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轨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7 首
《晋书》曰:张轨。永宁初为凉州刺史。王弥寇洛阳。遣北宫纯张纂、马鲂、阴睿等率州军击破之。又败刘聪于河东。京师歌之曰: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晋书》张轨传。《诗纪》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歌。)
《晋书》曰:张骏。寔之子。茂卒。骏嗣位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骏之立也。姑臧谣云云。至是而收复河南之地。
鸿从南来雀不惊。
谁谓孤雏尾翅(《晋书》作支。)生。
高举六翮凤凰鸣
⑴ ○《晋书》张骏传。《诗纪》四十四。
六朝门 前凉张轨 唐末 · 周昙
七言绝句
官从主簿至专征,谁遣凉王破赵名。
益信用贤由拔擢,穰苴不是将家生。
历代传授歌 宋末元初 · 陈普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颛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𤡬(自注:二臣名。)
十有七世至桀王,成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于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馀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自注: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南凉秃发,北凉沮渠,西凉季日高。),四燕前后南北异
秦前后西赵前后(自注: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后蜀大夏相吞噬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载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自注:宦官。)
文宗有才诛克明(自注:宦官。),德宗猜忌任卢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猬。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自注:蔡京。)与桧(自注:秦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侂胄既诛由诸史(自注:弥远。)
在位历年四十馀,前有仁宗后有理(自注:理宗,四十一年。)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祐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⑴ 自注:前燕慕容廆,南燕慕容德,后燕慕容垂,北燕冯跋。
⑵ 前秦苻健,西秦国仁,后秦苻苌。
⑶ 自注:桓温灭李势据蜀,后蜀李雄,大夏赫连。
⑷ 自注:四十二年。
张氏世守晋封,吕氏已袭伪号。前后凉何以合纪?其地同也。张氏之后称王矣,何以仍称公?因其忠晋之实,去其假王之虚也。张氏之忠晋者何?方晋多难,轨保河西,群盗悉平,凉州乃定。虽刺史,实州主也。怀帝遘凶,劻援独勤。纲目予义,每为特书;寝疾遗令,惟思报国。忠哉士彦,曷忝纯臣!实遵父训,送往事,居臣道,立矣。刘弘妖术,变起不虞。弟茂代摄,危而复全。九锡王封,姑为掩耳;白帢入棺,卒明本意。既挈国而授侄,仍执手而教臣。实难为兄,茂难为弟矣。骏立而河南再得,任用文武,服属西夷。至遗书成李,约尊晋朝,遣使上言,专请北伐。读其“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不识”之章,江右诸臣能不颜汗?重华嗣位,任用谢艾,连破赵师,既而欲称凉王,迟回受诏,屡赐宠臣,颇废政事,其志荒矣。赖闻谏即改,犹为不远之复,然卒误倚庶祚,以启戎心。知人则哲,信其难哉!自是祚篡,曜灵僭,用郊祀。孝友门风、忠谨世节,于斯尽矣!祚实首祸,济以淫虐。暴尸道左,谁曰非宜?玄靓立,七年,复遭天锡之弑。重华二子,先后殒于二叔。锡之谋夺,较祚为阴;锡之荒淫,视祚非远。攘袂须臾,舆衬相继。归义于秦,常侍于晋。天犹念张氏胤息,令其再睹威仪乎?锡子大豫,复俘于吕。黡以书免,盈繇黡及,信夫!后凉吕光,秦坚佐命婆楼子也。坚图西域,命光出讨。破狯胡七十万骑,降王侯三十馀国。光预审内难,意留龟兹,鸠磨罗什语以东归福地,乃忽瞷姑臧,自领凉州。是时坚虽败亡,尚在五将,国君蒙尘,大兵在握。使能振旅长驱,抗义入援,垂、苌慑其义威,自当解散,岂不功高窦融,迹迈定远哉!惜夫以过人之能,负夙世之望,狡图一方。若与垂、苌相应,诛心定罪,薄乎云尔。三河自王,麟嘉纪号;天王继僭,龙飞改元。十载战争,兵不得解。老疾涕泣,勉子辑睦。肉死未寒,变兴暮夜。四子交毙于萧墙之戟,八孙支解于郭黁之锋。纂既弑绍夺位,超复弑纂立兄。隆席未煖,秦师合围,素车白马,终入长安。既为臣虏,复坐反逆。视夫张氏之优游中朝,考终牖下者为何如?况夫世之多寡,祚之绵促,尤不啻倍蓰乎?故吕氏之虚盗天王,诚不若张氏之实守晋公也。光之才逾于轨、实、茂、骏,而忠节远愧。纂、隆之虐,埒于祚、锡,而乱逆俱同。纂、隆,不足诛也。余窃悲夫张氏数世之贞,莫挽一旦之逆。忠孝之风,一变而乱。乱臣贼子,出自臣门。武穆九京,宁忘三叹?
前凉开继守孤忠,自轨及华日熊熊。
吕氏龟兹忘主难,忽改麟龙称霸雄。
此实婆楼羌狄种,彼惟张耳赵箕弓(轨,汉张耳十七代孙。)
夷夏殊心秦越判,贞邪分轨马牛风。
秦川没腕凉倚柱,东归福地颇相同
适逢时乱依偏阻,一样邀天得始终。
报国宁家方戒子,闻倾入援岂为躬。
卑辞诱赵俱权计,假道于成或至衷。
长宁夺曜初墙阋,天锡戕玄乃卒穷。
暴尸舆衬繇身作,晋侍秦侯赖祖功。
可怜大豫思捲土,一姓难兴枉就戎。
光平三寇虽容易,岂虞三子自相攻。
紫阁才登东阁继,挽车方下素车蒙
一纪天王空浪窃,何如五世晋西公。
⑴ 张实,时长安谣曰:“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光欲留龟兹,鸠摩罗什曰:“将军但东归,中道自有福地。”
⑵ 光子绍,自杀于紫阁。超弑纂琨华东阁,纂被击下挽车。隆降后秦,素车迎道旁。
永佑寺瞻礼(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寺依神御宋仪同,驻马山庄肃拜躬。
万户弦歌贻昔日,千年解阜尚薰风。
祖功宗德承颜近(谓皇皇祖圣祖考世宗),曾穆高昭溯脉通(高祖太庙而昭太祖居中曾祖太宗为予世祖为予而穆自下溯上一脉本通今年秋将由此启程往盛京谒陵故云)
故里殷勤缅开创,守成益用惕深衷。
⑴ 按宋史礼志云国家道观佛寺并建别殿未安神御今山庄内永佑寺恭奉皇祖宋时皇考神御与仪制正同
⑵ 昔民至皇祖始建避暑山庄是以及百御制诗有聚万家之句今承庆且年耕桑户口版籍岁增远近朝宗屹然都会于丙申年升热河厅为承德府分设州县鼎建文庙增置学额皆以宣扬泽留圣化益徵光也德贻历久弥
献行粮,献行玺。
尚薄袁本初,何敢学成李。
二十八宿缠宫门,大业无愧张耳孙。
龙章九锡未入告,白帢入棺还自悼。
还自悼,百六乾坤总群盗,执手传家自忠孝。
按:前凉张轨,汉张耳十七世孙。○据凉时,有玄石白点成二十八宿。○子茂,以未受王命,白帢入棺,勉嗣子以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