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程梦星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若冰。昆山人孔某妻。性喜梅花,曾学诗于沈大成。卒年三十六。有《南楼吟稿》。
闺秀词钞
字若冰,钱塘人,长洲孔青崖室,早卒。有《南楼集词附》。
杭郡诗辑
沈大成云:“映玉,父锦川翁,始由昆山迁郡城,映玉归孔氏从良人,侨居杭州,久之,迁吴,徙香溪上。
年三十五以玧卒。”
蕉窗杂记
映玉送弟作,苍浑雄劲,直逼盛唐。
江苏诗徵
江藩云:“若冰,自号南楼,沈君沃田之诗,弟子惠徵君定宇作《南楼词集序》。”
胡栋朝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胡栋朝(1872年—1957年),字振廷,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今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人,是勘测川汉铁路的第一个工程师。
祖籍福建崇安的胡姓祖先文达公到南雄保昌当县尹,南宋时又从南雄珠玑巷迁来广州,再迁到今广东省海珠区琶洲街道[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20144358/http://gocn.southcn.com/xqjj/gxfw/200404290013.htm 黄埔]。
文达公十七世胡宏根生有长子[http://www.hudong.com/wiki/%E8%83%A1%E6%97%8B%E6%B3%BD 胡旋泽] ,二子胡建初。
胡建初就是胡栋朝的父亲。
4岁的时候父亲过世,17岁赴香港,由叔父养育,21岁就读香港英国皇仁书院。
1897年,胡25岁,刚好中国第一所称为“大学堂”的高等学校天津北洋大学堂成立。
该校来香港招生,正在皇仁书院读书的他入选。
29岁那年,他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堂,取得工科学士学位,获选赴美留学,入加州大学。
第四年入康奈尔大学读工程,专攻铁路桥梁,并写成《比较栓桥及钉桥之用》一书,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同年还写成《中国铁路指南》一书在上海广知书局出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引起中国有关铁路公司的注意。
胡栋朝在康奈尔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到编斯云利雅铁路公司练习铁路测量、美国桥梁公司练习制桥及绘图、波鲁云机车公司练习制造机车及设计机器零件图。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栋朝应四川总督锡良聘请回国兴办铁路。
他是勘测川汉铁路的第一个工程师。
1906年4月30日,胡栋朝到达黄埔村时,恰巧其母逝世,在乡居丧三个月。
同年7月15日在入川途中,有人劝胡先入京参加学部考试,然后再去川未晚。
胡便去试一试,结果名列第九名,被赐给进士衔头。
同年9月17日,胡到汉口时,家人来电报告诉他其妻病逝。
在两位亲人先后去世的打击下,胡仍以事业为重,继续尽快入川。
11月,胡被正式任命为四川川汉铁路正工程师,带领助理工程师7人、委员2人、亲兵14人,测量由宜昌经夔州、万县至成都的路线。
1907年4月,到达成都市,10月测量由成都经重庆至宜南的路线。
经过他的精心勘测,最后确定从宜昌北望桥起,经马难波、西河口、杨家河、马粉坪、石家坝、大峡口、香溪,绕避巫峡以达夔州为路线。
然而,此时的川汉铁路公司内部意见不统一,争论不休,胡因此而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胡栋朝想修筑的川汉铁路,在1950年修建成的渝铁路线中就有原来川汉铁路线的一段。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胡栋朝通过学部考试,获取工科进士。
宣统元年(1909年)选授翰林院庶吉士。
胡辞职后出国,先到日本长崎,后到海参崴,又赴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