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妙智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齐皇太子释奠诗 南梁 · 陆琏
四言诗
侧观遥册,历选皇年。
惟灵御极,惟睿奉天。
情机散古,文象聿宣。
云鸟舛驾,教思蝉联。(一章)

太明在运,帝功泉塞。
端饰宝命,化垂人则。
业敷七政,训弘三德。
昭图协轨,道清万国。(二章)

振领还风,提纲息伪。
爱孚应远,仁治祥被。
六幽畅波,八埏藻义。
烟■(火囚)开祯,山河㕬瑞。(三章)

祚休长运,卜永联庆。
于穆储徽,仪震丽正。
妙智夙昭,神泉独镜。
誉宣诗史,道协镛咏。(四章)

业崇敬达,师严教尊。
清淳璧水,赫奕兽门。
斌斌楙藉,秩秩德言。
合情饰皃,导本归源。(五章)

宪章祀典,宗圣维灵。
牺牷钊洁,盥奠肃诚。
乐和初奏,礼备未贞。
风辉克广,至德维馨。(六章)

敬周献毕,即宴庠宫。
霜庭秀日,邃宇恬风。
陈仪就位,济济雍雍。
泽宫庆普,心陶乐融。(七章)

灼灼宰傅,英英藩哲。
缔彩飞声,腾光代翼。
髦彦连华,才奇映列。
貂佩陆离,巾衮容裔。(八章)

粹景贞晖,云露延和。
显仁性始,藏用生波。
乘虞入幸,沐吝溟河。
巡崖恧虑,抃藻倾歌(○文馆词林百六十作南齐陆琏。)(九章)

