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书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李子少于我,其才殊清美。
云何遭天酷,心事如暮齿。
嗟我亦鲜民,羡子乃有恃。
子言忧实深,门户方子倚。
有妹需择郎,有弟仅断奶。
全家待衣食,远道谋甘旨。
孤生怆闻此,不如子多矣。
作客得所依,万事如家里。
所欠体俱弱,长者忧弗喜。
子有晨昏事,归路见桃李。
得归归亦悲,我诚不如子。
哀情展复收,惟学语可纪。
自我始见子,回顾已千里。
天子苟有馀,学问宁无底。
昔我有所为,微睨不谓尔。
子实工为文,彬戫世莫比。
又复善书翰,得第即太史。
天下艺固多,安用穷人技。
我时喻其意,渐渐道之迩。
翩反颇多姿,幡然忽自改。
年辈但相若,下文曾不耻。
自叹日皇皇,与子共愤悱。
江西与西昆,分别知避取。
古人虽去遥,发箧一一在。
吾乡今陈伯初先生(太夷丈),有作亦模楷。
当思膏与根,韩公岂妄耳。
自得乃变化,万象奔俶诡。
字句得失间,固可助壤累。
我言日渐狂,子色常甚韪。
即今所有者,如林见蓓蕾。
吁吾忧道孤,赖子能不怠。
作诗述区区,惟以永相矢。
如或传示人,嘻啧必棼起。
高识幸不摇,陋体任成痏。
子如谓我非,焚灰掷流水。
鱼陂潦退横空罾,绕楼枯㮨垂荒藤。
好风过江噪檐鹊,失喜联臂来诗朋。
炎氛涨城散汤社,容我蛰卧如溪僧。
五旬一面语不尽,痛逝相慰情可胜?
玉屏山色缭沙步,岂不欲往病未能。
峭帆灭没暝潮急,金波风縠光交腾。
写经一去迹如埽,谁信瞥眼成衰兴!
当年泛月恣还往,半夜吹火劳溲蒸。
汀茫展谑不即枕,倦倚书卧迷鸡蝇。
有时觅诗松影底,风际循发双鬅鬙。
法门岂能离文字,漫署不二张三乘。
无端荷芰自焚裂,出岫冉冉轻云升。
葛垞访梅偶维楫,愁见病橘围寒塍。
移文招隐付诙笑,宦味那复分淄渑。
呜呼墓草今宿矣,虚摭治行铭欧曾。
千编手校恐亦尽,上市往往逢签幐。
廿年俯仰有如此,世事何限羹齑惩。
吾宗诗盟更忍割,老宰畿赤侪聋丞伯初宰博野)
新归有弟昨过我,为话危阪犹淩兢。
侨居颇亦感华屋,吟尽漏鼓声鼕鼟。
两贤洒然步庭庑,宁免百念来填膺?
诗成先后举似我,读竟三叹施之縢。
䙰褷独鹤久不舞,敢整倦翮当霜鹰?
长篇恶韵苦相难,琢句况费铢铢称。
张侯宾馆倘思旧(珍午曾馆损轩。),合有赓响供追徵。
新来开径得三益,此集唱和逾松陵。
注:【题】《近代诗钞》作「七月十三日丹曾肖韩同舟枉存因访叔伊玉屏山庄归均有诗徵和感念写经昔日之游次韵并柬珍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同,而无「十三日」三字。 【葛坨访梅】《近代诗钞》、《道成同光四朝诗史》均作「访梅葛屿」。 【愁见】《近代诗钞》、《道咸同光四朝诗史》均作「愁对」 【廿年】《近代诗钞》、《道咸同光四朝诗史》均作「十年」。
少日失逢迎,相逢各老成。
沧溟古诗派,北海大书名。
秋色图中老,登高别后情。
鹊华与乌石,旧事共峥嵘。
至沪寄伯初家兄(甲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去年春半还家去,犹积囊中数首诗。
今岁还家无一字,等闲度过落灯时。
重雠刻本防讹豕,偶买残书省借鸱。
移柳种桃都活否,江村事业只如斯。
试礼闱毕寄伯初家兄江南(乙未)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又著麻衣待至公,六年灯烛刹那中。
故人台省垂垂尽(谓芸敏、弼宸诸人。),后起文章渐渐工(谓晚翠。)
寒食夏畦荒冢绿,江南春暮杂花红。
并将时事沧桑感,忆弟空斋想复同。
十二夜江行黄州望月寄伯初家兄(戊戌)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淮海相望老弟兄,今年会合分无成。
岂知东屋西头住,暂慰南来北去情。
过后寸阴皆可惜,当时别话觉全倾。
满江风月真堪赏,不遣同舟语到明。
闻声卌载镇相思,会合年来各鬓丝。
听雨小楼同跂脚,论文尊酒暂舒眉。
枝柯桑茂今何世,荆棘花开又一时。
多谢寒藤丘壑句,风流未绝忆王维。
联翩佳什十三行,富我年来箧衍藏。
会合朋簪千里外,流连文酒一秋强。
博闻多见过欧赵,订坠钩沈冷雅苍(余少日治许郑之学,君过为推许。)
除是销声归卖药,下帘聊复托青囊。
八月西风断雁行,毁车谁与问行藏。
苦吟书客李昌谷,坠泪诗人刘枣强。
故国关河榆塞黑,他年梦想楚山苍。
交期淡荡萧疏迹,懒共侏儒饱一囊。
释戡寄元夜诗索和依韵述往事答之(庚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律诗
因君忆起儿时事,一过元宵书卷亲。
春雪满园真失喜,年糕饤座不知贫。
斗灯偶为联吟得,放爆争将挂谜轮。
里社许多穷掌故,老来回首足伤神。
按:儿时定于元宵后一日上学。前乙丑元宵,大雪数寸。家人皆嗜年糕,虽贫,而此物颇饶。新正联吟折枝,多斗纱灯。木庵先兄能画福州灯猜,得彩至陋,每放一爆竹了事。诸兄弟轮流为谜主。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