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罗修源

共 4 首
罗碧泉典试山东(庚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绿字曾摹岣嵝巅,直穷双眼岱云边。
观澜气欲兼齐鲁,得士居皆近圣贤。
经学竟谁高密嗣,诗名漫借阮亭传。
深秋趵突三泉上,定说留题有二泉(末句兼呈鹿泉太仆。)
香案西头玉槛边(文渊阁官及日讲官班皆在西。),五云消息石先传。
右军虞监衔如接,丹篆韩公梦待圆。
阁吏铭应论故事,灵威符已诧群仙。
奎章珍重鳌峰记,秋月寒厅證昔缘。
冷金笺扇圆无缺,青天炯炯流孤月。
上有琅然寒月篇,读之凛凛生冰雪。
介觞得此不朽人,配以千秋青史节。
分明寒月照此心,点滴空光皆碧血。
龙树庵僧纸何在,霜英堂墨吾肠热。
自云空坦快活时,一条脊骨撑生铁。
又云消却愤激怀,揭地掀天事如瞥。
从容就义皆学问,欢喜顺受非笔舌。
恨不合装来共读,齧指淋漓疏尤烈。
白莲桥南墓木拱,旌旆飞来井栏折。
草书尚作郇公云,如此明珠佩谁结。
酒酣满坐为改容,玉笛一声山石裂
⑴ 公裔孙所藏《霜英堂遗墨》有与姚现闻一帖云:「如此风波合城,无不惊怖。弟作一欢喜顺受,想空空坦坦,正觉快活。临时尚当竖起脊梁骨,作一个生铁铸就底人,以不负知己。兄以为何如?」又与文文肃一帖云:「弟行只在此两日内矣。一生向志节,一路著力,是弟不济处,故出门便与宦官作仇,毕竟以此辈结局,然不可谓非天之所以成我也。此时工夫,正欲使冤亲平等,贪恋俱忘,急消却一段愤激之心,欢喜顺受,方是实地。至于掀天揭地,事亦不在多,弟临时尚可做耳。」是时御史倪文焕首劾公,及文焕败,昼见颜佩韦等五人戎装带剑入其室,须臾旌旂导公来,庭中石井阑忽飞起,轰震而去。
扇为碧泉罗学士旧藏,款有「云华道人李羲山,送金松园赴燕,草于嘉陵客舍」云云。翁覃溪阁学题一绝句云:「客梦聊随水石湾,寻诗只在远林间。因风欲荅樵人唱,澹影濛濛何处山。」李、金不知何时何地人,翁诗亦未得其详也。
云华道人李羲山,送金松园赴燕关。
嘉陵客舍夜烛殷,为写一角树石湾。
一叟杖藜步閒閒,寻诗来叩石黛斑,小景姿致能回环。
碧泉学士喜得扇,苏斋为浣德邻砚,二十八字太矜练。
评帖论书此老擅,人间奇㡠点黕遍。
必溯源头究流转,蝇头蚊脚手不倦。
此幅未肯烂漫题,盖因姓字迟考稽。
濛濛澹影樵风低,是何处山揣自迷,句子眇远脱町畦。
我疑二子家蜀西,写景作别意淡悽。
后来北游囊落奚,幸哉获遇学士携。
家藏郑重不外赍,六七十年无垢黳。
学士从子梅根栖,重检旧墨加锦绨。
蓼洲寒月明似圭,兰亭欣遇光照奎,我皆为题纸尾鹥。
最后出此秋欲凄,挑镫谛视蛩乱啼。
我于画理别径蹊,游研踏遍千崖泥。
嘉陵山水三百里,持节前游逾十祀。
画妙昔称吴道子,山色江声存画史。
今不见吴犹见李,虽然一握尺半纸。
引我梦魂入蜀矣,岂独嘉陵在摹儗。
峨眉剑阁青城山,都落今宵枕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