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邵晋涵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5—1815 【介绍】: 清江苏金坛人,字若膺,一字懋堂。高宗乾隆二十五年举人。任贵州玉屏知县,调四川,曾署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初与休宁戴震为友,后尊之为师。积数十年精力,专治《说文》。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经韵楼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九
段玉裁,字懋堂,金坛人。乾隆庚辰举人,官巫山知县。
词学图录
段玉裁(1735-1815) 字若膺,号茂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
江苏常州金坛人。
乾隆二十五年举人。
官巫山知县。
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
与同时学者桂馥、朱骏声、王筠并称《说文》四大家。
游戴震之门,湛深经史,尤精六书,结识钱大昕、邵晋涵 、姚鼐等学者。
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
55岁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
有《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古文尚书撰异》、《经韵楼集》、《毛诗故训传定本》、《诗经小学录》、《戴东原年谱》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8—1807 【介绍】: 清浙江归安人,原名锦鸿,字小山,一字升衢,号小疋。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官宁波府学教授。肆力经史,旁及《说文》、音韵、算数。擅长校雠之学。《四库》馆开,参与校勘,与朱筠、戴震、卢文弨、金榜、程瑶田等相讲习。于《大戴礼》用功尤深。有《大戴礼记绎》、《周易郑注后定》、《汉隶字原考正》、《小酉山房文集》。
维基
丁杰(1738年—1807年),原名锦鸿,字升衢,号小疋,浙江归安人,清代小学和校勘学家。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宁波府教授。
精于《大戴礼记》,与卢文弨齐名,又与戴震、邵晋涵、程瑶田、桂馥等交游,曾助翁方纲纂修《四库全书》。
著有《周易郑注后定》、《大戴礼记绎》、《汉隶字原考正》、《小酉山房文集》等。
身后作品多散佚,《乾嘉群贤遗文小集》辑录其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8—1823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蓉裳,号秋室。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候选知县。
旋与邵晋涵、戴震等五人被荐入翰林院,人称“五征君”。
累迁侍读学士。
工画,尤善仕女,时称“余美人”。
旁涉六书、算数、篆刻之学。
嘉庆间乞归,归后出主大梁书院。
有《秋室诗钞》、《忆漫庵剩稿》、《梁园归棹录》《百衲琴》。
词学图录
余集(1738-1823) 字蓉裳,号秋室。
浙江仁和人。
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候选知县,官至侍讲学士。
三十八年,与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荐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编修,人称"五徵君。
"累迁至侍读学士。
告归后,出主大梁书院八载,日以文艺自娱。
性醇正高介,尤好引掖后进。
道光二年,重赴鹿鸣,与潘奕隽两人,时称吴越二老先生。
博学多艺,工诗古文词,尤善画人物。
生平吟咏甚富,有《百呐琴》一卷。
殁后,龚丽正刊其《梁园归棹录》、《忆漫庵剩稿》二册,诗词杂文皆载其中。
又有《秋室诗钞》、《历代画史汇传》。
维基
余集(1738年—1823年),字蓉裳,号秋室,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代画家、藏书家。
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进士,候选知县。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以裘曰修之荐,与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修《四库全书》,特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
诗文、书、画兼擅,尤擅仕女图,时称“余美人”。
道光二年(1822年)与潘奕隽赴鹿鸣宴。
道光三年(1823年)卒。
著《秋室集》、《百呐琴》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0—1830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守愚,号榕皋,又号三松、水云漫士。
乾隆三十四年进士。
官户部主事。
善书画,在京师时与戴震、邵晋涵等为友。
有《说文蠡笺》、《三松堂集》、《水云词》。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潘奕隽,字守愚,号榕皋,晚号三松老人,吴县人。乾隆己丑进士,历官户部主事,重宴恩荣,赐四品卿衔。有《三松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4—1832 【介绍】: 清江苏高邮人,字怀祖,号石臞。少受业于戴震。乾隆四十年进士,改工部主事。嘉庆间官至永定河道。究心治河之道,著有《导河议》上下篇。而生平学术成就,则萃于音韵文字训诂,于训诂造诣最深,亦精于校雠。撰《广雅疏證》,就古音以求古义,每日三字,十年成书;又撰《读书杂志》,一字之證,博及万卷。子王引之传其学,撰《经义述闻》。时谓高邮王氏之学,海内无匹,另有《王石臞先生遗文》、《丁亥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六
王念孙,字怀祖,号石臞,高邮人。乾隆乙未进士,历官直隶永定河道。罢,重宴鹿鸣,赐四品衔。有《丁亥诗钞》。
词学图录
王念孙(1744-1832) 字怀祖,生而清羸,自号石臞。江苏高邮人。父安国,子引之。乾隆四十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工部郎中、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翁方纲赠联云:"识过铉锴两徐上,学居后先二郑间。"精研经史,熟谙水利。有《读书杂志》、《 广雅疏证》、《道河议》、《河源纪略》等。
维基
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号石臞。
江苏高邮州(今高邮市)人。
清代学者、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家、官员,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曾任给事中,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
