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僧秉正
相关人物:
共 6 位
。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逍遥咏
其二
北宋 ·
赵炅
五言律诗
逍遥安且定
⑴
,但信莫怀疑
⑵
。
大海波中水
⑶
,狂风树摆枝
⑷
。
乐天分造化
(原注:乐天知命,
秉正
守中。澄闲适之本源,分造化之深力。)
,慧眼细观之
⑸
。
方寸无诸恶
⑹
,恒将利益持
⑺
。
⑴ 原注:放旷自得,是曰逍遥。方圆不违,安而且定。
⑵ 原注:优游之旨,信者方通。但执之以心诚,莫怀之以疑虑。
⑶ 原注:沧溟浩汗,渤澥渺㳽。虽巨浪以滔天,亦任真而自若。
⑷ 原注:劲风鼓怒,大树振摇。任动息以不常,乃随缘而无爽。
⑸ 原注:究升沈之要道,达真假之本根。慧眼明观,无细不鉴矣。
⑹ 原注:积善于心,仁者之行。是以方寸之内,不苞藏于诸恶焉。
⑺ 原注:夫利于物者,是圣贤之行。故天道福善,鬼神助顺。欲久而且长,必常利益于人,则任持可久矣。
读杨妃传
南宋 ·
徐鹿卿
七言绝句
六宫粉黛溢三千,一个中间宠爱专。
自此世情生妄想,推排妃子作神仙
(自注:世俗见明皇溺爱贵妃,遂指为神仙中人。妃固非不美,而未必真冠代也。徒以六宫之众无一当意,独妃得以专宠,故想像其不可及。世间事如此者何限,渠
止一
妃也哉。)
。
囊痈卧病作三首
其二
明 ·
唐顺之
七言律诗
春半忽惊狗马疾,年来似是龙蛇辰。
谢医少钱长却药,暖骨累裀聊借人。
味为补虚一试肉,事求如意屡生嗔。
正愁未了形骸外,生老病苦只此身
(余平生无厚褥
止一
褥既薄且敝病骨觉冷硬不堪也乃从亲人家借一褥衬之平生有厚褥与重褥自今始而余素戒肉养病乃肉食)
。
待乡书
(戊申)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余拜辞慈氏。南来岭表。今已十有二月。而自莱山去京城。九百六十二里。发使往返之间。动经旬朔。故音问甚疏。两月中。见家信者仅
止一
二度也。
昨日晨起待乡书,乡书不来日西坠。
今日晨起待乡书,日又昏黑书不至。
坐待乡书日复日,对食废餐寝忘寐。
去使归迟来使稀,三旬不见家中字。
家中慈母年七十,拜别南来月十二。
南来海徼天一方,北去秦京千里地。
十二月中三百日,日一百刻思亲意。
七十之年添七岁,馀龄几何如隙骥。
隙骥易过难再回,岁不我贷去何驶。
分寸光阴正堪惜,奈尔三百日远离。
夏燠冬寒那得问,晨羞夕膳应屡匮。
疾痛苛痒起居间,一日所忧非一事。
思亲意切且如此,倚门亦复望余季。
关防有守朝法严,罢去无由难径弃。
子职王事自相违,一身谁全恩与义。
每到日夕心更苦,起看白云垂涕泗。
岭路横天斗柄遥,奋飞恨不生两翅。
呜呼吾党宦游子,亲老莫作边州吏。
再过张邓村访
止庵禅师
(村在彰德西四十里。)
其一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曾于龙树一投针,错会微言冒雨寻。
莲发双池谁结社,松栽五粒早成林。
思从常住参无住,肯把非心唤即心。
惭愧给孤贫老甚,不能园内布黄金。
再过张邓村访
止庵禅师
(村在彰德西四十里。)
其二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婆罗面壁不曾閒,直待神光始破关。
落叶有情归本树,拈花无语笑灵山。
深林日暖樵渔睡,旷野云高鹿鹤还。
老矣惟寻休息地,茅棚粗结两三间。
过张邓村赠
止庵和尚
时
止庵
闭关余于关前参之
其一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绝句
空花飞尽一春閒,石佛桥阴好闭关。
钟磬悄然斋过午,白云无数锁青山。
过张邓村赠
止庵和尚
时
止庵
闭关余于关前参之
其二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绝句
畬田一顷麦花香,邺下新开选佛场。
面壁莫嫌年岁久,因缘应自有神光。
醉歌行呈曹秋岳龚孝升巩鸿图诸公
明末清初 ·
杜浚
狂夫落魄翻厚颜,累日杂坐公卿间。
仰天大笑如得意,到处可醉忘还山。
昨日作诗贺花烛,笔底新人美如玉。
今朝作札索湖绵,札止一字人皆传
(余与密之索绵札,
止一
绵字大书。)
。
醉时似醒醒似醉,楚语吴语惟其意。
独怪平生老布衫,三日一浣襟前泪。
河南巡抚何裕城奏卫辉府四县开封府一县尚未沾透诗以志事
(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卫辉早识未沾膏,更报开封一县遭
(今岁河南卫辉彰德怀庆及开封府属各州县有缺雨之处屡经驰谕何裕城查明据实奏覆兹据奏称彰卫怀三府及开封所属缺雨者共十六县自四五月连得透雨后晚秋种齐长发者十一县惟卫辉府属之汲县新乡封邱获嘉及开封府属之陈留共五县得雨仅
止一
二寸或不成分寸现在仍率属祈祷等语)
。
虽止旱乾才五县,可怜黎庶受千劳。
向隅忍使转沟壑,施泽须教免徙逃
⑴
。
咨尔毋徒事祈祷,俾宣实惠敕诸曹。
⑴ 汲县新卿封邱获嘉陈留五县若俟成灾后赈恤恐穷黎或致失所因即传谕何裕城将该五县被旱灾区分别赈恤若续得两泽其未种地亩酌给籽种口粮以资接济补种一面办理一面奏闻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