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慧远

相关人物:共 94 位
共 143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我年已老宜逍遥,北还未得心遥遥。
尽言山中秋正好,眺望不待山人招。
清晨拂衣出城去,篮舆直过江村桥。
桥西众山环紫翠,陇坂惟见芃芃苗。
人家门巷尽桑苧,经过始觉先萧条。
沿流路狭曲难认,仆子每问肩柴樵。
虎岩深伏树蓊蔚,龙门斗起山岧峣。
白云泉头暂游目,飞楼涌殿凌层霄。
主翁留我共禅悦,且向竹所开山寮。
果传石钵贮圆眼,饭来香积炊长腰。
盘桓自足世外乐,两鬓不计清霜凋。
行行又复过西麓,山深那得闻喧嚣。
松堂昼閒人不到,庭桂花发萝烟消。
沄沄泉底日影动,冉冉云外天香飘。
此时独恨无良友,豪吟谑浪从通宵。
蒙庵先生旧曾约,路远忍使儿童要。
先生有道我所爱,视身不寔如芭蕉。
逃禅往往入深谷,交往霅画并杭标。
何由乘兴忽来此,把手欢笑今应饶。
便当沽酒效慧远,且留靖节倾山瓢。
地僻秋仍暑,江回积雨深。
安生长独往,帝子竟何心。
香火诸天上,藤萝两岸阴。
慈航似许借,惠远在高岑。
孤坐有怀 宋 · 李光
七言律诗
烛底黄花伴独醒,小窗寒月半栊明。
满添宿火留香雾,重理残杯渍落英。
老骥自能寻旧枥,偏师暂喜解长城。
独馀惠远秋莲社,怀抱时时得再倾。
谁谓东南山不高,尧峰之岭何岧峣。
等閒鹳雀飞不过,无数蛇龙卧自骄。
冥冥苍霭云树乱,风雷常走山之半。
黯惨岩扉昼不开,欹斜石磴危疑断。
凭陵眺瞩郁嵯峨,一起一伏山如波。
逶迤尽逐五湖去,琉璃碗内盛青螺。
振衣千仞寂不语,■(口酋)然长啸应孤屿。
黄鹤仙人招不来,扁舟范蠡从兹去。
落落乾坤何不容,吴水吴山几万重。
此身不啻如一蚁,安能跼蹐悲途穷。
头颅犹黑舌犹在,犹堪一日三千钟。
生儿宁尽如仲谋,马上何须羡乃公。
英雄事业流水尽,五陵荒草秋风紧。
世界浮生大梦中,空华倏忽看朝槿。
远公近借青莲室,猿猱麛鹿同招隐。
闭门满地白云流,风吹松花堕金粉。
还山吟桂花,松子秋云深。
山人还山抱孤琴,空山猿鹤来相寻。
披裘何必登遥岑,远公自有东西林。
东西山色看皆美,一入林中可以止。
土木形骸无所拟,悠悠忽忽恒如此。
再歌还山吟朱颜,俄受白发侵还山。
欲俟买山金,无金终负还山心。
一瓢一锡且随意,许由巢父百世之上为知音。
莲塘 南宋 · 何耕
七言绝句
色香无比出西方,何物妖狐号六郎。
手折一枝聊供佛,前身定是老柴桑(文类卷八注:刘遗民为柴桑令,在远法师莲社中。)
陈侯招我古寺行,破椽老瓦烦支撑。
丹青巨壁置庑下,大士五髻彯华缨。
旁风上雨尘土集,意象落莫无光晶。
近前谛视乃名笔,妙处不减本与琼
惜哉此地非所托,走卒嘈杂儿童轻。
西邻塔庙颇雄伟,弥天老惠新主盟。
撞钟击鼓饭千指,分坐岂无三尺楹。
何人堪作不请友,参谋行解俱圆明。
从容试以语二士,曰此甚易非难成。
便从游戏出三昧,各借一臂相扶擎。
腾空似赴远公约,散花如入维摩城。
都人改观香火肃,雨泪膜拜争投诚。
主人更在好看客,永为道伴终生平。
莫言有我不须你,留取眉毛遮眼睛(以上同上书卷五)
⑴ 自注:成都名画多张南本、范琼之笔
远祖师塔铭 北宋 · 范仲淹
四言诗
呜呼远公,释子之雄。
禅林百泽,法海真龙。
寿龄有限,慧命无穷。
寒岩瘗骨,千载清风。
按:《浮山志》卷四,同治刻本。
次韵瑞莲 南宋 · 方岳
七言律诗
得种初非相府莲,谁令连蒂擢山泉。
东西玉已几相属,大小乔今双欲仙。
坞曰荷嘉真是矣,人言花是岂其然。
山居但忆远公社,却与遗民孰后先。
大林何代寺,花木尚馀芬。
僧老艺松竹,鹤闲眠洞云。
石苔微雨滑,泉涧细流分。
天外猿声断,寂寥几客闻。
共 143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