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鸿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西汉 · 四皓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是也。秦之博士。遭世暗昧。道灭德消。坑黜儒术。诗书是焚。于是四公退而作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乐府作而轻世。《文选》补遗同。广《文选》作之轻世。《诗纪》云。一作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御览》五百七十三引崔琦曰皓颂。《乐府诗集》五十八误作崔鸿四皓歌。《御览》五百七引《高士传》。环宇记一百四十引《高士传》。《御览》一百六十八引皇甫谧《帝王世纪》。《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采芝歌。事类赋歌赋。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一。文章正宗二十九作紫芝歌。草堂诗笺八注、十一注。广《文选》十四作采芝歌。《诗纪》二作紫芝歌。注。一作四皓歌。又《书钞》一百六崔琦四皓颂引夷、饥、归三韵。)
崔氏有传曰:崔瑗为汲令。开沟造稻田。泻卤之地更为沃壤。民赖其利。长老歌之。
上天降神明,锡我仁慈父。
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
穿沟广溉灌,决渠作甘雨(○《御览》二百六十八引崔氏家传、四百六十五引崔鸿崔氏家传。《诗纪》八作崔瑗歌。)
江桥头。
阙下市。
城都北门十八子(《华阳国志》作字。《御览》同。○《华阳国志》八大同志。魏书李势传。《御览》百二十三引崔鸿《十六国春秋》蜀录。太平寰宇记七十二引《十六国春秋》。)
苻坚时关陇人歌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晋书》曰:苻坚时。关陇清宴。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留贩认道。百姓歌之。崔鸿前秦录曰:王猛化洽六州。人移风变。百姓歌之。
长安大街,夹树杨槐。
下走朱轮,上有鸾栖。
英彦云集,诲我萌黎
⑴ ○《晋书》苻坚载记上。《类聚》十九引车频秦书。《类聚》八十八。《御览》四百六十五引前秦录。《御览》九百十六引车频秦书。《诗纪》四十三作关陇歌。又《御览》九百五十四引槐、栖二韵。
崔鸿前秦录曰:梁谠。字伯言。博学有隽才。与弟熙。俱以文藻清丽见重一时。人为之语曰:
关东堂堂。二申两房。
未若二梁。环文绮章
⑴ ○《御览》四百九十五。《十六国春秋》四十二前秦录。《诗纪》四十四。
《晋书》曰:石苞镇抚淮南。士马强盛。苞既勤庶务。又以威惠服物。淮北监军王琛军王琛轻苞素微。又闻童谣曰云云。因是密表苞与吴人交通。武帝甚疑之。
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晋书》石苞传。《书钞》百六十引崔鸿后魏录。《御览》九百一。)
崔鸿前凉录曰: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父奭。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知名。秦雍为之语曰:
五龙一门。金友玉昆
⑴ ○《御览》四百九十五。《十六国春秋》七十五前凉录。《诗纪》四十四。
亦见崔鸿前秦录。《晋书》曰: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也。先是陇右大雨。百姓苦之。谣云云。故因名洪。自称大单于三秦王。死伪谥惠武帝。
雨若不止。洪水必起
⑴ ○《晋书》苻洪载记。魏书苻健传。《御览》百二十一、四百六十五并引前秦录。《诗纪》四十四。
宝剑出昆吾,龟龙夹采珠。
五精初献术,千户竟论都。
匣气冲牛斗,山形转鹿卢。
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御览》三百四十四作梁崔鸿。)
次韵崔郎中游西湖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七言律诗
万顷湖光一苇杭,画桥横接旧堤长。
松环九里烟云湿,梅压孤山水月香。
梵宇琳宫增突兀,铜驼金谷自凄凉。
悲吟一夜头添雪,惭愧崔鸿在洛阳。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