大理寺卿臣张云翼)
图列养正亲羹墙(詹事府詹事臣沈荃)
黄钟大镛谐祯祥(太常寺卿臣崔澄)
郊衢击壤欢丰穰(顺天府府尹臣熊一潇)
大官珍膳罗酒浆(光禄寺卿臣马世济)
调闲六御腾康庄(太仆寺卿臣张可前)
忝预风纪凛清霜(都察院佥都御史臣张吉午)
出入玉佩声锵锵(通政使司左通政臣崔官)
纳言惟允尚职详(通政使司右通政臣吴琠)
褒忠励节感赐觞(通政使司右通政臣陈汝器)
圜扉阒寂春草芳(大理寺少卿臣荣国祚)
拜手好生颂禹汤(大理寺少卿臣徐旭龄)
前星令望钦颙卬(詹事府少詹事臣王泽宏)
终始念典用斯臧(詹事府少詹事臣崔蔚林)
言模行范煇缥缃(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蒋宏道)
猗欤至德日就将(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胡简敬)
叨尘侍从恩莫量(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朱之佐)
靖共夙夜无怠遑(翰林院侍讲学士臣严我斯)
梧桐生矣于高冈(翰林院侍讲学士臣孙在丰)
䌷书东观翰墨香(翰林院侍讲学士臣卢琦)
三德六行为士坊(国子监祭酒臣王士祯)
宫官备位滋悚惶(右春坊右庶子臣祖文谟)
六经义叶如笙簧(翰林院侍讲臣朱典)
奎文焕若森琳琅(翰林院侍读臣王封溁)
朝朝橐笔侍御床(翰林院侍讲臣董讷)
纪载圣治金匮藏(翰林院侍讲臣王鸿绪
频年宣室虚对扬(翰林院侍讲臣高士奇)
宸篇掞藻烛昊苍(翰林院侍讲臣郭棻)
承华毓德成圭璋(左春坊左谕德臣陈论)
青宫琪树栖鸾凰(右春坊右谕德臣朱世熙)
金舆导从骖云骧(司经局洗马臣田喜□)
罘罳流影耀璧珰(通政使司左参议臣赵士麟)
仁波溟渤同濊汪(通政使司左参议臣赵之鼎)
鸾旂乘春零露瀼(通政使司右参议臣张鹏)
爰赓天保矢勿忘(通政使司右参议臣郑重)
八表同轨来梯航(大理寺寺丞臣徐诰武)
云门磬管声喤喤(右春坊右中允臣吴鸣珂)
泰交天阙开春阳(左春坊左中允臣李录予)
惟睿作圣金玉相(右春坊右中允臣郑开极)
珥笔何幸日月傍(左春坊左赞善臣徐乾学)
瑞逾宝鼎兼芝房(左春坊左赞善臣郑之谌)
尧樽夜醉星低昂(右春坊右赞善臣沈上墉)
在廷悦豫和宫商(右春坊右赞善臣王尹方)
滥典乐正董上庠(国子监司业臣刘芳哲)
治登三五休声飏(翰林院修撰臣归允肃)
睿谟典诰同洋洋(翰林院编修臣王顼龄)
记神圣功臣职当(翰林院编修臣曹禾)
琅函瑶版书焜煌(翰林院检讨臣潘耒)
石渠高议芟秕糠(翰林院检讨臣严绳孙)
日侍清禁研铅黄(翰林院编修臣杜讷)
愿言直节谨自防(吏科掌印给事中臣王承祖)
帝心勤民重农桑(户科掌印给事中臣王曰温)
具举细目恢宏纲(礼科掌印给事中臣李迥)
诞敷文德四国匡(兵科掌印给事中臣刘沛先)
嘉禾既殖锄莠稂(刑科掌印给事中臣姚缔虞)
屈轶朱草纷两厢(掌河南道御史臣唐朝彝)
封章问夜检皂囊(掌江南道御史臣任玥)
拟将劲操坚苍筤(掌浙江道御史臣李见龙)
朝无阙事联班行(掌山西道御史臣郭维藩)
千门燎火宵未央(掌山东道御史臣孙必振)
升平高宴迈柏梁(掌陜西道御史臣卫执蒲)
勋名直与古为徒,丘壑从知道不孤。
瞥眼由拳郊外墅,平泉木石辋川图。
共 4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