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钱凌云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号夔石,后改号少白〖参考陈德芸述《陈少白先生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五辑,1972年,页9。
编者按:此书附有钟荣光〈陈少白先生传〉,言「随中山奔走,即于此时改名少白」,见页5。
〗,广东新会人。
光绪十四年(1888)入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就读,后因孙文引介,转入香港西医书院,由于力唱革命,与孙文、尤列、杨鹤龄被列为「四大寇」。
光绪二十年(1894)兴中会成立于檀香山,陈少白于1897年奉孙之命渡台,成立兴中会台湾分会,其在台诗歌皆为此时所作。
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奉孙之命至香港组织《中国日报》,此为最早提倡革命之中文报纸,并与保皇会刊论战。
又成立振天声剧社、振天声白话剧社等以提倡民族主义。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曾于民国十年(1921)任总统府顾问,后不喜为官,退出政坛。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卒于北平。
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书。
少白在台诗作多录于《台湾新报》中,今据此编校。
汪国士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汪国士,字君酬,直隶徽州府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父汪世澄,从学于理学大家罗汝芳。
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闽县知县,改广东揭阳县,升户部主事,至京即督运通桥赴边外,孑身持筹重关之间,以功升郎中,国储攸赖。
调山东兵备参政,分守天津道。
值岁饥,竭力输济,乃克如期。
未几,乞骸骨归里。
里中有贼乱,捐饷登陴守御,为士民倡。
寻因幼子遇贼害,感痛卒于芜阴。
所著有《宓经讲义》、《简轩十一集》行于世,门人称为「端简先生」。
子汪鹤龄、汪启龄,俱诸生,有文名。
启龄以监贡仕开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