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文哲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4—1806 【介绍】: 清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字德甫,号述庵,学者称兰泉先生。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刑部右侍郎。辞官后主讲娄东、敷文两书院。工诗古文辞,通经学,喜搜采金石,精于考證,时称通儒。有《春龙堂诗文集》、《金石萃编》、《湖海诗传、文传》、《青浦诗传》、《明词综》等。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三
王昶,字德甫,号兰泉,青浦人。乾隆甲戌进士,丁丑南巡召试,赐内阁中书,官至刑部侍郎。有《春融堂集》。
词学图录
王昶(1724-1806) 字德甫,一字琴德,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上海青浦区)人。乾隆四十八年(1754)进士。清高宗南巡召试,授内阁中书。累迁刑部郎中,以事削职。工诗。早年为"吴中七子"之一。词袭浙轨。有《春融堂集》、《琴画楼词》。编有《国朝词综》、《明词综》、《湖海文传》、《湖海诗传》。
维基
王昶(1724年—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
学者。
祖籍浙江兰溪,明季迁至朱家角定居。
王昶早年广交海内诗人,与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升之、曹仁虎、王文莲并称「吴中七子」。
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归入选班。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王昶获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爆发卢见曾案,卢见曾因受贿一万六千两被抄家,王昶转告纪昀,使卢家得以藏匿资财,仅抄出钱数十千,并无金银首饰。
乾隆得知此事,下令严查卢见曾寄顿赀财一案。
经刘统勋审问卢见曾之子卢瑛及孙卢荫恩,乃供出预通信息之纪昀、黄骏昌及徐步云。
当时云南边境战乱,王昶之座师即当时云贵总督阿桂之父阿克敦,王昶得阿桂保奏,随其远征缅甸。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随阿桂入川九年,所有奏檄,均由王昶起草,平定大小金川后,功任吏部员外郎,在随军岁月著有《征缅纪闻》和《征缅纪略》。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通政副史升大理寺卿,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授左副都御史,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改江西按察使,同年免职。
官至刑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0—1786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来殷,号习庵。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每遇大礼,高文典册多出其手。有《宛委山房集》、《蓉镜堂文稿》等。(⊙ 《清史列传》卷七二)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曹仁虎,字来殷,号习庵,嘉定人。乾隆辛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有《委宛山房集》。
词学图录
曹仁虎(1731-1787) 字来殷,号习庵。
江苏嘉定人。
乾隆二十七年高宗南巡,召试列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
明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累迁右庶子,擢侍讲学士。
每遇大礼,高文典册,多出其手。
博学多通,诗尤妙绝。
与王鸣盛、王昶、赵文哲、吴泰来、钱大昕、黄文莲唱和,称"吴中七子。
"有《宛委山房》、《春盘》、《瑶华唱和》、《秦中杂稿》、《辕韶》、《鸣春》等集,及《蓉镜堂文稿》、《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考》、《转注古音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4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谦士,号研怀。
赵文哲子。
乾隆间以监生入值懋勤殿,钦赐举人,累官户部右侍郎。
擅画梅兰竹菊,工四体书。
能摹印,好金石书画之学。
赵荣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荣(1785年—1829年),字伯期,号子启,江苏上海县人。
清朝官员。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科二甲进士。
与族弟赵柄同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内阁中书。
道光二年(1822年)九月,入直军机处,任汉军机章京。
其祖父赵文哲、伯父赵秉渊都曾在军机处任职,时有“三世军机”之誉。
道光六年(1826年)因母丧丁忧归里,后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