尊胜今藏古(尊胜者,妙智也。古者,可大师,本有妙高之性,性被烦恼覆之,未现了,故言藏也。),无肱亦有肱(肱者,手也,可大师求法断臂也。)
龙来方受,捧物复嫌名
⑴ 《天圣广灯录》作「又」
⑵ 《天圣广灯录》作「授」
⑶ 龙来者,初祖西来也。方受宝者,二祖传法。
⑷ 《天圣广灯录》作「奉物伏」
⑸ 捧者,惠也。本名神光,复过达摩,嫌之,改名言为惠可。
法苑称嘉柰,慈园羡修竹。
灵觉相招影,神仙共栖宿。
慧言绝已久,烦劳多累蓄。
因兹阐慧云,欲使心尘伏。
八水焦芽,三明启群目。
宝铎旦参差,名香晚芬郁
暂舍六龙驾,微祛二鼠蹙。
意树发空花,心莲吐轻馥。
喻斯沧海变,譬彼庵罗熟。
妙智方缛锦,深词同雾縠。
善学同梵爪,真言铜腹
逶迤合盖城,葳蕤布金郁。
珠华荫八溪玉流通九谷。
青禽乍下上,云雁飞翻覆。
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
日丽鸳鸯瓦,风度蜘蟵屋。
落花散远香,霏云卷遥族。
旷济同象园,中乘如伫独。
后焰难坚明,初心易惊缩。
应当离花水,无令乖七木。
投岩不足贵,棘林安可宿。
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
视爱同采蜂,游善如原菽。
八邑仙人山,四宝神龙澳。
药树永繁稠,禅枝讵凋摵。
以兹说闻道,庶此优驰逐。
愿追露宝车,脱屣亲推毂
⑴ ○本集二。广弘明集三十。《诗纪》六十六。又《类聚》七十六作参讲席将讫诗。引目、郁、蹙、馥四韵。
心铭 隋末唐初 · 释法融
四言诗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
本无一法,谁论薰鍊。
往返无端,追寻不见。
一切莫作,明寂自现。
前际如空,知处迷宗。
分明照镜,随照冥蒙。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去来自迩,胡假推穷。
生无生相,生照一同。
欲得心净,无心用功。
纵横无照,最为微妙。
知法无知,无知知要。
将心守静,犹未离病。
生死忘怀,即是本性。
至理无诠,非解非缠。
灵通应物,常在目前。
目前无物,无物宛然。
不劳智鉴,体自虚元。
念起念灭,前后无别。
后念不生,前念自灭。
三世无物,无心无佛。
众生无心,依无心出。
分别凡圣,烦恼转盛。
计较乖常,求真背正。
双泯对治,湛然明净。
不须功巧,守婴儿行。
惺惺了知,见网转迷。
寂寂无见,暗室不移。
惺惺无妄,寂寂明亮。
万物常真,森罗一相。
去来坐立,一切莫执。
决定无方,谁为出入。
无合无散,不迟不疾。
明寂自然,不可言及。
心无异心,不断贪淫。
性空自离,任运浮沈。
非清非浊,非浅非深。
本来非古,见在非今。
见在无往,见在本心。
本来不存,本来即今。
菩提本有,不须用守。
烦恼本无,不须用除。
灵知自照,万法归如。
无归无受,绝观忘守。
四德不生,三身本有。
六根对境,分别非识。
一心无妄,万缘调直。
心性本齐,同居不携。
无生顺物,随处幽栖。
觉由不觉,即觉无觉。
得失两边,谁论好恶。
一切有为,本无造作。
知心不心,无病无药。
迷时舍事,悟罢非异。
本无可取,今何用弃。
谓有魔兴,言空象备。
莫灭凡情,惟教息意。
意无心灭,心无行绝。
不用證空,自然明彻。
灭尽生死,冥心入理。
开目见相,心随境起。
心处无境,境处无心。
将心灭境,彼此由侵。
心寂境如,不遣不拘。
境随心灭,心随境无。
两处不生,寂静虚明。
菩提影现,心水常清。
德性如愚,不立亲疏。
宠辱不变,不择所居。
诸缘顿息,一切不忆。
永日如夜,永夜如日。
外似顽嚣,内心虚真。
对境不动,有力大人。
无人无见,无见常现。
通达一切,未尝不遍。
思惟转昏,汨乱精魂。
将心止动,转止转奔。
万法无所,惟有一门。
不入不出,非静非喧。
声闻缘觉,智不能论。
实无一物,妙智独存。
本际虚冲,非心所穷。
正觉无觉,真空不空。
三世诸佛,皆乘此宗。
此宗毫末,沙界含容。
一切莫顾,安心无处。
无处安心,处明自露。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
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慧日寂寂,定光明明。
照无相苑,朗涅槃城。
诸缘忘毕,诠神定质。
不起法坐,安眠虚室。
乐道恬然,优游真实。
无为无得,依无自出。
四等六度,同一乘路。
心若不生,法无差互。
知生无生,现前常住。
智者方知,非言诠悟。
枢机巧对辩,善诱令心伏。
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瞽目。
来问各不同,詶答皆芬郁。
冀舍四龙惊,亦除二鼠逼。
意树发空华,心莲吐轻馥。
喻此沧海变,譬彼庵罗熟。
妙智方缛锦,词深同雾縠。
善学乖梵爪,真言异鍱腹(见同书卷六六《罗汉部》。)
天官所以管辖多士。藻鉴时英。
奉帝俞者。实在于德。
为右司者。必资于明。
于是悬镜之照。主衡之平。
照之无私也。自分妍之与丑。
平之有准也。不失重之与轻。
贤以此达。政以此成。
伊晋室之妙智。得山公之令名。
渊矣深量。直哉惟清。
当为政之时。九流式序。
及没世之后。千古流声。
原夫启事之端。得贤为上。
振淹滞于管库。升侧陋于草莽。
人则荐归。士无长往。
朝必举贤。罗幽人之贞吉。
官必有能。见君子之道长。
退李祐(一作允)而圣主佥谋。荐羊祜而国人所仰。
珷玞悬识。自有卞和之鉴。
骐驎不遗。无惭伯乐之赏。
由是大张明试。广示劝助。
惟才者不悔其来。无德者亦得其去。
王戎简要。何所能名。
裴楷清通。于兹寡誉。
九原可作。思文子之与归。
千载傥交。望叔夜之何处。
当今有司明遗政。缉隐逸。
吉人时荐。多士岁入。
高衢以骋。若积水之奋鳞。
幽谷必登。比初雷之启蛰。
实薰莸之有间。固青紫而可拾。
客有希山公之密启。庶场苗之维絷。
识若不受尘,心亦不颠狂。
妙智作心师,名为破有王。
须臾證六度,动用五种香。
此即真极乐,亦是真西方。
释迦无量寿,同居此道场。
妙智 北宋 · 陈尧叟
七言绝句
追忆经行三十年,漫山桃李竞争妍。
于今棠棣花成萼,我已童颜射酒舡(明杨思震嘉靖《保宁府志》卷二)
观音妙智力,应感随缘度。
芝师访东坡,宁辞万里步。
道义妙相契,十年同去住。
行穷半世间,又欲浮杯渡。
我愿焚囊钵,不作陈俗具。
会取却归时,只是而今路。
题药录 北宋 · 吕南公
七言绝句
华佗气绝钓台侧,扁鹊坟荒浚水边。
末俗好财无妙智,此书何日似鱼筌。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