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邵松年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霜林脱尽长风劲,老干凌空势特横。
丛祠野岸俯寒潮,对立隐然君子正。
或云平仲乃古名,叶如鸭脚森高擎。
肌理细密类文木,雕镌裁制最中程。
仰观有如双阙列,巨可蔽牛坚多节。
肤皴石骨旁生瘿,枝蟠篆势力屈铁。
千年灵根逃斧柯,盘郁不啻藏岩阿。
若非里社耆年慎护惜,定烦双忠灵爽为总呵。
松禅作图下笔迅,咫尺俨如耸百仞。
寒林讵必仿李成,枯树应知伤庾信。
我来摩挲坐树侧,重披斯图三叹息。
图今兴树屹相向,乔木依然令人轼。
君不见梁时七桧析作薪,星坛荒秽丛荆榛。
又不见红豆山庄化尘坌,野田孤干无人问。
独留此树依寒塘,两虬挺角立不僵。
栎社未邀匠石顾,岂有黄鹄来翱翔。
亦知材大古难用,磊砢犹应为世重。
小山之招在何许,更拟作亭效楚颂。
举杯相酹仍留连,回看林杪生暮烟。
息盦髯叟诗在手,我欲和之写向石之右。
文恪当年宅。
在城西,四牌楼畔,当街庙侧(此庙光绪末年修道,折除。)
石老娘标胡同号,犹是明朝遗迹(明人著京城坊巷考,即有此名。)
认第二大门路北。
坊巷方隅分明记,有鲤庭,桃李尝趋集
数年序,已逾百(文恪公于道光末年移居此宅。)

王郎(叔鲁。)往昔侨居日。
我曾经,追陪觞咏,升堂入室。
庭院幽深花树盛,窈窕浓青蒙碧。
有几许,养翁亲植
草木何如人寿永,问青杨,旧馆谁能识
循残纸,感而述。
⑴ 昔闻螺江太傅言,曾以小门生礼,谒宗伯夫人于此宅。
⑵ 公晚年自号养翁,故此宅题名养园。
⑶ 公当年以杨木为屋,事见春在堂随笔。
想著莼鲈便下叉,玉堂挥去谢京华。
朱颜日丽宜春酒,乌帽风欹趁菊花。
读画高斋冰作鉴,衡文禁院眼无纱。
仙家特健储多药,卫养何须百六加(谓八段锦百六十字。)
附:题方耕霞倚云吟草(邵松年):垂老相知感鬓华,倚云读罢夕阳斜。独精医理肱三折,兼擅诗才手八叉。著有名言堪作鉴,吟成好句欲笼纱。莫愁还少丹难觅,功候应从百六加。(君赠八段锦百六十言,行之颇有效。)
辛夷初放尚轻寒,萧条寻春兴未阑。
花发莲台光照玉,香浮竹径气吹兰。
托根净土疑仙种,结伴名山仗佛看。
风煖日晴宜我辈,今朝五老醉颜丹。
未知今是昔云非,五老年皆到古稀。
廉饮堂前玉兰放,大雄宝殿梅花飞。
春光劝客须尽醉,鸟声呼人且息机。
明朝花落更可惜,白头一瘦那得肥。
一梦华胥到古稀,回头六十九年非。
名花爱看栽偏懒,美酒贪尝量不依。
欲适人情难免俗,静思世味坐忘机。
晴窗日煖绕生意,柳眼梅心春欲归。
茶罢归来正晚钟,二三知己笑谈空。
山光叆叇炊烟白,塔影琉璃夕照红。
粥鼓声中刚腊日,纸鸢风里闹儿童。
闭门不管时氛恶,静看英雄造世功。
老去吟怀似冻鸦,绿云初拨瓮坭斜。
梅痕未绽枝头玉,春意先回处士家。
已分此心同木石,那知世事乱蓬麻。
消寒惟有呼红友,敢望高轩肯惠嘉。
鼓角声喧杂暮鸦,旌旂闪闪日光斜。
逃名转觉身为累,避世真成客当家。
海外难寻方辟谷,山中何处问胡麻。
酩然一醉经千日,放棹归来世已嘉。
黄华为鞠义无改,乙庵引经依古初。
渊明佳色乃正色,自黄而外皆可诛。
意严独抱《春秋》法,此法评菊真腐迂。
海滨岁岁菊尤盛,绚烂平淡态各殊。
南推扬州北燕市,斗奇誇异良可吁。
疏针阔瓣种数变,谬造名号堪笑娱。
津沽稍早江南晚,穿街联袂来吾徒。
纵观指点兴未尽,返舍弄笔规韩苏。
乞归一月绕篱下,却避雄作艰追趋。
移盆随意淡相对,何用高论争区区。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