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鹏云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和约书成走达官,中原王气已凋残。
牛皮地割毛难属,虎尾溪流血未乾。
傍釜游鱼愁火热,惊弓归鸟怯巢寒。
仓皇(编者按:「仓皇」,郑鹏云《师友风义录内编》、连横《台湾诗乘》、王松《台阳诗话》作「苍茫」。)故国施新政,挟策何人上治安(施懿琳编校)
江户山川彩笔收,挂帆又作厦门游。
弄风燕马何思越,识巷殷人尚入周。
诗义毛笺多岁月,家风糊口自春秋
两情蛩蟨原难别,天意重教苦雨留。
⑴ 编者按:「挂帆」,《师友风义录》作「挂瓢」。
⑵ 编者按:「殷」,底本、《台湾诗钞》均作「温」,据《师友风义录》改。
⑶ 编者按:「毛笺」,《师友风义录》误作「笺毛」。
⑷ 作者注:「四方糊口,今为习用之语,岂知源出郑氏耶?此风始自春秋。」编者按:底本未录作者注,据《师友风义录》补。
⑸ 编者按:「蛩」,《师友风义录》误作「邛」。
⑹ 编者按:「重」,《师友风义录》作「应」。
诗骚出自秦火馀,毋乃古文奇字书。
汉造魏制五言盛,八分小篆当无殊。
七言歌行势奔放,何异草书誇雄壮。
六朝初唐束声律,干禄字书下愈况。
能者不随俗点画,宁费黄金买断石。
要令体势入古妙,斯邕虽死神不隔。
诗家操翰尚摹拟,康乐文通颇屈指。
譬如欧褚写兰亭,纵未夺真亦得似。
兴酣落笔声摩空,我与古人何必同。
天马飞驰脱羁靮,岂外初时行步工。
工倕旋指弃规矩,蛇珠荆玉群相诩。
祇知紫色眩儿童,试问宗门谁父祖。
笔纵字大我犹笑,临池水黑人称妙。
愧余白首志不衰,况汝黑头年尚少。
王郎诗思卓不群,弄笔颇知书八分。
投我四香楼近集,欲令迂拙张其军。
我不知诗仅识字,笔势词源法不二。
颂不忘规学赠言,古来良医三折臂。
儒术今当厄,人言可废书。
市中云有虎,门下叹无鱼。
幸得残编在,应同敝裤储。
蠹虫轻拂拭,嗜好颇同余。
⑴ 编者按:「虫」,底本作「鱼」,犯重出,据《师友风义录》改。
烈山焚长茅,漫天焚老木。
老木中焚空,葺茅以为屋。
茅根可伐,树根难斸。
轮囷离奇不受犁,枉用驱来茧栗犊。
春初种烟,夏初种谷。
五月绿云收,八月黄云熟。
深冬百昌尽,犹见蔓菁绿。
山肥稍缩,树根稍秃。
水工开浚,上引飞瀑。
高高下下成良田,尽种黍稷与穜稑。
山高水深,水不上陆。
蔗园茶陇,足供饘粥。
君不见塞翁之马有得失,耀德之陂旋反覆。
耕山成败人岂知,知者天边两黄鹄。
吁嗟乎,老农耕田不果腹,不耕村田耕山谷。
山中豺虎食人肉,今日吞声向山哭。
⑴ 编者按:「耀德」,《师友风义录》作「翟氏」。
日色无光光亦薄,瘴烟入鼻微闻恶。
行人畏近隘头行,守隘隘丁昼击柝。
柝上响停,行人胆惊。
伏莽之戎,草木皆兵。
柝声不绝,寻声出穴。
为彼发踪,磨牙吮血。
行人不敢经,饥吻馋涎腥。
乘机伺利便,跳踉杀隘丁。
挟刃犹敢侮,民间厉禁挟弓弩。
利器凶兵遗彼虏,飞而食肉山中虎。
⑴ 编者按:「弓」,底本误作「弓」,据《师友风义录》、《台湾诗乘》改。
调外 清 · 林次湘
七言绝句
一树梨花独挺姿,经郑鹏云《师友风义录内编》作「惊」。)风耐雨几多时。
无情最是痴蝴蝶,忙里寻春过别枝(杨永智编校)
东海观潮缆乍收,乘桴又作鹭江游。
纵难苏、李同回汉,共信夷、齐不事周!
诗酒未能闲一日,姓名已自定千秋。
故乡风月无人管,早赋归欤莫滞留!
郑毓臣广文(云鹏)元韵 清末民国初 · 王松
七言律诗
近来米似长安贵,此去事如蜀道难!
四顾茫茫千感集,一身碌碌百忧攒。
春风回首肠空断,夜月伤心泪不乾。
毕竟新诗咏何事,邮传只许细君看。
共 4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