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翀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738—约1815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兰墅,一字云士。乾隆六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刑科给事中。《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鹗所续。有《兰墅诗钞》、《高兰墅集》等。
维基
高鹗(1758年11月17日—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
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镶黄旗旗鼓佐领下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清代文学家、官员。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1758年11月17日),出生。
高鹗的“始祖可仕,世居沈阳三台子(在今沈阳市北陵公园之北)”,为其六世孙。
祖父八十一,祖母庄氏,父存住,母孙氏。
当代研究者指其家族在高鹗中进士前,家族并无人入仕。
其自称“铁岭高鹗”、“奉天高鹗”,是为攀附铁岭高氏(高其位、高其佩、高其倬家族)。
高鹗的旗籍隶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延庆的前任是巴宁阿(内务府正白旗汉军、两淮盐政、总管内务府大臣;胞姊汪氏封乾隆帝之惇妃),巴宁阿的前任是延祺(其父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文渊阁大学士英廉),延祺的前任是伍德,伍德的前任是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及堂弟继振之高祖)。
少年时喜冶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
”,“天才明敏,遇事如锥脱颖,无所不办”,工戏曲,绘画、于“金石之学亦靡不通晓”。
热衷仕进,累试不第。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顺天乡试举人(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巴宁阿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
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
嘉庆六年(1801年)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
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
晚年家贫。
清史稿·文苑二》载其事。
高鹗的唱和诗友包括程伟元(盛京将军晋昌幕僚)、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桂龄 (道光年间侍郎)(胞兄百龄)、正红旗汉军杨书绍(族亲杨能格、杨霁)、正白旗满洲图们氏鹤算(字砚畲;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其子巡抚青麟,孙延昌之子崇雯和纳兰后裔容山之女结为姻亲)、正蓝旗满洲他塔喇氏秀坤(即秀楚翘,乃珅女婿贵庆之密友,贵庆《镜心堂七言律诗》诗集上印有秀楚翘点评)、顺天乡试同年巴蜀大诗人张问陶(清末民初曾被认定为高鹗姐夫,今学者否之,其岳父林俊为福康安世仆,由福康安、和珅弟和琳保奏,乾隆破格特旨擢为四川布政使)、杨启庭(杨书绍)、爱青运(爱山,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18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圣征,号谷人。乾隆四十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尝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善诗词,尤工骈体文,与邵齐焘等人并称八家。所著《有正味斋集》,传诵甚广,高丽使至,不惜重价购买。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六
吴锡麒,字圣徵,号谷人,钱塘人。乾隆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祭酒。有《有正味斋集》。
词学图录
吴锡麒(1746-1818) 字圣征,号毂人。钱塘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编修,嘉庆六年(1801)授祭酒。乞归养亲。主安定、乐仪等书院讲席。其诗与严遂成、厉鹗、袁枚、钱载、王又曾并称"浙西六家",清峭灵俊,时人比之为新绿溪山,渐趋苍古。骈文为乾隆八大家之一。词清和雅正,秀色有馀,为浙派晚期名家。有《有正味斋集》、《有正味斋词》。
有正味斋诗集·序
三十年为一世,余交谷人先生一世矣。性情心术,靡不浃洽,有深于语言文字之外者。即以语言文字论,先生之诗,非犹夫人之诗也,文非犹夫人之文也,词赋非犹夫人之词赋也。必先有以得夫事之真,情之合,体验融会,而后滔滔汩汩,笔之于书,无所捍格。京师钓鱼台桃花,崇效、极乐、法源三寺海棠、牡丹、菊花,澄怀园、净业湖荷花、檀柘、桂花,皆称极盛。先生喜游,又喜偕余游,游必有诗纪胜。当夫酒酣笑乐,俯仰今昔,落落自喜,萧憀旷放,云之行也,水之流也,风之来也,气候之变幻也,山川之俶诡也。若有意若无意,及发而为诗文,则万象包纳,幽者显,昧者扬,坚者琐者,靡不摧且理焉。噫!何其大也!先生在京师,续刻诗集,徵余叙。今养疴江上七八年矣,家贫,课生徒自瞻,而四方乞诗文者屦满户外。近寄书云:「拙作久宜覆瓿,徒以区区之心不能割舍,合并前作,别有增删,业已付刊,约春夏之交便可正诸有道。前承高文弁首,系专指续刻而言,倘得浑括全诗,益之奖借,尤为铭感。」先生名重中外,诗文集凡数镌板,贾人藉渔利致富。高丽使至,出金饼购《有正味斋集》,厂肆为一空。何藉自刻其集,又何藉鄙人之叙哉。然少陵不云乎「老去渐于诗律细」,矜慎之至耳。又以余闻诗教于先生三十年,亲见掺笔作文章,甘苦有以得其真,出言必能传信,故不属高才鸿儒,而属余焉。果此意耶,则先生之集,安得不重刻,又安得不徵余叙哉。附骥以传,谓非余之厚幸也欤。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同馆侍生法式善序。
维基
吴锡麒(1746年—1818年),字圣徵,号谷人。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四十年(1775年)二甲二十九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入直上书房,嘉庆六年(1801年)官至国子监祭酒。晚年于扬州安定书院讲学至终。

作品评论

浙西六家诗钞·卷之六
王兰泉曰:浙中诗派,自竹垞、初白两先生后,二十馀年,大宗、太鸿起而振之
及两公殂谢,嗣音者少。
司成以云蒸霞蔚之文,合雪净冰清之作,驰声艺苑,独出冠时。
既工骈体,尤擅倚声,而诗才超越,直继朱、查、杭、厉之后,宜中外望之,指为景庆也。
情殷萱背,乞假南还,虽未即安于閒适,而世已以白、晁两太傅相期。
性好溪山,流连诗酒,青帘画舫,绿箬红衫,游筇所造,无不承盖扶舆,埽门纳屦。
覃溪学士谓祭酒诗最深于杜,非貌似也,如义山、山谷之学杜,在若离若合之间。
此言诚是。
然细味之,自晋宋以还,诸家之妙蕴,莫不灿然俱备,不拘一格。
七古自出机杼,一空依傍,洵足称名家。
间或有似青莲,似昌谷,似东坡,似梅村,非尽学杜。
五古、五七律之极自在者,多近樊榭,虽尚辞华,仍归清峭,盖生平服膺乡先达为尤深也。
是编皆于正集采取,参用初刻本。
至于续集,多应酬之作,所选不过数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