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汾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赐几杖筵唱酬诗(癸亥九月初六日) 明 · 李圣求
甚矣人道之难备也。凡人之生世。有才有德。能为君子人。一难也。虽有才与德而能达施于当世。二难也。清标苦节。老而益笃。俯仰无愧怍。三难也。功成名立。位极人臣。四难也。筋体骨肢和安少疾恙。望八之年。尚能聪明康健。五难也。今我相公既能备五难者。而又遭不世之遇。得展致泽之志。将使吾东方数千里之国之民。同跻于仁寿之域。则人道之全备。岂复有难于斯者哉。玆惟我圣明因相公告病求退。推极尊贤养老之意。锡以几杖。继以飨燕。其恩礼之隆。会集之盛。诚所罕闻。设使此事在于古昔。后人之歆艳为如何也。幸而不佞身亲见之。滥仄樽俎之末。与乎钟鼓之乐。千载一时。岂不难哉。于是。晋原相公以词坛老匠。首为序及长律诗以咏歌之。遂属之座中宾僚。莫不有赋焉。如蒙学后生。何足以揄扬万一。而不敢辞以不文。谨掇双韵一章。拜手以献。其诗曰。
惟天眷佑我海东,作我圣后赉我公。
我公德业伊周同,白首夷险全孤忠。
明良际会情义隆,再奠宗祀苏民恫。
如何求退还悤悤,章奏屡贻宸心忡。
向来时事久屯蒙,忧虞不独在犬戎。
唯当尽瘁怀匪躬,经济猷为期始终。
遂加优礼示深衷,几杖新命回重瞳。
鸠头扶杖替仆僮,乌皮可以安衰癃。
旷世异数纡荃聪,蠲吉设宴耆英通。
时维九月秋色融,菊有黄华霜叶红。
高张绣幕蔽苍穹,锦茵绮席排花丛。
珍错堆盘出两宫,上尊色味倾新丰。
梨园歌管杂丝桐,一部天乐何沨沨。
中官劝酌若饮虹,内相宣旨纶音洪。
满座宾客集才雄,金犀交映位秩崇。
三丞相及四元功,五大学士皆宗工。
中有绿发神仙翁,渭滨大老真非熊。
香山胜会想遗风,洛水美迹传诗筒。
烛前微雨洒濛濛,催飞玉斝金罍空。
鲰生何异松下蓬,获逢盛际惭倥侗。
当筵既醉神䑃胧,执寿献祝拜舞中。
国家佳气政郁葱,圣寿无疆齐华嵩。
我公转少颜如童,长陪问道于崆峒。
三韩民物乐冲冲,泽及禽兽兼昆虫。
岂止阴山早挂弓,海波帖息凝青铜。
环宇清明绝螮蝀,盈朝贤俊共磨砻。
便令不才辞药笼,归去好睡秋江篷,太平万岁君恩鸿。
又叠 其四 咏怀 明 · 李睟光
七言律诗
不将宾戏续班郎,病里惟寻陆氏方。
门绝交游书作伴,志存恬淡道为场。
长惭衮职才无补,幸值邦家业再昌。
一醉也知皆圣泽,菊觞才罢又椒觞。
跋:右迷豚敏求。万历壬子岁。中增广别试文科第一名。拜庆之日。原任左议政行判中枢府事沈公喜寿来临宴席。首为诗二篇以宠之。其曰迟速父兄容一岁。盖以不佞年二十三。迷豚圣求年二十五。敏求年二十四登第故也。曰低昂赋荣擅三场。盖言敏求为进士状元及第。会试状元殿试状元也。铺张伟丽。诚有不敢当之惧。而至于还将字义戒卮觞云者。丁宁警诲。语益勤恳。非大君子成就劝勉之至意。何以得此。继而和者晋原府院君柳公根诗一篇。同知敦宁府事金公玄成诗十篇。行护军洪公庆臣诗十六篇。奉常寺佥正车公天辂诗二十四篇。承文院著作任公叔英诗二篇。原任县监赵公浩诗六篇。进士成公汝学诗六篇。进士金公矱诗一篇。不佞诗三十篇。迷豚圣求诗一篇敏求诗一篇。共一百篇。汇为一帙。命曰新恩唱和录。今只记拙作于右。
赐几杖筵唱酬诗(癸亥九月初六日) 明末清初 · 金尚宪
五言排律
