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陶恩培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 首
余怀越甲耻,杖策献军谋
谬蒙忘年分,抵掌借前筹
群凶敢相歫,上下并屯钞。
陈彭各有主,谋退踞上游
塔齐援宁乡,东旆改军符
疾走趣湘潭,意欲凭橹楼。
旌旗道相摩,仓卒会马坡。
我愕彼不意,短兵接巷衢。
从来贵拙速,骤胜鸣千枹。
自兹习大勇,突陈飞蛇矛(塔自捷湘潭后,尝独身挑战陷阵。)
兵兴五稔来,搏战始自由。
虽有靖港败,失势两不留
明明我显皇,坐照臣藩忧。
诏夺提督兵,超次用塔侯。
壬培始愧屈,蒲伏毡氍毹(曾军败还,湖南藩司徐有壬、臬司陶恩培详请夺其军治罪。及奏湘潭捷,犹未敢论提督沮挠状。而朱谕切责鲍起豹,以塔齐布代之。靖港之败,诏有温慰词,且云:『汝此时心摇摇如悬旌,平日自命者安在?』又令奏调司道大员,随军支应。徐、陶来见曾,皆自顿首称死罪。)
曾军长气势,后用𢦟魁酋。
每怀御将略,涕泪横䘳袍。
何必身受知,甘死报圣朝。
史臣岂知此,愿以贻千秋。
⑴ 四年春,寇大上洞庭,环长沙上下百里皆寇屯。
⑵ 是时曾侍郎年四十四,余年二十三,初入学,上谒论事,辄自专。
⑶ 桂阳陈士杰议救湘潭,彭嘉玉欲攻靖港。
⑷ 余以救湘潭败可退衡、桂,故赞成陈议。
⑸ 副将塔齐布初援宁乡,三日行十馀里。及议救湘潭,檄之回军,塔不知湘潭已破,喜而疾行也。
⑹ 余初议全军攻湘潭,已定,暂还城省母。其夜三更,靖港民士来乞师,曾公分四营自帅往,交绥即退。植帅旗,令敢退过旗者斩。军士皆从旗旁过,遂溃。曾愤怒自投水,以救免。闻湘潭大捷,寇亦遁走。
水国利戈船,篙工自越招。
奔波陈陵矶,拖罟重被胶。
折肱果知医,彭杨狎奔涛
罗山善学陈,转战江汉皋。
乘此破竹势,千里卷昏雺(湘军水陆出征七十日,遂克武昌。)
霈以心计称,见敌颇忡愮。
湘军不后劲,直弄浔阳潮
轻兵卒致败,盗获元戎貂
鄂将如惊弓,陶抚但叫号。
收军讵能守,委罪信无聊(杨霈在广济,闻湘军败,走德安,过省城不入。时陶恩培为湖北巡抚,不治军,方以元日索蒸参银壶骂江夏令。忽闻寇至,呼天怨杨霈,待城破而死。)
⑴ 曾军立水师,时议以广州艇船为最。奏募五营,以总兵陈辉龙、游击沙定邦、知府褚汝航、知县夏銮将之。湘军十营,各有营官,以衡阳附生彭玉麟、千总晃州杨载福为左右长。至岳州,越师先出,乘疾流顺风攻寇。及将还,舟不能上,沿岸牵缆,寇斫缆者,舟横众乱,皆陷没。而彭、杨卒为名将。
⑵ 罗泽南将陆师,初不敢战,观塔战而已。一日寇来攻营,接战大捷,后遂称劲军。
⑶ 时杨霈督湖广。霈家居京师,少通轻侠。及为广州,馈定郡王载铨丈五大镜,不敢显送,与书兄子,令访某甲。甲居穷巷,无行业,道霈名,已不省。久乃悟曰:『是杨八耶?如此,但运镜至城外寺中,无问所以入。』数日,呼霈兄子曰:『镜在定王府旁某所,女可自送。』大惊,问之,则置空丧车中以入城矣。霈之鉴识如此,而不以正用。
⑷ 湖北布政使夏廷樾言:『武汉空虚,宜留罗山还屯守。』曾公投书地下,遂直下泊九江城下,与寇炮相及。
⑸ 四年十二月,赐曾国藩御服黄里貂马褂。至之明日,寇以小舟夜劫督师大船,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