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照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 首
金照 明 · 王以悟
五言律诗
君与我同客,今朝复送君。
一尊常对饮,双剑乍惊分。
行色入秋水,愁思逐乱云。
经行非故里,谁为寄殷勤。
掖庭昏霭怨春归,叠帕匡床怅望稀。
窥浴转愁金照眼,割盟须记赭留衣。
梳成堕马泥拖障,梦破徵兰粉较肥。
谁借橘媒生羽翼,可能鸿鹄似高飞。
其一 明末 · 陈子龙
七言律诗
札札纷纷弄雨工,紫皇新在蕊珠宫。
初随碧海三更月,旋舞红楼五夜风。
孔雀尾翘金照耀,冰蚕丝织玉玲珑。
年来耕尽蓝田土,止有卢家堂更空。
不把狸奴畜画廊,祗因戒杀奉空王。
纵横鼠辈终须制,特遣星文作(去。)厌禳。
山寂寂,云逢逢。
云行云住不可定,此山千古青濛濛。
采樵谁氏子,日日空山里。
醉馀偃卧山月高,醒时长啸山风起。
胸中经济不可遏,一朝结绶来万里。
骨相原非千户封,班资未免百僚底。
相逢为我话故山,神采已在林峦间。
便提鸡毛笔,一写清空好山色。
笔端云气时往来,径欲飞破瑶天碧。
我如浮云无脚根,东飘西泊随风尘。
迩来倦飞亦知返,自惭出岫徒纷纷。
画里云山不可到,画中有意吾能道。
若非夙世住山人,那得烟云供画料。
草衣布袜青行缠,明当访我苍山之奥寒云之巅。
清潭。在三角北仁寿之下。崇岩幽壑。吐纳云霞。百里之间。水石之奇者。皆出于下。以是游子之辙。横今古也。癸卯七月小晦。余与石閒金照访焉。咸拂衣烟林。并溪斯征。既至。观其所谓潭者。奇种种不可殚也。盖三谷之水。得石而胜。渟而为潭。既潭溢为溪。既溪悬而瀑。灌而梁。浅者为涧。滴者为溜。石既洁。泉既清。负山夷其确。临流雘其构者。曰卧云楼。故相国洪公所刱也。三渊先生尝于前二丙申七月。文宴于斯。二三文士者从。各扁诗于壁。既想清韵。继乃感激。载怅载欣。乃作游清潭诗。
出门心浩荡,入山转幽寂。
寥寥轻秋韵,濛濛太古色。
冠碍苍藤垂,衣湿翠岚滴。
径逼行常危,乔林蔽日黑。
缓步窥洞天,渐喜神思涤。
隐隐远峰雷,捲送练光白。
逐溪信山回,境新心赏适。
盘陀忽我前,广阔颇壮特。
苍苍翳轻阴,润洁坐胜席。
上下潭之水,禀奇于斯石。
缓或石背散,峻或石腹击。
垂如明绡拂,滴如珠帘织。
怒者急喷雪,静者细涵碧。
坐我空色界,恍然尘垢剔。
卧云谁家楼,丹绿炫雕饰。
东西置房室,前后罗卉植。
迎风画襜褰,纳月雕户辟。
文崖当粉垣,奇云抵雕画。
平按四时景,仙凡遂自隔。
谷音答流响,宫商切箫笛。
我家三渊翁,题诗犹在壁。
而今七十载,光怪发古墨。
我来符是月,惊喜增感激。
曾闻华阳老,大字有留刻。
轻屣凌绝岩,负杖披深棘。
东边小木桥,我仆忙理屐。
手持一盂饭,精洁劝我食。
不知山色好,只愁山日夕。
慎莫久稽留,纵横猛兽迹。
谨慎多谢尔,良辰宁不惜。
泄云含雨起,松籁水相拍。
密雾湿朱栱,尽失俄所觌。
怊怅别灵境,三步一叹息。
古树横洞口,龙蛇互腾掷。
鬼斧凿仁寿,元气于此积。
峰成潭即馀,敢以间人力。
如何造物者,区区作无益。
石閒金照见过(甲申) 清 · 赵冕镐
五言律诗
尚记林亭遇,濛濛雨满城。
园花今已歇,庭草不禁生。
有约春相后,开怀酒共倾。
留连溪上月,宅夜见馀情。
长安四月雨新经,凤吹清过御柳青。
卤簿分头金照耀,侍臣上马玉珑玲。
通云桥出先厢进,太古山深小次停。
不是君王重春物,宫园仪在讲丁宁。
感诗绝句 其七 (壬申) 清 · 赵冕镐
七言绝句
盛际青衿蔚有文,金生名字宋参军。
春溪遍是桃花水,负手閒行看白云金照字明远号石閒。以青衿蔚扬泮庭。枫皋金忠文买一草屋于玉壶洞口而与之。石閒疏眉阔眼。长不满五尺。气概亢爽。诗采如阅武库。无器不存。善饮酒。谈论滚滚。常负手溪上。若有所往者然。)
别山逾十年,人老山自少。
春风十里花,烂漫春意闹。
严妆二八姝,取譬乃尔肖。
置身锦绣堆,鬘天露微笑。
游车不期来,并赴山灵召。
凭高万象呈,一亭据其要。
或皑若璚霙,或赪若原燎。
风翻玉璁珑,日透金照耀。
秀色足饱餐,穷目得慰犒。
山川有至文,即此揽众妙。
芳菲贵及时,迟恐风雨暴。
驱车循归途,韶景馀恋嫪。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