今上反正之初癸亥三月。首起梧里相公。再冠台班。所以明大伦复旧政慰士民之望也。时公之年已七十有七。是年九月。公上章乞退。上遣中使内臣。特赐几杖。以礼留公。公自念宗戚大臣遭不世之知。感激恩遇。不忍坚求退去。黾勉承命。于是耆老诸公闻之曰。公素无起楼之地。无以荣上赐。乃相与谋造公第。第狭马不容旋。乃就其傍空地。设耆英会。盛集公孤以乐之。咸喜公强健不衰。能副圣上慰留之勤。而足以任世道之重。因各赋诗以咏其事。大学士晋原公实唱之云。噫。日不能恒明而昏继之。世不能恒治而乱继之。人不能恒少而老继之。此天道人事所不能免者。惟天行健。故迭明于昏继之后。惟圣王法天行道。故反治于乱继之后。惟君子自强不息。故不衰于老继之后。今我公逢时变故。尽言被逐。坚贞之志。愈益自厉。肆乃以元老壮猷。登庸于再造之日。所谓昏复明乱回治老不衰者。于斯徵矣。此实阳道方享。国运灵长之会。吉祥善事孰大于是。宜诸公之诗之歌之美之也。尚宪出入公门下。受知最久。凡有庆礼。礼不敢后。今岁四月既外除。乃始援琴而见于公。公进而慰之。仍举前事命续貂焉。遂敬诺。复书小引。以弁诗首而并献焉。诗曰。
仁人必得寿,圣主不遗年。
际遇承恩眷,安危系却前。
乞休恭引礼,优老别开筵。
鸠杖兼乌几,中官并列仙。
黄封蚁泛滟,紫诰凤衔宣。
贺客耆英社,伶音法部弦。
荣光堪把玩,岁月任推迁。
盛事传宜久,宗工赋最先。
赏无安世札,怜耸浩然肩。
愧荷徵诗意,狂吟笔欲颠。
巡察营临锦水头,域中形势在公州。
地连湖岭通三路,江发荆门控上游。
晋府当时新草创,宜城此日更绸缪。
今君复继方隅理,南顾应宽圣主忧(吾舅晋原公按节湖西时。初设监营于山城。故颔联及之。)
晋原柳公(根)挽词(二十韵)(丁卯) 明末清初 · 李植
五言排律
晁董登名早,夔龙接武新。
湖堂分艺苑,瀛馆切枫宸。
铨地郎为贵,台端职最亲。
有才无不适,虽枉亦能伸。
际会时当否,驱驰岁在辰。
忠勤轻险阻,雷雨展经纶。
执靮仍旌钺,调粮且抚循。
尚书高曳履,方伯倦移轮。
数十年间事,麒麟画里身。
文衡大学士,摈接两词臣。
述作应无敌,周旋固绝伦。
捣椒扶圣姒,攀桂侣骚人。
宠辱神逾王,浮沈德不磷。
清朝初改玉,黄发重垂绅。
上寿悭盈百,崇班阻秉匀。
苍黄闻避寇,奄忽报归真。
复魄槐安夕,飞旌汉水春。
孙甥亦茅土,门户尚嶙峋。
世已思耆宿,天宜福善仁。
煌煌不朽业,编简照无垠。
晋原 明末清初 · 吴竣
七言律诗
上元之日奉清规,信宿无端急羽驰。
数向西曹颇翰札,仍询副帅偃旌▒。
苍黄已就孤舟发,咫尺空传永诀辞。
文藻秪今馀故宅,独缠贞敬未亡悲。
阅李家庄新河口(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高晋昔建议,中河沙埂之。
黄流况横截,势应向东移。
杨庄(旧中河口)迁李庄(新河口),避阻而就夷。
既已从其言,次第工作施。
却因清水弱,未行尚俟时。
后萨载入觐,面询何故迟。
其言似迁就,其意我早知(昨冬萨载入觐询及移改中河之事其言虽迁就高晋原奏然以为杨庄现在河流畅出今昔情形异宜窥其意盖移改李家庄乃高晋一人之见而未尝询谋佥同非必当更张者因谕萨载云果尔莫若仍旧贯为愈萨载奏谓如是则甚合机宜遂令寝高晋之议)
莫若仍旧贯,则称实得宜。
今来亲履勘,原属多此为。
然亦非虚费,疏涨或可资
莫非谋民安,怙过则见卑。
⑴ 前岁高晋面请移杨庄中河口于下游之李家庄虽允其请而意尚迟疑高晋回任后亦未及筹辨迨夏间黄水淤滞清水出口力弱未能迅即施工及高晋前赴豫省督堵浸口中河仍复迁延待时知必有难办之势矣
⑵ 兹亲莅履勘杨庄河口原可毋庸移改然高晋彼时意在避黄河横冲抵溜之病今虽无用设中河夏秋或遇异涨由李庄新河分出亦未为无益不得咎其妄费因以此意谕萨载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