□父王安国,雍正二年(1724年)榜眼。
王念孙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八岁读完十三经,早年从学于戴震。
乾隆三十年(1765年)高宗南巡,钦赐举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
升郎中,擢监察御史,转吏科给事中。
嘉庆四年(1799年),仁宗亲政,白莲教战事正酣,念孙上陈剿贼六事,弹劾国相和珅,直声震朝野。
同年,授直隶永定河道。
嘉庆六年(1801年),河道决口,赔两万七千两,特旨留任督办河工。
事竣,赏主事衔。
河南衡家楼段黄河决口,奉命前往勘查,又赶赴台庄治理河务。
不久,授山东运河道,在任六年,又调永定河道。
后来永定河再次涨水决口,王念孙引罪,得旨休致。
道光五年(1825年),重赴鹿鸣宴。
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年八十九。
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09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自号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时诗与黄景仁齐名,交谊亦笃,时号洪黄。景仁家贫,客死汾州,亮吉亲赴山西,为经纪丧事。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而论人口增加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
洪亮吉,原名礼吉,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人。乾隆庚戌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有《卷葹阁》、《附鲒轩》、《更生斋》等集。
词学图录
洪亮吉(1746-1809) 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初名莲,字华峰,中更名礼吉,字君直。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上书陈时政之弊,触仁宗,流放伊犁。次年赦归。主洋川、梅花书院讲席。为乾嘉学派著名学者,著述甚富。兼工辞章,诗与黄景仁、孙星衍号"洪黄"或"洪孙"。骈文为一时翘楚,具兼人之勇,有万殊之体,与胡天游、袁枚并称三大家。词清疏俊爽,自具面貌。有《洪北江诗文集》、《更生斋诗馀》。
维基
洪亮吉(1746年10月17日—1809年6月24日),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祖籍安徽省徽州府歙县,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榜眼。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学者、文学家,曾发表人口学说。
洪亮吉原名莲,字华峰。
乾隆三十七年改名礼吉,乾隆四十六年参加礼部会试春闱时,改名为亮吉。
因祖父洪寀入赘而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
洪亮吉六岁父亲洪翘去世,家贫,寡母蒋氏携洪亮吉和弟弟洪霭吉,以及三个女儿投靠娘家。
洪亮吉刻苦读书,身材高大,喜欢穿红色衣服。
洪亮吉一直住在蒋家,设塾任教。
乾隆三十三年(1768)与大舅蒋树诚之女结婚。
洪亮吉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
与诗人黄景仁、学者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
工骈文,与汪中并称。
乾隆三十四年(1769)洪亮吉中秀才。
乾隆三十五年和乾隆三十六年两次参加江南乡试,均未中。
于是与好友黄景仁同往安徽太平府,作安徽学政朱筠的幕府校文。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洪亮吉得知母亲病故,从浙江绍兴赶回家中,途中大哭落入河中,幸而得救。
他守丧三年,教学童为生,租住在常州白马三司徒巷,贫困度日。
乾隆四十四年(1779)夏,洪亮吉赴京,在四库全书馆参加江南进呈图书的校对工作。
第二年,洪亮吉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
又一年,应春闱落榜。
遂前往西安,充陕西巡抚毕沅幕府,协助编写《续资治通鉴》,并参与编撰《淳化县志》、《长武县志》、《澄城县志》。
同幕有汪中、戴震、王念孙、邵晋涵
后来在河南作幕府,校刊书籍,编写《固始县志》、《登封县志》、《怀庆县志》。
1783年,黄景仁在山西运城病重,托付身后事给洪亮吉。
洪亮吉从陕西七百里奔丧,千里扶柩回乡安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3—1834 【介绍】: 清江苏宝应人,字武曹,一字郁甫。
乾隆六十年举人。
精训诂声音文字之学,与刘台拱、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李惇、汪中、邵晋涵等互相切磋。
有《经传考證》、《礼记训纂》、《游道堂诗文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2 【介绍】: 名或作宗琏。
清安徽桐城人,字器之,一字鲁陈。
由举人官东流县教谕,嘉庆六年进士。
历从学于舅父姚鼐及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诸名师。
工古文,尤精训诂及地理之学。
有《左传补注》、《毛郑诗训诂考證》、《周礼郑注疏證》、《谷梁传疏證》、《说文字义广注》、《战国策地理考》、《南海郁林合浦苍梧四郡沿革考》、《岭南诗钞》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六
马宗琏,字器之,又字鲁陈,桐城人。嘉庆辛酉进士。有《校经堂诗钞》。
维基
马宗琏(1757年—1802年10月25日),字鲁陈,一字器之。
安徽桐城县(今桐城市)人。
清代官员、作家。
姚鼐之甥。
生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少事其舅姚鼐学文词,后受学于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人。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乡试中举,历任合肥、休宁、东流教谕。
嘉庆六年(1801年)中进士,次年九月二十九日卒。
著有《春秋左传补注》三卷,与顾炎武、惠栋两家《左传补注》并称。
有子马瑞辰。
周其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涵千。
布衣。
能诗善画。
有《二云山人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 【介绍】: 清江苏如皋人,字紫垣。
少从邵晋涵受经学。
乾隆四十年进士,官编修,主云南乡试。
道光间官至兵部尚书。
为官以清节自厉。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